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文.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语文期中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3小题,共 33.0分)(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苏轼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在于他把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无论是他在熙宁变法中的温和保守立场,还是其他许多言行,都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但苏轼留
2、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另一面。这另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 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 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 隐,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 个人生纷扰的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 层了。前者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说春江花月夜之类的对人生的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虽说感伤,并不觉重压,那么苏轼的情况就刚好相反,尽管没有多谈,却更感
3、沉重。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 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 苏轼的标准了。直到苏轼这里,陶潜才被抬高到了独一无二的地步,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
4、 苏化的面目流传着。在散文方山子传中,苏轼表达了不要富贵,不合流俗的愿望。在当时的“太平盛世”,苏 轼却憧憬这种任侠居山、弃冠服仕进的“异人”,不也如同他的诗词一样,表达着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么?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流露出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 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王船山最不喜欢苏轼,他们都感受到了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具有 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 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到了重要的先驱作用
5、。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被 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封建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A苏轼的文艺成就并不高,但他在文艺史上却影响巨大,是美学史的重要人物,是中国后期封 建社会文人最喜爱的对象。B苏轼在熙宁变法中的温和保守立场表明了他忠君爱国、谨守儒家思想等特点,这与后代很多 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并没有什么不同。- 2 -C苏轼表达的退隐思想,并不是对政治的退避或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社会的退避和 对人生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D苏轼自觉表达的人生空漠之感,传达出对整个
6、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 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作者阐述了苏轼既忠君爱国又要求彻底解脱这两个方面的思想特征,并由此指出,苏轼的独 特性在于后者而并非前者。B作者围绕苏轼的美学意义这一核心话题,深入挖掘了苏轼诗文中表达的“人生空漠之感”的 内涵,并指出其对后世影响。C作者列举方山子传,是为了说明苏轼在散文中表达的这种不合流俗的愿望与他在诗词中 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具有一致性。D作者提到朱熹、王船山不喜欢苏轼,是为了说明苏轼破坏了封建社会的秩序,否定了封建社 会制度,从而体现其思想的先驱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A正是
7、因为苏轼表达的人生空漠之感比前人都要更深刻更沉重,所以他才会表达出对社会的退 避和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怀疑。B苏轼将儒、道、佛各家思想相结合,在美学上追求朴实平淡,在生活态度上退避社会,具有 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意味。C如果没有苏轼对陶渊明的肯定与褒扬,把陶渊明抬高到了独一无二的地位,陶渊明的诗也许 会以另外一番面貌流传。D苏轼的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对后期封建美学影响深远,这一影响在元画元曲、明中叶以来的 浪漫主义思潮及红楼梦中都有所体现。(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苏七块冯骥才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踝,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
8、也来求他。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人有了能耐,脾气准格色 。苏大夫有个格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矩?
9、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哎呦哎呦叫疼。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 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
10、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3 -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于,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着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呲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今儿的牌各
11、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选自俗世奇人)【注】格色:北方方言中指特殊,与众不同,多含贬义。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情节曲折,作者运用伏笔和照应,先写车夫求医无钱,再写华大夫暗中相助,最后写苏七块赠药退
12、钱,可谓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B.小说使用了具有天津卫特色的方言,如“嘛”“赛”,将人物表现得有板有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C.小说采用欧亨利式的结尾,令读者在对苏七块的性格、人品感到惊疑、怪异之际,又萌生了敬佩之情。 D.小说中有许多细节描写,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很好的突出了小说的主题。5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请从文中举出三个细节描写的例子,并简要分析。(5 分)6小说主人公苏七块是俗世奇人中的一个人物,请结合文本分析苏七块的“奇”表现在哪些方面。( 5 分)(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8 月 8
13、日,九寨沟地震发生 18 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的机器,写了篇新闻稿,写作用时 25 秒。 稿件用词准确,行文流畅,且地形天气面面俱到,即便专业记者临阵受命,成品也不过如此。再考 虑到 25 秒的写作时间,人类完败了。人工智能正在向高端职位进军。有人预言,除了华尔街的交易员,像律师、会计、医师等高端 职位,也将大量地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埃隆马斯克说在未来 20 年,全球12%至 15%的劳动力将因 为人工智能而失业。李开复则认为,10 至 15 年之后,也许50%的人就可能要面临工作部分或全部 被取代的局面。“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会带来新一轮工作革命,人工智能将大量淘汰传统劳动力,很显然也会有 不少行
14、业,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兴起而消亡。”陶庆华说,“但也要看到,人工智能会创造高端的新型 的产业需求,从而带来劳动者的转型升级。所以,只有新型劳动者,才能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摘编自人工智能来了,你的饭碗会被拿走吗,2017 年 9 月 14 日光明日报)材料二:近年,人工智能成为一个全球关注和辩论的焦点。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的迅速演进- 4 -会导致人类的工作机会大量缩减,甚至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冲击。但戴尔表示,他本人对人工智能并不恐 慌。他认为技术就是要推动人的潜力最大化。任何一种新技术或者新工具可以有好的用途,也可以有坏的用途。“技术发展不应成为我们害怕的理由。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人与机器合作的
15、世界。”戴尔 还谈到,新的技术使我们拥有更好的商业、社会和教育环境等。就如同劳动力和资本,数据已成为 一个新的经济投入要素。“数据是一种新的力量,正在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摘编自迈克尔戴尔:人工智能时代是人加机,而非机减人,2017 年 9 月 29日新华网)材料三:预计到 2020 年时,与全球数字化转型相关的行业增加值将达到近 20 万亿美元,中国约有 69%的企业将数字业务发展作为未来一年内的首要任务。对于企业来讲,数字时代已然来临。 在未来,个性化和预测将成为消费者客户服务需求的主题,依靠类似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将把渠道内的客户服务与效率提升到极致。可以预见的是,以人工
16、智能为核心的智能识 别、智能匹配、智能解答将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推送。(摘编自AI 将改变客户体验,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2017 年 9 月 29 日环球网)材料四:目前人工智能尽管有了长足进展,但毫无疑问都只是停留在弱人工智能的水平。我们现在缺乏一个建立在与认知科学相关的各个领域知识成就基础之上的能真正解析人类智能之谜的理论。诚 然,人类原本就是自然的产物,人类能达到的智能水平,从理论上讲,通过相应的渠道机器完全可 能达到。可是,当前智能机器与人类的差距显然是存在的,智能机器与人的本质差异可能就在“个 性”方面。理论上讲,软硬件完全相同的机器之间,是无所谓“个性”的,而人
17、的重要的特征就在 于拥有建立在自由意志基础上的个性。就技术而言,不管是智能实体还是网络虚拟人,如果不能深入解析人类心智本身,则雷库兹 韦尔预言的奇点,即在 2029 年我们将在机器中实现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的梦想就不可能到来。因 此,深入解析人类“自由意志”和“个性”的本质是实现强人工智能目标的必经之路。但如果这个 目标能够实现,一旦机器具备自由意志,人类将不得不面临新的伦理与现实的问题。(摘编自人工智能发展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2017 年 4 月 25 日中国社会科学网)7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相关情况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_A这四则材料以人工智能为论述对象,多角度,多层次对其发展做出了探究,展现了
18、其深远的 社会影响和巨大的发展潜力。B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劳动力在人工智能创造的高端新 型产业中难有用武之地。C数字时代,个性化和预测将成为消费者客户的重要需求,而依靠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企业 将大大提升服务客户的水平。D成功解析了人类智能之谜,就可以使机器具备自由意志,从而在机器中实现人类级别的人工 智能的梦想。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_( 4 分)A九寨沟地震中,机器高效的新闻稿写作,宣告了在新闻写作方面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完胜。 - 5 -B戴尔对人工智能并不恐慌,因为他认为人工智能可以使我们拥有更好的商业、社会和教育环境。 C未来,得益
19、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消费者可以获得更方便、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 D人类是自然的产物,人类能达到的智能水平,通过相应的渠道机器完全可以达到。 E尽管人工智能已取得巨大进步,但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人工智能的发展进步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利弊。(4 分)二、 古诗文阅读(38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9 分)。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既仕,累迁江浙行省照磨,寻升检校。调奉议大夫、知顺州,以内外艰不上。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往四明监倭人互市。先是,往监者惧外夷情叵测,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克敬至,悉去之,抚以恩意,皆帖
20、然无敢哗。有吴人从军征日本陷于倭者,至是从至中国,诉于克敬,愿还本乡。或恐为祸阶,克敬曰:“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脱有衅,吾当坐。”事闻,朝廷嘉之。番阳大饥,总管王都中出廪粟赈之,行省欲罪其擅发,克敬曰:“番阳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顾为不仁乎!”都中因得免。拜监察御史,寻迁左司都事。泰定初,出为绍兴路总管,郡中计口征盐,民困于诛求,乃上言乞减盐五千引。行省檄克敬抽分舶货,拗蕃者 例籍其货,商人以风水为解,有司不听。克敬曰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擢江西道廉访司副使,转两浙盐运司使,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
21、。明年,擢湖南道廉访使,调海道都漕运万户。是岁,当天历之变,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输,复漕而南还,行省欲坐罪督运者,勒其还趋直沽。克敬以谓:“脱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今蹈万死,完所漕而还,岂得已哉!”乃请令其计石数,附次年所漕舟达京师,省臣从之。入为吏部尚书,乘传至淮安,坠马,居吴中养疾。元统初,起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请罢富民承佃江淮田,从之。松江大姓,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克敬曰:“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夺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具论免之。 (选自元史王克敬传,有删改)10下
22、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A克敬曰/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具以上闻B克敬曰/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具以上闻C克敬曰/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具以上闻D克敬曰/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人情邪/具以上闻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_A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B内
23、外艰即丁内艰和丁外艰,丁内艰即母亲或祖母去世丁忧,丁外艰就是父亲或祖父去世丁忧,即遭遇亲属之丧,官员需回乡守制。- 6 -C互市,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与外国或异族之间贸易的通称。隋唐以后,各王朝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宋、明时期同边疆各族进行的茶马互市也很频繁。D御史,官职名,自先秦时期设立以来,具有监察职能,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王克敬处理政务,灵活机变。他前往四明监督互市,一改前任官员严兵自卫的局面,而是抚以恩意,日本人都很服帖,没有敢闹事的。B王克敬光明磊落,仗义执言。鄱阳出现严重饥荒,王都中擅自取出官仓粮食救济饥民,王
24、克敬为他辩护,为此被提拔为监察御史。C王克敬仁政爱民,体恤百姓。他外任绍兴路总管时,郡中按人口征盐,百姓被强制征收弄得贫苦不堪,王克敬请求减少上交盐税。D王克敬实事求是,以民为本。他免除了为求取名爵的松江大户的粮额,虽然使国用减少,但使全郡的人都免受此事的危害。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克敬曰:“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之纳邪!脱有衅,吾当坐“_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_。(二)古代诗歌鉴赏(11 分)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向子湮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 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龙海市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