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4 何怀宏先生指出,世族是“那些在社会、经济方面具有支配势力盘根错节,代代相传;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极为活跃,占据主导地位的家族” 。他们不是“君王诸侯的世系” ,自然也不是“士及庶人家族” 。由此可推断,这种“世族”A. 属于西周时期分封的地方诸侯 B. 春秋时期往往可议决国家大事C. 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力量 D. 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利益25 (1898 年)新政始基中说,此战实际上是分界线, “未之战也,千人醉而一人醒” ,但是“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 。材料中的“战”A是西方联合侵华的开端 B拓展
2、了列强的侵华途径C使清廷沦为洋人的傀儡 D民主共和意识成为主流261910 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 。同时规定行政部门不对资政院负责,行政部门若有侵夺资政院权限或违背法律,资政院亦无权直接纠弹或更有效地加以阻止,只能请旨裁夺。这反映了A. 清朝统治陷入危机 B. 君主立宪制已确立C. 民主政治取得突破 D. 专制色彩依然浓厚27如下图,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下列对于图中阴影部分的内容推测正确的是A. 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 都体现了无产阶级
3、的先进性C. 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 都反映了西方思想的中国化281954 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 ”等字,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 , “规定之”中的“ 之”也都去掉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2 -A. 力求表述更加准确 B. 更好地体现人民性C. 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D. 尽量体现社会转型291996 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 21 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997 年,中美两国元首决定, “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1998 年,中国、欧盟双方表示希望建立“面向 21 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
4、设性伙伴关系” 。这表明中国A努力为改革开放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 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C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0古代雅典法律是不可随意更改的,若新法有害于民主,有害于城邦,任何公民可依“不法申述权”对新法提案人进行控告。控告成立的话,提案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虑。这表明雅典A.民主制度随意性强 B.用法律来维护民主C.法律至上主权在民 D.崇尚法治律法稳定31 世界文明史载:“罗马公民最可贵的特权就是他的身体、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他在涉讼之时可不受刑罚或粗暴对待,罗马法最值得赞美的是它保护个人对抗国家。 ”材料表明,罗马法的
5、价值主要在于A.防范公权力侵害私权利 B.保护罗马公民享有特权C.鼓励公民个人对抗国家 D.个人权益高于国家利益32.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写道:“在 17 世纪末和 18 世纪初,当国王有权根据个人好恶任免大臣时,还不会出现两党制度下的责任内阁。所谓内阁制,只是处于萌芽状态。 ”据此可知A.内阁制度的发展受王权影响较大 B.当时内阁是君主专制的附属机构C.君主专制制约了内阁制度的发展 D.内阁最初是两党的行政机构331913 年,比尔德出版美国宪法的经济观 ,他在书中,逐一列出了 55 个制宪人士的经济状况,并论证了他们如何从维护各自的利益出发而影响了宪法的成文,并进一步指出美国宪法是参与制宪会议
6、的货币、公债、制造业、贸易和航运 4 个利益集团发起和推动的、是 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据此可知,当时作者认为,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制定A. 照搬了启蒙思想家的立国原则 B. 顺应了自由主义的时代潮流C. 忽视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 D. 代表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3 -34. 美国学者菲利普这样评价一部宪法:“这部宪法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 ” 。对这部宪法描述正确的是A. 总统任命内阁须经参议院同意 B. 内阁和总统须对议会负责C. 三权分立,互相制约与平衡 D. 利用内阁限制袁世凯专权352011 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
7、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 。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A 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B 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C 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 D 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我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材料一 羁縻制度既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政策,又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制度。依据少数民
8、族社会经济的特点,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是我国中原王朝统治周边少数民族的传统政策。唐朝立国之初就在西南、东北诸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但是,大规模地普遍设立羁縻府州则是在贞观四年(630)平定东突厥以后,到开元年间设置黑水都督府于黑水鞣竭部为止,百余年间,唐王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摘编自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政府对蒙古、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的事务日益重视,设置了对应的事务机构,并且在中央设立了专门机构来进行管辖。例如,北洋军阀政府于 1912 年在内务部设立了蒙藏事务处,专门管辖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事务。
9、朱敏试论我国近代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边疆地区稳定发展的影响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1952 年,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尔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 5 个,地区级自治州 30个,县级自治县 122 个。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羁縻府州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14- 4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时期政府设立专门管辖少数民族地区机构的历史背景。 (6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
10、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5 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上表是中西方关于“人民”含义的诠释。将表中“人民”含义的诠释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提取其中有关“人民”含义诠释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说明。45 (15 分)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 世纪 30 年代初,英国议会改革运动达到高潮,1830 年 11 月,抵制改革的威灵领托利党政府在议会选举中惨败,被逼下台,格雷伯爵接任首相,组成辉格党政府,并于 1831年 3 月 1 日提出议会改革法案,法案在下院两次通过,但被托利党占多数的上院接连否决,当法案在下院第三次通过时,格雷要求国王册封
11、 50 名改革派贵族,进入上院,以保证法案在上院通过,国王拒绝了这个请求,于是,辉格党政府总辞职,威灵领受命组阁,国内立即掀起抗议浪潮,1832 年 5 月,下院通过对格雷内阁的信任案;又通过决议,宣布下院永远不接受由托利党政府提出的任何建议,国王走投无路,被迫召回格雷内阁,并准备册封足够数量的新贵族,此时托力党认识到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主动放弃了抵制,6 月 4 日,改革法案终于在上院通过,6 月 7 日,法案获国王批准成为法律。- 5 -摘编自(美)亚当斯英国宪政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 1832 年改革法案得以通过的原因。 (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832 年改革法
12、案的通过对英国政治民主化的意义。 (7分)46 (15 分)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对外宣传是国家塑造海外形象,推进外交政策的重要方式。太平洋战争期间,罗斯福总统专门成立了美国官方宣传机构战争信息署。美国对日宣战后,战争信息署在中国相继设立了重庆、昆明等八个办事处,通过报纸、图片展、电影和广播等媒介,在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把美国描绘成“自由民主的典范” 、 “国际主义斗士”和“中国人的忠实盟友”。20 世纪 40 年代,当大部分中国民众对美国和美国人尚无清晰概念时,战争信息署在形成中国人的“美国印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一摘编自王容恒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塑造的
13、美国形象(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决策者在华塑造正面光辉的“美国形象”的原因。(9 分)(2)抗日战争结束至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对中国做了哪些不符合其塑造的“美国形象”之事?(6 分)47. (15 分) 【历史一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纪昀,字晓岚,是清朝乾、嘉两朝重臣。由纪昀主持编撰的四库全书 ,把有关官员道德建设的官箴书列入史部职官类。这些官箴要求官员们能够从国家大局出发,做好官、清官、明官。纪昀将贤臣分为三等:“畏法度者为下;爱名节者为次;乃心王室,但知国计民生,不知祸福毁誉者为上。 ”如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岸淮“平时浑厚和平,不矜言气节雾露圭棱,亦不以局
14、外空谈泛陈利弊,然遇职守所当言,则侃侃然不肯牵就” ;“其受朝廷拔擢委任之恩” , “念念不忘报” ,终因“以经理赈务积劳成疾,卒于官。 ”纪昀高度赞扬如遵化州知州李鼎北此类的官员。李鼎北调任武清时, “河流涨溢,浸五百余村。公昼夜焦劳,五阅月衣不解带,民赖以免于流离。公检灾必亲往,发栗必亲监,故胥役无所用其技,而民以大宁。从来至亲骨肉之中,疾病医药至于半栽,孝友者亦有懈志;公抚恤饥民,始终不厌,此仁人之用心矣。 ”整理自孙致中、吴恩扬、王沛霖等纪晓岚文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纪昀官德思想的主要内容。 (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纪昀的官德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 (9
15、 分)- 6 - 7 -历史答案:24.【答案】B【解析】春秋时期“礼崩乐坏” ,宗法制度下的贵族势力扩大,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没有形成,贵族集团可共同“议决国家大事”故 B 项正确;由题干他们不是“君王诸侯的世系”足以证明这种“世族”不属于西周时期分封的地方诸侯,故 A 项错误;百家争鸣的主要力量是诸子百家而非这种“世族” ,故 C 项错误;新兴地主阶级属于“庶人家族” ,而题干中的不是“士及庶人家族”足以证明这种“世族”并不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故D 项错误。2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 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
16、题的能力。材料提及的战争主要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使民族觉醒,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战指甲午中日战争,它使列强侵华的手段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B 项正确。甲午战争是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不是列强联合侵华,不选 A 项。C 项出现在辛丑条约签署以后,不选 C。D 项出现在辛亥革命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选 B。2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资政院亦无权直接纠弹或更有效地加以阻止,只能请旨裁夺” ,结合清末的背景,可以得知清末新政的改革仍保留较浓厚的专制色彩,故 D 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排除。君主立宪并未建立,故排除 B 项。根据材料“只能请旨裁夺”可得知,民主政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桂林市 第十八 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