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西省长治二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共 7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有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1 甲骨文合集记载:商王去占卜,问下旬有没有灾祸降临,占卜师说卜象显示了不好的征兆。不久有人向商王报告说,益这个地方逃走了 12 个奴隶。这反映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神权高于王权 B国王没有实现集权C宗法制成为主导 D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2有学者指出:“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 ”下列的西周诸侯国贵族之间不能通婚的是A晋国和秦
2、国 B燕国和宋国C鲁国和齐国 D鲁国和燕国3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够成为大宗的是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 BC D4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事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这些周礼共同维系的主要是A周王室安全 B宗族分封下的社会秩序C王位世袭制 D嫡长子继承父亲的权力5春秋时期,诸侯国争夺王位现象频繁发生,像齐国公子小白、晋国公子重耳这样的王室贵族流落他乡的情
3、形较为多见。这主要反映当时A贵族政治已经崩溃 B王位世袭难以为继C宗法秩序受到冲击 D诸侯争霸异常激烈6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 ”材料中“天下一大变局”产生的影响是A分封制度加强 B官僚政治确立C宗法制度形成 D井田制度出现7战国时期,郡制设立多在边远之地、近敌之处,如魏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郡)守,以拒秦、韩” 。朝廷往往授予这些“郡守”节制周边县域的文武官员,统一调度县域人、财、物以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权力。这反映出当时A各诸侯国设郡由郡守管理地
4、方 B负责地方管理的郡守都是武将C郡的设置具有巩固国防的意图 D吴起变法加强了魏国的集权体制8有论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2“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郡县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B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C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D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9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10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 ,
5、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 。该材料表明A政府部门之间各司其职 B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C政府部门之间互相牵制 D权力分工结构的家国同治11秦代规定丞相的位子出现空缺,御史大夫可以递补。这样一来丞相就要小心谨慎,以免遭御史大夫弹劾。这一规定客观上 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行政权的控制 B规范了中央官吏的职业道德C有利于通过制约机制以加强皇权 D扩大了御史大夫的监察范围12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A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 B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C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 D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
6、13唐宣宗认为大将李燧德才兼备,任命他为岭南节度使。在皇帝任命诏书已经发出后,门下省给事中萧放认为这个任命不合适。唐宣宗听了理由也觉得任命不恰当,便叫人骑快马追回诏书。据此可知A皇权受到制约 B皇帝昏庸无道 C门下省行使谏议权 D当时选官看重品行14某研究性小组搜集了一组资料;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 、 宋代通判在财经上的监督 、 元代行省制度研究 、 朱元璋杀胡惟庸废丞相考辨 ,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A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B古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古代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消长 D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15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
7、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包含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 ;清朝设立军机处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D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16元世祖诏立“中书省”总理全国军务,所谓“中书政本也,军国之务,大小由之” ,不仅总管内外,而且也统辖六部,三省制变成名副其实的一省制。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由三省向一省的转变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B有效防止重大决策的失误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力图解决宰相专权的问题317有史学家认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
8、。所谓“科学”是指A既保证了皇权独尊,又使宰相能各司其职B既保证了皇权独尊,又彻底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既保证了中央集权,又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D既保证了中央集权,又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18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 “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A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B无法选拔出真正的治国之才C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高效廉洁 D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19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魏晋时期则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和门第。这反映了秦
9、汉至魏晋时期A儒学利于规范君臣关系 B军功爵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C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 D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20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考试的做法起始甚早,如乡兴贤能过程中的射选,贤良的策问,秀、孝的策试等,皆可视作不同类型的考试” 。材料反映出A科举制具有一定历史渊源 B选官方式丰富多样C古代选官唯才是举 D考试选官已成趋势21据唐律疏议记载,唐代政府规定了办公和批转公文的时限,凡内外百司所受的上奏文书皆印发其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 ,否则会按“稽程”罪受到刑事处分。此规定有利于A加强反腐力度 B提高行政效率C强化中央集权 D削弱宰相权力2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长治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