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 10 月月考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90 分钟。请将第卷答案和第卷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第卷 (选择题 50 分) 1、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 )A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 B为专制制度提
2、供了有力支持C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D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2.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这说明孟子( )A背离孔子理念 B具有民本思想 C推崇德治主张 D倡导人性本善3.论语中, “仁”字出现六十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孔子赋予“仁”以不同的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我克制,可算作仁或者接近于仁;出于环境的需要,一个人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叫做 杀身以成仁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仁的学说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孔子主张优先解决人生实际问题C体现了儒家思想广泛的群众基础 D仁的学说具有丰富的层次和内涵4.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后
3、裔张鲁以“大道”名义所发布的大道家令戒强调谨守伦常,要求道民“当户户自相化以忠孝,父慈子孝”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儒学对佛道思想产生较大影响 B儒学在道教冲击下趋势更新C道教官方化宣扬儒家伦理观念 D道教自我调适吸收儒家纲常5.下表是西汉公卿中儒学名师或师从名家的儒者(包括太学生)状况统计。 - 2 -这反映了两汉时期( )A学校教育以教授儒家经典为主 B官吏群体的儒学水平不断提高C儒学并未取得思想的统治地位 D官吏从政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6.东汉献帝时,就重臣伏完与其女(系汉献帝的皇后)相见的礼仪展开争论,最后采纳郑玄意见:伏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场合从子礼。郑玄之议为后世所沿用,并
4、在 1123年高丽(今朝鲜)类似争议中被引为案例,成功逼迫仁宗外祖、权臣李资请谦让步遵从。这表明( )A礼乐制度发扬光大 B中朝关系源远流长C君臣矛盾得以化解 D儒家伦理影响深远7.汉武帝时, 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据此可知,两汉用儒家思想判案( )A否定了先秦以来以法治国的理念 B标志着儒家独尊的封建正统地位确立C使法律丧失调整社会矛盾的作用 D有利于发挥以法促善的社会教化功能8.南宋时期,儒学家陈亮主张“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 ,反对朱熹空谈义理,强调以民为本,坚持改革政弊,考求历代国家的成败兴亡、典章制度的兴废,希望以
5、此寻出振兴南宋,转弱为强的途径。这说明( )A朱熹之理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B儒学内部开始出现分歧C儒学具有经世致用之内涵 D孟子学说备受宋儒推崇9.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这引发了士大夫对君主圣贤偶像的怀疑,此后,有些士大夫们一反陈规旧说,指责论语 、直斥六经,张扬个性。- 3 -这( )A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 B是西学东渐的产物C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D是理学思想的创新10.南宋孝宗年间,左相陈俊卿向孝宗皇帝上奏,直言其“臣不敢改词以迎合意指,不敢依违以规免罪戾,不敢侥幸以上误国事,惟陛下察之。 ”此举( )A体现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B履行了监察部门的监督职
6、责C意在规劝孝宗皇帝遵守法律 D反映了君臣之间的权力之争11.唐代中期后,儒学领城出现了一批“异儒”(出自旧唐书)思潮,对以前的儒家经典和圣言提出了怀疑和批判,如史学家刘知几就在其通史中首次倡言“六经皆史” 。这说明唐代( )A儒学主流地位严重动摇 B学术氛围比较宽松C儒学的发展趋向平民化 D儒学信仰有待于重构12.理学家朱熹撰修家礼 ,编辑增损吕氏乡约 ,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到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朱熹的这一做法( )A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B标志理学成为官方哲学C促进儒学的世俗化 D实现乡村基层自主管理13.王阳明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7、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他还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 。由此可知王阳明( )A注重道德实践 B提倡心性修养 C强调重义轻利 D批判虚假说教14.在明神宗册立太子的问题上,士大夫群体始终反对神宗将个人意愿(不立长子)凌驾于礼法之上,为此与神宗争吵长达 15 年。期间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但最后还是以立长子为太子而告终,史称“国本之争” 。这表明( )A专制皇权日益膨胀 B群臣思想保守顽固C传统文化力量强大 D改革面临政治风险15.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应予以改革,强调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广大百姓的
8、快乐与否。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A儒学统治地位已动摇 B儒学出现了趋时更新C正在酝酿着社会转型 D君主专制逐渐被削弱- 4 -16.李贽的思想特别朴实,接地气,说出人世诸多真相,可谓“童言无忌” ,而著名的“童心说”正是他提出的。他说:“夫童心者,真心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下列关于李贽这种思想的解读,正确的是( )A背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 B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C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D体现了发展独立个性的愿望17.明代思想家顾炎式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人也。 ”其中“败坏”的主要含义是指( )A学术研究脱离实际 B人们思想受到
9、严格限制和禁锢C涉猎范围空前狭小 D读书人的游手好闲,不学无术18.汉朝虽已发明了造纸术,但两汉官方书写的材料主要还是简帛,直到东晋末年,官方才明确下令用纸代简。官方书写材料的这种变化反映了东晋末年( )A简帛退出了书写领域 B造纸技术的不断进步C书写原料来源的广泛 D实现了书写材料革命19.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 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B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C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D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20.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烟台市 龙口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10 月月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