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12 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唐朝的官员致仕,通常都有退休的保障。官员致仕,根据等级不同,规定也有所不同。皇帝身边的五品官,地方上的四品官,到了退休年龄即七十岁,所谓“悬车 ”之年,要自己打报告给皇帝,获得皇帝批准才能办理致仕手续。比如唐高宗时的张行成,是尚书右仆射,加授太子少傅。因为天旱,他认为自己有责任,于是上表请求致仕,高宗亲手书写诏书,不允许,反而赏赐宫女、黄金、器物等。但是,六品以下官员的致仕,到年龄便
2、退,没有回旋的余地。吏部每年都会向皇帝报告,今年有多少官员致仕,报告方面,附有一个长长的名单,通常照章办事即可。以制度应付多数,这是基本方略。有的大臣致仕,会获得皇帝的支持。唐太宗时期,尚书右仆射“战神”李靖以足疾为由上表请退休,唐太宗表示支持,把李靖树立成知进退的楷模,所有待遇不变,还赏赐绢帛千段,御马两匹,还特意派人到李靖府上表达皇帝的关怀。可见,致仕制度在唐朝,对于中下级官员,多按照制度执行,而对于高官并不采取一刀切。对于退休官员的优待,突破制度的限制,由皇帝给予特别恩赏。另一种优待的办法是退休前提职,以更高级别的官职致仕,这样相应的待遇也得到了提高。致仕,有时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
3、。开元十五年(727 年),御史大夫崔隐甫、中丞宇文融与尚书左丞相张说矛盾不休,各自组织朋党展开斗争。结果崔隐甫免官,宇文融贬官,而张说致仕。甚至有的官员虽然已经致仕,但是还可能受到追究。因为朝廷需要,致仕官更有起复的现象。苗晋卿在天宝末年以刑部尚书身份致仕。至德二年(757 年),肃宗拜他为宰相,统领国务。安史之乱平定后,苗晋卿以太子太傅的身份再次致仕。第二年,皇帝又任命他为侍中(门下省长官)。代宗时,他最终以太保身份致仕。苗晋卿一生竟然三次致仕,是个特例。唐朝官员的物质待遇主要是俸禄。俸是俸钱,禄是禄米。根据中央、地方和官品发放这些钱米。禄米,按年计算,每年春、秋各发一次。致仕官享受半禄,
4、即一半禄米,同时给一定数量的赐物。致仕官员如果住在地方,禄米等由中央出牒 ,所在地支付。到唐德宗时期,致仕官员待遇有提高,即增加了料钱(唐宋- 2 -旧制,官吏除俸禄外,有时另给食料,或折钱发给,称料钱)的半额。如果遇到举国同庆的时候,皇帝往往给官员普遍增加待遇,致仕官也在其列。唐玄宗、肃宗包括以后的皇帝,给予现任官提高待遇的一种途径是给现任官父祖授官,让他们享受致仕官员待遇。到唐后期,代宗、德宗、宪宗等时代的大赦文,常常有这样的内容。致仕官也会参加朝廷一些仪式性活动,唐朝明文规定,致仕官要回到原曹司,位在现任官之前。也许,这是致仕官们更加重视的规则。致仕官就是现任官的未来,这是官场生态重要一
5、环,健康与稳定的制度设计是重要的。老有所养是人们的合理期待,维护社会的稳定,相应的养老体系更是必备的。唐朝,官员致仕之后的待遇,属于社会保障的一部分,致仕官享受半禄半料是制度,享受俸禄全额不是制度,仅仅是皇帝特许的个别政策。(摘编自孟宪实唐朝的退休制度)【注】悬车古代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悬车之年”指七十岁。牒中国古代官府来往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唐朝政府官员的致仕,通常都有退休保障,但等级不同,规定也会不同。致仕官员享受半禄,后来增加了半料。B唐朝皇帝身边的五品官,地方上的四品官,到了退休年龄,即“悬车”之年,要自己打报告
6、给皇帝,获得皇帝批准才能致仕。C在唐朝,致仕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朝廷大员之间矛盾不休、朋党斗争,就会有官员致仕,而致仕官员还可能受到追究。D以制度应对多数,是唐朝退休政策的基本方略。对于六品以下官员的致仕,吏部每年都会向皇帝报告,通常照章办事即可。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唐朝对退休官员的优待,是由皇帝给予特别恩赏,或退休前提职,让官员以更高级别的官职致仕,使相应的待遇得到提高。B由于朝廷需要,唐代官员致仕之后也会有起复的现象,譬如苗晋卿就先后以刑部尚书身份、太子太傅身份、太保身份三次致仕。C唐太宗时期, “战神”李靖以足疾为由上表请求退休,获得皇帝的支
7、持,因为他是知进退的楷模,所以获得额外赏赐,所有待遇不变。- 3 -D致仕官在遇到举国同庆的时候往往普遍增加待遇,现任官的父祖也可能因为要提高现任官的待遇而被授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唐朝官吏的物质待遇以俸禄为主,致仕官吏享受半禄。有时朝廷也会提高致仕官员的待遇,另给食料,或折钱发给,称料钱。B唐朝的致仕制度,因等级不同而待遇不同,尤其对高级别的官员,全凭皇帝好恶,或给予恩赏,或草草处理,或再次起复。C相对于物质待遇,更受致仕官重视的应该是朝廷的某些能体现其身份地位的仪式性活动,他们可以回到原曹司,位列现任官之前。D唐代的致仕制度,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不仅最大
8、限度的免除致仕官吏的后顾之忧,而且也激励了现任官吏为统治者尽忠效力。(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花市贾大山街上还很安静的时候,花市上就摆满了一片花草。真是花团锦簇,千丽百俏,半条街飘满了清淡的花香。“老大爷,你买了这盆三叶梅吧,这花便宜,好活,你看它开得多么鲜艳!”花市东头,一个卖花的乡下姑娘在和一个看花的乡下老头谈生意。这个姑娘常来集市卖花,经常赶集的人都认识她,但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姑娘不过二十一二岁,生得细眉细眼,爱笑,薄薄的嘴唇很会谈生意。那老头蹲在她的花摊前面,摇摇头,对那盆开满粉红色零星小花的三叶梅表示不感兴趣。“那一盆多少钱
9、?”老头抬起下巴朝花车儿上一指,打断她的话。那是一盆令箭荷花。在今天的花市上,这是独一份儿。葱翠的令箭似的叶状枝上,四朵花竞相开放,那花朵大,花瓣儿层层叠叠,光洁鲜亮,一层紫红,一层桃红,一层粉红,花丝弯曲嫩黄,阳光一照,整个花朵就像薄薄的彩色玻璃做的一样。姑娘说:“老大爷,那是令箭荷花。”“我要的就是令箭荷花!”- 4 -“它贵。”“有价儿没有?”姑娘听他口气很大,把他仔细打量了一遍。老头瘦瘦的,大约 60 多岁,白布褂子,紫花裤子,敞着怀,露着黑黑的结实的胸脯,不像是养种花草的人。姑娘问:“老大爷,你是哪村的?”“严村的。”“哪村?”“严村,城北的严村。”“晓得晓得。”一个看花的小伙子打趣
10、说,“严村,好地方啊,那里的人们身上不缺胡萝卜素”看花的人们一齐笑了,姑娘笑得弯下腰去。严村是个苦地方,多少年来,那里的人们每年分的口粮只能吃七八个月,不足部分,就用胡萝卜接济。在人们的笑声中,老头红了脸,好像受了莫大羞辱。他一横眉,冲着姑娘说:“多少钱,有价儿没有?”“15。”姑娘止住笑说。“多少?”人们睁大眼睛。“15。”姑娘重复道。“不买不买,太贵太贵。”“你给多少?”姑娘赶了一句。“10 块,多一分钱也不买。”老头坚定地说。“12,少一分钱也不卖。”姑娘也不相让。“不卖?你留着自己欣赏吧!”老头白了姑娘一眼。此时,集上热闹起来,花市上也站满了人。那些买花的,看花的,大半是头上戴草帽或扎
11、手巾的乡下人。原来乡下人除了吃饭穿衣,他们的生活中也是需要一点花香的。一个眉目清秀的干部打扮的年轻人挤上来说:“老头,你晓得这是什么花?”“令箭荷花!”“原产哪里?”“原产原产姑娘家里!”- 5 -年轻干部哈哈大笑。笑罢,用扇子照老头的肩上拍了两拍,说:“墨西哥。让给我吧,老头。”“不行,我要买。”“唉,你买它做什么!”“你买它做什么?”“我看。”“我也看!”人们群里爆发了一片笑声。年轻干部用扇子挡着嘴,对老头嘀咕了几句什么。老头立刻冷着脸说:“不行不行,明天也是我的生日,我也爱花!”“你这个人真难说话!这么贵,你吃它喝它?”“咦,我不吃它喝它,你那个上级吃它喝它?”人们听得明白,就又笑起来了
12、。年轻干部不知出于一种什么心理,陡地变了脸色说:“你是哪个村的?”“严村的。”“你们村的支书是谁?”这一回,人们没有笑。他们望着年轻干部的脸色,纷纷说:“老头,让给他吧,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是啊,让给他吧,只当是学雷锋哩”老头听人劝说,心里好像活动了一点。他望着那盆令箭荷花,用手捻着胡子,又咂起嘴唇儿。年轻干部冷冷一笑,乘势说:“就是嘛,你们乡下人,还缺花看吗?高粱花、棒子花、打破碗碗花,野花野草遍地都是。姑娘,我出 13 块钱买了!”说着,把钱送到姑娘脸前。姑娘不接他的钱,手拿着小花手绢,依然那么扇着,冷冷地盯着他。他还想说什么,那老头一跳脚,从怀里掏出一把崭新的票子,扯着嗓子嚷道:“你要
13、那么说,我出 14 块钱!”“我出 15 块钱!”“我出”- 6 -“你这个人真是自不量力!”姑娘好像生了很大的气,瞪了老头一眼说,“看在你来得早,凭着你那票子新鲜,依你,10 块钱搬走吧!记住,原产墨西哥,免得叫人再拿扇子拍你!”年轻干部气得脸色发白,用扇子指着姑娘的脸,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你你”“我叫蒋小玉,南关的,我们支书叫蒋大河,还问我们治保主任是谁吗?”人们明白姑娘的心思,一齐仰着脖子大笑起来。在笑声中,人们都去摸自己的钱包,都想买姑娘一盆花,姑娘就忙起来了。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
14、 分)A.在文中“花市”只是故事发生的场景环境,从“事件”这一角度命题,题目可理解为“花市的故事” “花市的风波” “花市的趣闻”等。B.小说总共描写了两组矛盾,一是卖花姑娘和老头讥笑与被讥笑的矛盾,二是年轻干部和老农、卖花姑娘蔑视与自尊的矛盾。C.文中画线句子对令箭荷花的描写浓墨重彩,这么处理一是突出这盆令箭荷花很特别,为下文争买作铺垫,二是与其他的花卉作对比。D.年轻干部人在农村却蔑视农民,对上级却竭力奉承讨好。达不到目的时,公然以权势威胁农民,讥讽农民,人格低下。E.小说采取以小见大的写法,以一个过去常以胡萝卜为粮的贫困村的老头欲花 10 元买一盆令箭荷花的事例,反讽人们生活稍有改变,就
15、开始追求精神享受。5.小说中的卖花姑娘蒋小玉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 分)6.卖花姑娘最后以 10 元钱的价格将令箭荷花卖给了老头,仅仅是为了打抱不平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李佩:湍流卷不走的先生百岁老人李佩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她 70 多岁学电脑,近 80 岁还在给博士生上课。李佩的丈夫郭永怀是中国两弹一星元勋,曾在大学开设过没几个人听得懂的湍流学课程,后来因飞机失事为保护核试验数据而牺牲。那时,失去丈夫的李佩正经历着人生最大的湍流。据力学所
16、的同事回忆,当时得知丈夫噩耗的李佩极其镇静,几乎没说一句话。那个晚上她完- 7 -全醒着,躺在床上几乎没有任何动作,偶然发出轻轻的叹息,克制到令人心痛。在追悼会上,被怀疑是特务,受到严重政治审查的李佩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长椅上。在当时的环境里,敢于坐在李佩旁边,说一句安慰的话,都需要莫大的勇气。那些时候,楼下的人常听到李佩的女儿郭芹用钢琴弹奏红灯记中李铁梅的唱段“我爹爹像松柏意志坚强,顶天立地” 郭永怀走后没两年,十几岁的女儿去内蒙古当知青下乡,李佩到合肥中科大继续接受审查和劳动改造。更大的生活湍流发生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唯一的女儿郭芹也病逝了。没人看到当时近八旬的李佩先生流过眼泪。几天后,
17、她像平常一样,又拎着收录机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上英语课去了。几年前,一个普通的夏日下午,李佩让忘年交李伟格陪着,一起去银行,把 60 万元捐给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没有任何仪式,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捐就是捐,要什么仪式。”老太太对李伟格说。至今,李佩先生客厅里的茶几还是 60 年前回国时家里的陪嫁。早年从美国带回的手摇计算机、电风扇、小冰箱,捐了。郭永怀走后,写字台、书、音乐唱片,捐了。李佩先生一生教学的英语教案,捐了。汶川大地震,挽救昆曲,为智障幼儿园,她都捐钱。直到前年,李佩拿出陪伴了自己几十年的藏品,捐给力学所:郭永怀生前使用过的纪念印章、精美计算尺、浪琴怀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夏 石嘴山市 第三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二次 12 月考 试题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