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下学期第2周《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doc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下学期第2周《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下学期第2周《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苏轼词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一、了解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苏轼生平与思想。2、体味作者在念奴娇词中表现出的豪迈之情与壮志难酬的感慨。3、领悟作者在定风波中表现出的面对人生风雨的态度。重点难点1、体味苏词的豪放风格2、探究苏轼的人生态度课时安排2课时一、导入: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传说中的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颇有感触,于是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
2、,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二、简介作者及背景1、走近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礼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一生才气纵横,诗、词、文、书法
3、都有很高造诣。散文方面: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赤壁赋喜雨亭记超然台记石钟山记等。诗歌方面: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现存诗 2700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名诗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赠刘景文等。词方面: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他的词有怀古、咏史、说理、谈玄、感时伤事以及对山水田园的描绘、身世友情的抒写等等,奔放热情,豪迈旷达。名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中秋等。书画方面:苏轼擅长行书、楷书,善作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书画四大家”,有名画枯
4、木怪石图竹石图。2苏轼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苏轼注重提携后人,有“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为其门下。2、了解背景关于“乌台诗案”:元丰二年(1079 年),苏轼被调到湖州做地方官,他照例给朝廷写封感谢信湖州谢上表,表中苏轼流露了对当政朝臣的轻蔑,其中有一段讥讽新法之辞:“伏念臣性资顽鄙,名迹堙微。议论阔疏,文学浅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与保守党对立的新党,便把握这个大好机会,把这些话曲解,还以苏轼所写的百余首诗词作为罪证。他们指苏轼借古讽今,谤讪朝廷,影射皇帝。指苏轼并非直接攻击他们,而是间接指斥重用他们的宋神宗。他们以此作
5、为把柄,弹劾苏轼欺君。结果苏轼被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而被捕,解往汴京下狱。后神宗拒绝了处死他的上奏,改判为贬谪到黄州,世称“乌台诗案”。 乌台即御史台。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他们包括御史中丞李定,监察御史里行(御史台的见习史官)舒覃、何正臣等,因此称为“乌台诗案”。苦难中的思索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抓进监狱,关押一百余天,受尽从肉体到精神上的侮辱和折磨,几近死亡边缘。经多方面竭力营救,幸免一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以罪人身份到达黄州。谪居黄州的时期,是苏轼忧患深重的时期,他形容自己当时的处境是“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在暴风
6、雨过后的相对宁静中,苏轼开始深入思考社会、人生与理想等关系问题,从而达到澄明的境界,使精神得到升华,进而从苦难中奋起,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都写于此时。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
7、,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线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诗人政治上的不幸却成就了文学上的大幸,历史又是如此让人费解 元丰五年,四十五岁的他在游赤壁(黄州赤鼻矶)时,吊古抒怀,写下了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他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是唐代天宝年间著名的歌妓,调也因此得名。它有双调,有平韵、仄韵两体,仄体有 100字,较为常用,平韵用者较少。此词牌高亢,适合抒情。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当时苏轼由于王安石变法,被新派官僚罗织罪名,贬到黄
8、州当团练副使,很苦闷,经常游山玩水以排遣。这首词就是游黄州的赤鼻矶所作。定风波3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已整整两年了。苏轼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生活也很穷困,但他仍旧很坦然乐观。从这首词里,我们便能看到他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词前有一小序,介绍作者写此词的缘由。3、关于“赤壁”黄州赤壁,景色的雄伟秀丽,大江东去一泻千里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但这里绝非真正的古战场,有人称它为“假赤壁”,此处是因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而名传千古的,因此又有“文赤壁”的美称。真正的赤壁又称“武赤壁”,在湖北蒲圻,长江南岸。有一座赭红的小石山伸入大江之
9、中。峭壁临江,刻有“赤壁”两个大字,每字长达一百五十厘米,宽一百厘米,传为公瑾亲笔所书。江北岸是乌林,为当年孟德屯兵之地。赤壁对面的南屏山,即孔明借东风之处。山上的“东风阁”,现陈列着当年鏖战的两千多件出土文物,是古战场有力的佐证。诗人借景抒情,驰骋他的艺术想象与联想,使黄州“文赤壁”蒙上瑰丽的传奇色彩。有了历史的佐证,那么词中的“故垒”“周郎赤壁”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了。4、苏轼词名句集录(1)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2)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3)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
10、难忘。(江城子)(5)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6)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二、研读念奴娇赤壁怀古1、指导朗读,整体感知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赤鼻矶时写的。词的上阕咏赤壁,以写景为主,描写了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壮丽景色,引发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词的下阕主要刻画了周瑜年轻有为、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并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慨叹。2设疑激智(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词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
11、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成声势。词的开篇“大江东去”,即将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2)赏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叠。这首词正面描写赤壁江山胜景,勾勒古战场景象。先写江岸,后写江水。“乱”写群峰壁立,山崖陡峭;“穿空” 夸张,形容4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气势;“惊”字拟人,写巨浪声势;“拍”写江涛力度,拍击江岸
12、,澎湃有声;“卷”写雪浪汹涌,波涛力量之大,形象真切;“千堆雪”,运用借喻描绘浪花千层,绘形绘色,蔚为壮观。这三句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寥寥数笔便勾画了它的雄奇壮丽,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小乔:吴国乔玄有两个女儿,都美貌出众,人称 “ 二乔 “ 。 “ 大乔 “ 嫁给孙权的哥哥对策, “ 小乔 “ 嫁给周瑜。唐代诗人杜牧有 “ 铜雀春深锁二乔 “ 的诗句,指的曹操筑铜雀台,打算灭吴后将 “ 二乔 “ 掳为己有的典故。周瑜,字公瑾,24 岁拜将、娶小乔为妻,34 岁指挥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赤壁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宜宾市 一中 2017 _2018 学年 高中语文 学期 周苏轼词两首 教学 设计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