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 12 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6 小题,共 54 分)1.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作者把鸦片战争作为“分界线”主要是因为它A. 促成新思潮的萌发 B.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C. 使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D. 使中国被动开始了近代化2. 清朝一般都将军机章京每日抄录明发、廷寄谕旨的簿册放到“上谕档”以备考查,然而道光帝对鸦片战争的谕旨却不见“上谕档”,而在“剿捕档”。“剿
2、捕档”本是用来抄录平叛镇反事件谕旨的簿册,将于英国的战事等同于平定叛乱。这表明晚清时期朝廷A.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天朝上国”的观念C. 比较理性的认清了鸦片战争 D. 已经有了近代化意识3. 有西方学者这样概括鸦片战争“英国决心迫使中国违背自己的意愿而进入现代的、工业化的全球经济,并且向中国出售鸦片,以此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这一做法遭到了中国的强烈反对。最后,英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据此,下列陈述正确的是A. “违背自己的意愿”反映了中国人对鸦片走私的不满B. “现代的、工业化的全球经济”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表明英国对华严重经济依赖D. “向中国出
3、售鸦片”是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重要目的4. 某城市既是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港口,又是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窗口,还是现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这座城市是A. 长沙 B. 广州 C. 南京 D. 武汉5. 鸦片战争后,社会普遍把洋货视之为“奇技淫巧”,认为这是导致财富外溢的原因;19世纪 70 年代有些人士认为仿制洋货,大兴工商,以自制洋货取代外来洋货,以此来占领洋货消费市场,在朝野上下产生了广泛影响。这种变化表明A.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 B. 传统手工业品市场日渐萎缩C. 依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 D. 追逐西方时尚成为社会主流6. 伴随着商埠的发展,“一位有远见的海关税务司把他的马厩附近的一
4、小段中国道路铺上了碎石子。之后还不到 25 年,天津就拥有了数英里的一流碎石路,在这些道路上,汽车正在愉快地奔驰着。”从材料中,最能感受到A. 近代天津陆路交通发展的落后 B. 西方人修路意在开天津为商埠C. 天津开埠对其交通发展的影响 D. 当时国人要求发展交通的诉求7. 下列条约内容中能反映出列强对华侵略“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各个领域,使中国在经济和财政上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依附”的是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8.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中间跨越 50 多年,没有人认为我们遇到了危机。事实上中国的变化真正开始是在 1894 年甲午战
5、争后,我们被日本人打败了。这主要在于甲午战争A.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C. 破坏了中国领上主权完整 D. 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2 -9.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A. 适应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需要 B. 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进程C. 开放了中国整个沿海地 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10. 某战争后的条约规定,中国派亲王载沣赴德国,以谢公使克林德被杀之罪;派亲贵那桐赴日本,以谢书记官杉山彬被杀之罪。并在克林德“遇害
6、处所树立铭志之碑”。此战争后A. 中国华夷观开始被打破 B. 列强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C. 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 D. 革命开始成为中国时代主流11. 马克思说:“这一次革命(指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无疑是由于英国(的)大炮。”这说明A. 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 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 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D. 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12. 某中学历史教师组织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课堂讨论。同学们对其先后颁布的两个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点做了评价,其中正确的是A. 甲同学:两个纲领都体现了农民的诉求B
7、. 乙同学:二者都否定了封建剥削制度C. 丙同学:纲领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D. 丁同学:两个纲领都不符合时代潮流13. 历史学家朱维铮在其重读近代史第五篇“神和圣”之海内天国史掠影中有这样的叙述:“这个天国的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平民失望。”上述材料从根本上说明A. 天国缔造者们已经失去了人民的支持B. “天国”对民众而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C. 所谓“天国”其实离百姓非常遥远D. 旧式阶级的局限性注定了“天国”的失败14. 当今学术界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看法已成共识,认为它是空想。但也有学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天朝田亩制度,认为它具
8、有充分的革命性,为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他看问题的角度是天朝田亩制度A. 顺应了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 B. 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曲同工C. 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 D. 否定了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15. “资政新篇的提出给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一块新界碑,这就是它已经明显地展示出这场战争已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这是指资政新篇A. 反映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B. 体现出近代化的时代特征C. 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新生机 D. 开启了太平天国的新使命16. 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A. 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B. 缺乏阶级
9、分析的观点C. 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所起作用D. 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 3 -17. 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A.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 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C. 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 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18. 1907 年,浙江巡抚张曾扬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
10、。材料说明A. 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 B. 清政府重视民众舆论C. 巡抚张曾扬徇私枉法 D. 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19. 武昌起义爆发后,46 名北洋将领联名诉求“立定共和”,否则将“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剖陈利害”。驻扎各地的满洲旗营部队也较少进行抵抗,大都很快瓦解。这表明A. 民主共和观念已经被军队普遍接受B. 军队革命化是导致清朝灭亡的主因C. 北洋军以及满洲旗营响应武昌起义D. 军队失控和旗营涣散加速清朝崩溃20.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A.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B. 第一个提出了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
11、义的方案C. 领导辛亥革命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 最先发动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21. 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A. 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 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C. 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 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22.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评论旨在说明五四运动中A. 学生起到了主力军的
12、作用 B.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 中国共产党起了领导作用 D. 工人阶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3. 2004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 12 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下列各项主题中,符合“沪浙红色旅游区”的是A. 党的创立,开天辟地 B. 国民革命,北伐战争C. 武装起义,八一建军 D. 万里长征,战略转移24. 中共“一大”通过的十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 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13、B. 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C. 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 D. 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正确认识- 4 -25. 它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它”是A.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B. 扶助农工的基本政策C. 逼蒋抗日的基本方针 D. 坚持敌后游击战的方针26. 孙中山在 20 世纪 20 年代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后来,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这一举措有助于A. 国民革命的胜利 B.
14、缓和阶级矛盾C. 巩固红色政权 D. 团结全民族抗战27. 近代,上海申报曾登载了一则新闻:“东路总司令部电军事机关称,瑞金、古城、会昌间有残匪五万余人,经我东北两路军压迫,有突围而走赣西、退窜鄂川模样。但我军布置周密,不置漏网。”这则新闻可以间接佐证A. 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开始B. 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C. 武汉会战失利,抗日进入相持阶段D. 北伐胜利进军,成功消灭北洋军阀28. 1937 年 10 月 9 日,日本外务省发表声明称:“日本的行动是自卫措施,相反的倒是中国被赤色势力所操纵,顽固地实行恶性的排日政策,企图用武力排除本国内的日本的权益,违背了非战公约。”这一声明反映出A.
15、国民党军队受到日军重创 B. 日本试图为侵华战争进行辩解C. 敌后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 D. 日本企图分化中国抗日阵营29.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2014 年 12月 13 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公祭日,主要是为了纪念A. 九一八事变 B. 旅顺大屠杀 C. 南京大屠杀 D. 七七事变30. 1937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上述材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A. 调整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政策 B. 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根本性认识C. 放弃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D.
16、 首次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31.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主要是为了A. 实行粮食统制 B. 掠夺地矿资源 C. 消灭抗日力量 D. 解决物资短缺32.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运动陆续在东北各地兴起,建立了上百支抗日游击队。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 将民族利益放在首位 B. 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C. 已经赢得长征的胜利 D. 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33. 徜徉在中国电影群星璀璨的艺术长廊里,战争题材的电影总是带给观者深刻的印象,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是 建党伟业长征建军
17、大业大转折挺进大别山 百团大战A. B. C. D. - 5 -34. “决战鲁西南,直插鄂豫皖,突破包围圈,逐鹿我中原。狭路相逢勇者胜,刘邓大军威名传!”这首歌曲歌颂的历史事件发生于A. 国民革命时期 B. 红军长征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35. 下图直观地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 国共合作推动第一、二次革命高峰的出现B. 第一次低谷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C. 第二次革命高峰是由于全民族抗战的实现D.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36.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
18、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B.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C. 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D. 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6 分)3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马士:中华帝
19、国对外关系史注:马士(1855-1934),原籍美国,1917 年加入英国国籍。材料二“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热河、即满洲国)、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华民国。”开罗宣言材料三台湾同胞遭受了整整半个世纪的日本殖民统治,是中华民族苦难史中悲惨的一页。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 : “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在 14 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 8 年全面- 6 -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
20、众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2015.9.02 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1)马士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马士这么说的实质是什么?你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6 分)(2)材料一中所指的“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是如何被日本窃取的?(4 分)(3)据材料三,请指出台湾光复日的时间以及抗战胜利的意义。(4 分)38.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是民族危机深重和社会矛盾尖锐化的必然产物,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统治者逼出来的。伟大的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
21、和发展起来的。材料一: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分寡。-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制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回答:(1)材料一所反映的三个历史事件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 分)(2)材料二是哪次重大历史事件的成果?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试全面评价该文件。(6 分)(3)据材料三,结合
22、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4分)- 7 -39.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时间 大事五月五、六日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息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五月七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五月二十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六月五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昙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摘编自彭明五四这动史材料二 1924 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
23、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这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这动材料三 1924-1927 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代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摘编自王建郎、黄充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请回答:(1)据材料
24、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6 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政策举措。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6 分)(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4 分)- 8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结合所学可知,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产地和倾销商品,发动了侵华的鸦片战争,使中国被动开始了近代化,故 D 项正确 ABD 三项均不符合“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 第一 机械制造 集团 有限公司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12 月月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