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四章 光现象教案课 题 4.1 光的直线传播 课 时 第 1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1. 学生通 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 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重 点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教材分析难 点 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教师准备1、激光笔、盛有水的水槽、白炽台灯、皮球、火柴、蜡烛、电池、导线、小灯泡、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准备学生准备 预习教材、牛奶教 学 过 程主 备 内 容 个 性 修 改一、自主学习(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清晨,太阳
2、冉冉升起,万丈光芒映红了朵朵朝霞,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和色彩,夜晚,华灯齐放,世界依然是姹紫嫣红,五彩缤纷。这样多姿多彩的美丽世界,是谁的杰作呢?教师播放一组光源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这些物体都能发光,导入新课。(二)阅读教材,提出本节知识点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学生提出本节有哪些知识点?(教师补充完整自探问题并板书)教师预设的问题:1、什么是光源?2、光源大致分为哪两类(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3、光是如何传播的?4、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5、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分别是多少?6、如何画光线?7、什么是光年,是长度单位还是时间单位?(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二、合作学习(一)小
3、组合探小组内合探,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21、列举生活中的光源并区分人造光源、自然光源。2、学生根据光源定义自己挑选实验器材来制造光源。3、用红色激光笔从侧面照入滴有少量牛奶的水槽中,发现光在水槽中是沿直线传播的。4、学生做一做手影游戏。5、用红色激光笔从水面斜照入滴有少量牛奶的水槽中,发现光在水面发生偏折。6、阅读教科书。(二)全班合探。1、学生展示内容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问题四: 问题五: 问题六: 问题七:2、教师点拨或精讲:(1)光是如何传播的 (2)光沿直线传播 的条件是什么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三、解疑答疑1、学生质疑:本节课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看看本节课内容谁
4、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帮 助解决。2、教师质疑:教师备课时要预设学生不能提出而本节课又必须解决的疑难问题:(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2)光源的分类(3)光沿直线传播生活中的应用四、巩固练习(一)根据本节课学的内容,学生自己编题交流解答。请你当个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二)教师为巩固本节课知识点拟定的练习题:1、下列不是光源的物体有( )A、太阳 B、火焰 C、月亮 D、发光的电灯2、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在同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3、下列物体中哪一个不是光源( )A、恒
5、星 B、萤虫 C、蜡烛 D、月亮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A、立竿见影 B、小孔成像C、日食、月食 D、月亮在湖中的倒影子5、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正在播放的电视机 B、正在放映的电影幕布C、灯笼鱼 D、北斗星6、在一工棚的油毡屋顶有一个小孔,大阳光通过它后落到地面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这一现象表明( )A、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 B、太阳的形状是圆的3C、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D、光是沿直线传播的7、一人经过一盏 路灯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A、先变短后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C、逐渐变长 D、逐渐变短8、太阳发出的光,经大约 8min 到达地
6、球。请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三)本课总结。板书设计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1、什么是光源:2、光源的分类:3、光是如何传播的:4、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5、光在不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6、如何画光线:7、光年是距离单位还是时间单位:教学反思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 光现象 教案课 题 4.2 光的反射 课 时 第 2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4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人之所以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通过身边的事例和实验现象,感悟物理学在生活中的趣味性。重 点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材分析难 点 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
7、简单现象。教师准备 激光笔、手电筒、水、盆、光的反射实验器、平面镜、白纸教学准备学生准备 橡皮筋、泡沫球教 学 过 程主 备 内 容 个 性 修 改1、自主学习(一)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如在遮蔽门窗的教室内,打开电灯,我们不仅能看到发光的电灯,同时还能看到桌椅、墙壁、同学及周围一切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什么原因?从而引出“反射”的概念,可进一步引入“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光线的反射遵从什么规律?引入新课教学.(二)根据学习目标提出问题。教师预设的问题:1.什么是光的反射?什么是法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角、入射角?2.什么是反射定律?3.反射
8、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4.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自探提示:实验一:在桌面上放一盆水,用强光的手电筒照射到水面上。可以看到墙壁上有明亮的光斑,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发生反射。学习反射现象的名称。 (解决预设问题 1)实验二:利用光放射实验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解决预设问题 2)实验三:利用平面镜研究光路是否可逆。 (解决预设问题 3)实验四:利用手电筒平面镜白纸探究两种反射(解决预设问题 4)解答自探提纲的相关问题。二、合作学习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别人没解决的问题全班合探。2.学生展示内容(解答或板演)3.学生评价并指出存在的问题4.
9、教师点拨或精讲(1)发生反射时的特点是什么? (2)如何画光的反射光路图? (3)生活中两种反射的区别。三、学生质疑:本节课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看看本节课内容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帮助解决。教师预设质疑:1.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这三线的关系是怎么样的?52.如何证明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四、拓展训练(一)根据本节课学的内容,学生自己编题交流解答。请你当个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二)教师为巩固本节课知识点拟定的练习题:基础性练习题1.一条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则此时入射角为_,反射角为_。2.一条与平面镜成 25 入射到镜面上的光线,
10、其反射角为_。3.黑夜里,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放一小块平面镜,让电筒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去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镜面是亮的,白纸是暗的 B镜面是暗的而白纸是亮的C镜面和白纸都是暗的 D.镜面和白纸都是亮的拓展提高练习题1.如图尾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尾灯的原理),夜里用电筒照射尾灯,会观察到它的反光效果很好,试在图中画出其中一条如射光线的完整的反射光路图。 拓展提高练习题2.黑板“反光”时为什么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了?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找学生回答问题或板答题然后学生评价,教师点拨或精讲。(三)本课总结: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通过
11、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四)课后作业:板书设计4.2 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二)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教学反思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 平面镜成像教案6课 题 4.3 平面镜成像 课 时 第 3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通过参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经历实验收集数据、归纳规律的过程
12、。3、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对科学的求知欲,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 4、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教材分析 重 点 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并表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 点 通过实验探究找准像的位置,观察比较像和物的大小。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多媒体 演示用平面镜 玻璃板 相同物体 1 对 、平面镜成像实验器(25 套)学生准备教 学 过 程主 备 内 容 个 性 修 改2、自主学习(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刘谦的魔术很精彩,我这也有个精彩的魔术,大家看看(播放视频) ,想知道这个魔术的奥秘吗?这个魔术实际上借助了平面镜,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平面镜的成像特
13、点。(二)根据学习目标提出问题。教师预 设的问题:1、像与物大小相同;2、像与物左右相反;3、像距等于物距;4、像与物的形状相同;5、像距为 06、像近大远小(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自探提示:自探提示:观察课件,并利用实验器材自主探究。二、合作学习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别人没解决的问题全班合探。2.学生展示内容预设:(解答或板演)学生展示内容1)找学生上前演示自己的实验,并说明验证的那一条猜想,讲明验证的原理和设计的思路,然后大家讨论认可,教师给予及时的补充 和评价。2)学生评价及打分3)教师点拨或精讲: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
14、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现在大家把你刚才实验的画图中物和像的对应点用线连接起来,看看你能不能用一句数学的语言来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7学生回答: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3.教师点拨或精讲三、学生质疑:学生质疑:本节课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看看本节课内容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帮助解决。教师预设质疑:为什么我在实验中总是不让让像和物完全重合?怎样使实验更精确?引导学生讨论验 证“物距等于像距”猜想的实验怎样做更精确,指导学生使用“大白纸描位置”方法重新做实验,填写好实验记录。然后用大屏幕展示各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出现不相等的原因:1) 测量工具有误差2) 操作错误或失误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上册 现象 教案 新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