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一、十二章小粒子与大宇宙温度与物态变化.doc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一、十二章小粒子与大宇宙温度与物态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一、十二章小粒子与大宇宙温度与物态变化.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十一、十二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温度与物态变化目录:狙击知识点狙击考点狙击知识点知识点一 走进微观 1古希腊人认为宇宙万物由水、火、土、气组成,称为“_四元素说 _”;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称为“_五行说 _”。后来人们认识到若将物质无限地分下去,所得颗粒越分越小,小到这种颗粒能保持物质的性质不变为止,通常所说的物质就是由这种颗粒构成的。1811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最早把这种颗粒命名为“分子” 。通常,物质是由_分子 _和_原子_构成的。2. 知识点二 看不见的运动 1物质是由大量_分子_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_空隙_。分子在永不停息地_运动着。 2物体很
2、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_引力_;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斥力_。 知识点三 探索宇宙 1地心说:_地球_居于宇宙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_地球_转动。 2日心说:_哥白尼 _提出了“日心说” ,_太阳_居于宇宙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转动。 知识点四 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表示物体的_冷热程度 _。 2温度计 (1)原理: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 _原理制成的。 (2)使用方法估:估计_被测物体的温度是否在量程内 _。选:根据估测温度选择_合适量程 _的温度计。看:看清温度计的_量程和分度值 _。2放:玻璃泡全部_浸入被测液体 _中,不能接触_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_。读
3、:待示数稳定后读取,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_要与液面相平 _。记:正确记录测量的温度,不要漏掉_单位 _。3体温计(1)用途:测量人体体温的温度计。(2)测量范围:从 35 _到_42 _,分度值为_0.1 _。(3)使用方法:使用温度计前要_ 甩几下 _,使管内液体靠_惯性_回到 35 以下,然后将体温计放入腋下测温。知识点五 熔化和凝固 1熔化 (1)定义:物质从_ 固态变为_液态_的过程。熔化过程要_吸_热。 (2)熔点:晶体_熔化_时的温度。 (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_ 熔点 _;_继续吸热_。 2凝固(1)定义:物质从_液态_变为_固态_的过程。凝固过程要_放_热。(2
4、)凝固点:晶体_凝固_时的温度。(3)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降至_凝固点_;_ 继续放热 _。3固体分为_晶体_和_ 非晶体 _两类。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_ 有无确定熔点 _。同一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_相同_。知识点六 汽化和液化 1汽化 (1)定义:物质从_ 液态 _变为_气态 _的过程。汽化过程要_吸_热。 (2)两种方式:_蒸发_与_沸腾 _。 (3)沸点:液体_沸腾_时的温度。 (4)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_沸点_;_继续吸热_。 (5)蒸发与沸腾的比较32.液化(1)定义:物质从_气态 _变为_液态_的过程。液化过程要_放_热。(2)使气体液化的方法:_降低温度 _;_压缩体积
5、_。知识点七 升华和凝华 1物质直接从_固态_变为_气态_的过程叫作升华;物质从_气态_直接变为 固态 的过程叫作凝华。升华过程要_吸_热,凝华过程要_放_热。 2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灯丝变_细_、_ 冰冻_ 的衣服变干;利用干冰升华时_吸热_,可进行人工降雨、冷藏食品等。常见的凝华现象:冬天的霜、雪、雾凇等,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体冰晶。 狙击考点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 【常考角度】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例 1 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 D冬天,雪花飘飘 【思路点拨】 分子的体积很小,用肉眼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物理 复习 第十一 十二 粒子 宇宙 温度 物态 变化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