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一、十二章小粒子与大宇宙温度与物态变化.doc

    • 资源ID:1161884       资源大小:889.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一、十二章小粒子与大宇宙温度与物态变化.doc

    1、1第十一、十二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温度与物态变化目录:狙击知识点狙击考点狙击知识点知识点一 走进微观 1古希腊人认为宇宙万物由水、火、土、气组成,称为“_四元素说 _”;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称为“_五行说 _”。后来人们认识到若将物质无限地分下去,所得颗粒越分越小,小到这种颗粒能保持物质的性质不变为止,通常所说的物质就是由这种颗粒构成的。1811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最早把这种颗粒命名为“分子” 。通常,物质是由_分子 _和_原子_构成的。2. 知识点二 看不见的运动 1物质是由大量_分子_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_空隙_。分子在永不停息地_运动着。 2物体很

    2、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_引力_;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斥力_。 知识点三 探索宇宙 1地心说:_地球_居于宇宙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_地球_转动。 2日心说:_哥白尼 _提出了“日心说” ,_太阳_居于宇宙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转动。 知识点四 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表示物体的_冷热程度 _。 2温度计 (1)原理: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 _原理制成的。 (2)使用方法估:估计_被测物体的温度是否在量程内 _。选:根据估测温度选择_合适量程 _的温度计。看:看清温度计的_量程和分度值 _。2放:玻璃泡全部_浸入被测液体 _中,不能接触_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_。读

    3、:待示数稳定后读取,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_要与液面相平 _。记:正确记录测量的温度,不要漏掉_单位 _。3体温计(1)用途:测量人体体温的温度计。(2)测量范围:从 35 _到_42 _,分度值为_0.1 _。(3)使用方法:使用温度计前要_ 甩几下 _,使管内液体靠_惯性_回到 35 以下,然后将体温计放入腋下测温。知识点五 熔化和凝固 1熔化 (1)定义:物质从_ 固态变为_液态_的过程。熔化过程要_吸_热。 (2)熔点:晶体_熔化_时的温度。 (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_ 熔点 _;_继续吸热_。 2凝固(1)定义:物质从_液态_变为_固态_的过程。凝固过程要_放_热。(2

    4、)凝固点:晶体_凝固_时的温度。(3)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降至_凝固点_;_ 继续放热 _。3固体分为_晶体_和_ 非晶体 _两类。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_ 有无确定熔点 _。同一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_相同_。知识点六 汽化和液化 1汽化 (1)定义:物质从_ 液态 _变为_气态 _的过程。汽化过程要_吸_热。 (2)两种方式:_蒸发_与_沸腾 _。 (3)沸点:液体_沸腾_时的温度。 (4)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_沸点_;_继续吸热_。 (5)蒸发与沸腾的比较32.液化(1)定义:物质从_气态 _变为_液态_的过程。液化过程要_放_热。(2)使气体液化的方法:_降低温度 _;_压缩体积

    5、_。知识点七 升华和凝华 1物质直接从_固态_变为_气态_的过程叫作升华;物质从_气态_直接变为 固态 的过程叫作凝华。升华过程要_吸_热,凝华过程要_放_热。 2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灯丝变_细_、_ 冰冻_ 的衣服变干;利用干冰升华时_吸热_,可进行人工降雨、冷藏食品等。常见的凝华现象:冬天的霜、雪、雾凇等,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体冰晶。 狙击考点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 【常考角度】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例 1 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 D冬天,雪花飘飘 【思路点拨】 分子的体积很小,用肉眼

    6、观察不到,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自主解答】 C 【解题技巧】 本题要区分扩散现象与机械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而机械运动是人眼能看到的宏观运动。 变式训练:1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 A ) 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 NO2 气体进入到空气中 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4A是事实,是推论B

    7、是事实,是推论C是事实,是推论D是事实,是推论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 B0 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考点二 物态变化 【常考角度】 (1)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2)物态变化; (3)探究熔化和凝固及沸腾特点 命题角度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例 2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思路点拨】 根据曲线的走向,首先判断出图像是物体的凝固还是熔化过程,而只有晶体才有熔点和凝固点,可根据上述分析判断出正确的选项。 【自主解答】 D 【解题技巧】 此题不

    8、但要根据图像判断出是熔化还是凝固现象,还要了解晶体有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在凝固过程中,要注意,当晶体的温度达到凝固点时,虽然此过程仍然放热,但是温度不会发生变化。 注意: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5命题角度 物态变化 例 3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 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 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思路点拨】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热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自主解答】 A 【解题技巧】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

    9、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命题角度 探究熔化和凝固及沸腾的特点 例 4 在探究海波熔化过程的实验中, 某实验小组讨论了以下问题: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 ,加热时需要不断观察海波的 变化; (2)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保证海波 ,为此需要采用水浴法加热; (3)实验结束后,他们绘制了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海波的熔点是 ,海波熔化的特点是 。6【思路点拨】(1)实验中要用秒表来测量熔化的时间;实验过程中要观察海波的状态变化;(2)水浴法能使物质均匀受热;(3)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不变。 【自主解答】 (1)秒表 状态 (

    10、2)均匀受热 (3)48 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解题技巧】 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与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是热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将单纯的抽象的图像与具体的物体发生变化的物理过程对应联系起来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注意:对熔化、凝固和沸腾的理解 变式训练:3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C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7B第 15 min 该物质处于液态 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 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会逐渐增加 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C )A初春,湖面的冰层变薄B盛夏,阳光下湿衣服晒干C深秋,草叶上出现露珠D严冬,室内玻璃窗上形成冰花5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该物质的沸点为217.9 ),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该物质的熔点是_80_。(2)该物质在 AB 段的比热容_ 小于(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在 CD 段的比热容。(3)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加热 20 min 后继续加热,被研究物质的温度却不再升高,这是因为_ 此时水已经到达沸点,开始沸腾,温度不再升高_。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一、十二章小粒子与大宇宙温度与物态变化.doc)为本站会员(diecharacter3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