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第三节第2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课件鲁教版.ppt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第三节第2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课件鲁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第三节第2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课件鲁教版.ppt(4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2课时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回归,正午 太阳高 度,考点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核 心 知 识 再 现,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一天中太阳高度_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最大,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纬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_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_折线所示。,直射点,北回归线,c,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_折线所示。 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向南北两
2、侧递减,如图中_折线所示。 (2)季节变化规律,南回归线,a,赤道,b,北回归线,南半球,南回归线,北半球,高 分 素 养 提 升,读某地一年内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其中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回答(1)(2)题。,(1)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 A.0 B.10N C.10S D.2326 N (2)在AB区间内( ) A.该地一直昼长夜短 B.地球的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主题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解析 第(1)题,该地每年有两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则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且两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波谷不对称,纬度位置应位于0
3、2326。较小波谷值出现时为太阳直射2326N的6月22日,故该地位于02326N。第(2)题,在AB区间内太阳直射点从2326N南移至该地,北半球一直是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时,时间靠近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答案 (1)B (2)A,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时间变化规律 (1)太阳高度日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特别提醒】 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同一日期,距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的地点,正
4、午太阳高度越大。,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一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影响 1.(2014课标,4)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下题。,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徐州纬度约为34N,甲国首都纬度约为10N。6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正午太阳高度大致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由于徐州与北回归线的
5、纬度差较小,故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A项正确;此日,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B项错误;徐州与甲国首都分别位于太阳直射纬线的两侧,故正午物影方向相反,C项错误;由于徐州与甲国首都纬度不同,故两地日出方位角不同,D项错误。 答案 A,考向二 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判断 2.(2015天津文综,1011)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读图,回答(1)(2)题。,(1)发生日食的这天,在图中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图中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 ) A.甲
6、B.乙 C.丙 D.丁,解析 第(1)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据图分析,此时晨昏线大致经过南北极点,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甲地离赤道最近,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A项正确。第(2)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观察者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说明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位,为下午时段。由图可知,甲、乙两地位于晨线附近;丙地处于正午;丁地位于下午时段,太阳位于其西南方向,可向西南方向观测日食。D项正确。 答案 (1)A (2)D,考向三 昼夜长短、直射点位置、距离判断 3.(2015上海地理,2830)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1)据图推测,乙地位于(
7、) A.东半球赤道上 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 C.西半球赤道上 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2)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3)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 ) A.1万千米 B.2万千米 C.3万千米 D.4万千米,解析 第(1)题,甲地位于北半球,此日甲地昼长为12小时16分,所以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乙地昼长恰好为12小时,乙地只能位于赤道上。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北京时间24点,可计算乙地经度为60W,乙地位于西半球。C正确。第(2)题,此日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且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
8、线。正午太阳高度H90当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90(0x)6634,即x2326N,故B正确。第(3)题,夏至日时甲地昼长接近12小时,故甲地接近赤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北京时间12点,故甲地位于120E上,与乙地位于同一个经线圈,两者的距离约为赤道长度(4万千米)的一半。故B正确。 答案 (1)C (2)B (3)B,主题2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 高 分 素 养 提 升,(2017天津南开一模)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太阳能利用的方向之一。图甲是天津市某新型居住小区楼房二楼正南向壁挂太阳能集热器照片,图乙是太阳能集热器装置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冬季某日晴朗的午后1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二 单元 三节 课时 正午 太阳 高度 变化 四季 课件 鲁教版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