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项脊轩志课件苏教版必修5.ppt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项脊轩志课件苏教版必修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项脊轩志课件苏教版必修5.ppt(3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项脊轩志,书香晨读,课前预习,课堂探究,文本总结,课后悦读,书香晨读 开卷有益,1.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译文】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领悟】给永远比拿愉快。 2.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文】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的人就会去努力学习补不足,以向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的人容易自满。 【领悟】人人都要好学谦虚。,国学讲堂,导入阅读,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 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
2、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注】 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序云:“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乙卯即熙宁八年。词人十九岁娶王弗为妻, 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深。王弗随苏轼居京师,不幸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 赏读: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上片写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下片写梦。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得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或者可以说,正是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显得格外的
3、情真意切。感情的表现,在梦前和梦中,前后一致;而随着入梦和梦醒,又一步步深化:死别相思苦;相思不能见,无处话凄凉苦;积思成梦,幽梦话凄凉亦苦;梦醒而只剩得冷月松冈,则更苦。全词凄婉哀伤,出语悲苦,真可说是一字一泪!,一、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今属江苏)人,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世称“震川先生”。在文学上,归有光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他的散文朴素简洁、自然真挚,尤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思子亭记为其代表作,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散文影响很大。,归有光主要生活在明朝嘉靖、隆庆时期,当时明王朝的
4、统治者十分昏庸腐朽,长期处于清贫生活中的作者敢于正视现实,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时代矛盾,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由于归有光生平涉猎不广,他自己也以“不得当世奇功伟烈之书为恨事”,所以他的散文题材较狭窄,只能就日常交往、身边琐事,尤其是父子夫妇之情着笔。作者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耳闻目睹,感受深笃,因而文字委婉凄恻,深刻动人。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代表作之一。项脊轩是作者的书斋名;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在太仓(今属江苏)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书斋也名为“项脊”,以怀宗追远;另一说极言书斋窄小,如项背之间,所以得名。,2.背景解读,“志”,记事的书或文章。如地方志、墓志、三国志等,还有归有光的
5、项脊轩志。,3.古代文化知识,二、基础积累,答案:而,通“尔”,你,答案:(1)转过头看 拜访 难道,反而 顾虑、讲究 只是,不过,2.一词多义,答案:(2)放置 设置 留下,弃置 (3)得到,获得 能够,可以,答案:(4)的样子 但是 (5)旧时指女子出嫁 回来 归附 回家,答案:(1)名词作状语,向下 (2)名词作状语,从上面 (3)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4)形容词作动词,堆满 (5)名词作状语,在里面、在外面 (6)名词作状语,对着西面 (7)名词作动词,喂养 (8)名词作状语,亲手,答案:(1)一丈见方 (2)不离开 (3)到处,处处,5.特殊句式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 (2
6、)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 (3)妪,先大母婢也( ) (4)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 (5)其制稍异于前( ),答案:(1)判断句 (2)省略句 (3)判断句 (4)被动句 (5)介词结构后置句,6.名句默写 (1)归有光描写百年老屋修葺前的句子是:“ ,。” (2)归有光描写百年老屋修葺后一下子亮堂的句子是:“ , , , 。”,答案:(1)尘泥渗漉 雨泽下注 (2)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以当南日 日影反照 室始洞然,(3)归有光在庭院种植兰花、桂树的句子是:“ , 。”,答案:(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旧时栏楯 亦遂增胜,课堂探究 合作学习,一、整体把握,二、局部揣摩 阅读全文,思考并回答
7、下列问题。 1.【对应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文章第二段中写到祖母平平常常的一句话,却能使作者“长号不自禁”,这是为什么?,参考答案:祖母的一句话,看似平常之语,却蕴含极深的叮咛,随着岁月的流逝和阅历的丰富,作者的体会也愈加深刻,祖母之嘱犹在耳旁,而自己科场连连失意,对祖母的思念愈深,愧疚之情愈烈。“瞻顾遗迹”,怎不令人“长号不自禁”呢?,参考答案:这一部分补记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一段生活,主要表现作者丧妻前的欢乐和丧妻后的悲痛感情。妻“时至轩中”“述诸小妹语”等写得如在眼前,而“今已亭亭如盖矣”又令人感慨尤深,忍不住落泪。这部分与前一部分虽然写于不同时期,但都是围绕项脊轩而写的家庭琐事,都
8、抒发了自己的感情,前后格调一致,情感贯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2.【对应考点:文章结构的把握,文章思路的分析】后两段是作者补写的,就全文而言,这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3.【对应考点:文章结构的把握,文章思路的分析】本文的结尾,不言悲而悲不可禁,说说这样的结尾妙在何处。,参考答案:文章结尾,作者抑制住了满腔的悲痛,写出的是平和温馨的细节,记叙了物是人非的流年和令人难忘的枇杷树。作者幼失慈母,科举不顺,婚后精神上才有了抚慰和寄托。然而不久妻子离开人世,项脊轩虽经修葺却已物是人非,不常居住。作者从不得志、孤独落魄的今天回望过去,暗中形成对比,蕴藏着今不如昔的人生悲怀和无
9、尽的沧桑之感。面对枇杷树,睹物思人,情何以堪!本文妙在作者含蓄地用写景语结束全篇,把悠悠不尽的感情轻轻收住,引发了读者凄婉惆怅的共鸣。,4.【对应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叔伯分家、妪忆母亲、追念祖母这三件事都是写“悲”,情感的表达上是否一致?,参考答案:不一致。写分家,“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只是在客观的记述中寄寓深长的叹息。妪忆母亲,“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情动于中,却只是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思祖母“令人长号不自禁”,则如汹涌的潮水,直泻而出,完全失去了控制。由内抑转为外露,由沉稳渐趋强烈,感情的抒发层次清楚,感情的发展脉络清楚。,参考答案:全篇以叙事为主,穿插写景和议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二 专题 此情 可待成 追忆 项脊轩志 课件 苏教版 必修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