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重要无机物的知识发散学案.doc
《2019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重要无机物的知识发散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重要无机物的知识发散学案.doc(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重要无机物的知识发散(建议课时:3 课时)元素化合物知识在高考试卷中,贯穿始终,题型灵活,其出现的频数之高、作用之大、运用之广,很直接地反映出了其在知识体系中的重要性。而且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不仅是试题要直接考查的内容的本身,更是用来解决其他相关问题的基础和平台,学生解题的很多困难往往就是在对这些基本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的方面达不到基本的要求,这是我们在复习中需要十分关注的问题。专项突破一 重要代表物的转化、性质与应用物质 1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1性质(1)转化反应离子方程式:2Na2H 2O=2Na 2OH H 2;化学方程式:2NaO 2 Na2O2;= = = = = 离子方程式:2
2、Na 2O22H 2O=4Na 4OH O 2;化学方程式:2Na 2O22CO 2=2Na2CO3O 2;化学方程式:2NaHCO 3 Na2CO3CO 2H 2O;= = = = = 离子方程式:2OH CO 2=CO H 2O;23离子方程式:CO 2OH =HCO ; 3化学方程式:2NaCl2H 2O 2NaOHH 2Cl 2。= = = = =电 解 (2)拓展反应Na 制备 Ti:4NaTiCl 4 4NaClTi。= = = = =高 温 Na 与 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 2OCu 2 =2Na Cu(OH) 2H 2。2Na 与盐酸反应:2Na2HCl=
3、=2NaClH 2。Na 2O2和 SO2的反应:Na2O2SO 2=Na2SO4。NaHCO 3与过量 C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 Ca 2 OH =CaCO3H 2O。 3NaHCO 3与少量 C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O Ca 2 2OH =CaCO3CO 2H 2O。 3 232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应用物质 日常应用 原因分析钠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熔点较低,导热性好过氧化钠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2Na2O22CO 2=2Na2CO3O 22Na2O22H 2O=4NaOHO 2氢氧化钠 制肥皂 与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制取钠、氯气、氢氧化钠
4、2NaCl2H 2O H2Cl 22NaOH= = = = =电 解 2NaCl(熔融) 2NaCl 2= = = = =电 解 氨碱法制纯碱NaClH 2ONH 3CO 2=NaHCO3NH 4Cl2NaHCO3 Na2CO3H 2OCO 2= = = = = 调味剂 具有咸味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0.9%)体液替代物发酵粉、膨松剂 2NaHCO3 Na2CO3H 2OCO 2= = = = = 胃酸中和剂 HCO H =H2OCO 2 3碳酸氢钠用于泡沫灭火器 Al2(SO4)36NaHCO 3=2Al(OH)36CO 23Na 2SO4清洗油污 水解,溶液显碱性碳酸钠制玻璃 Na2CO3S
5、iO 2 Na2SiO3CO 2= = = = =高 温 3.常考物质三维分析3【示例】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错误的划“”(1)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是因为 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 )(2)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发生了化学变化( )(3)分别加热 Na2CO3和 NaHCO3固体,试管内壁均有水珠,则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 )(4)纯碱去油污,是利用了纯碱的氧化性( )(5)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答案 (1) (2) (3) (4) (5)物质 2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1性质(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转化反应离子方程式:2Al2OH 2H 2O=2AlO 3H 2
6、; 2离子方程式:Al 2O32OH =2AlO H 2O; 2离子方程式:Al 3 3NH 3H2O=Al(OH)33NH ; 4化学方程式:2Al(OH) 3 Al2O33H 2O;= = = = = 离子方程式:Al 3 3AlO 6H 2O=4Al(OH)3。 2(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拓展反应4NaAlO 2与少量盐酸或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 H H 2O=Al(OH)3、 2AlO 4H =Al3 2H 2O。 2向 NaAlO 2 溶液中通入少量或过量 CO 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O CO 23H 2O=2Al(OH)3CO 、 2 23AlO CO 22H 2O=
7、Al(OH)3HCO 。 2 3Al 2(SO4)3 溶液与 NaHCO 3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 3HCO =Al(OH)33CO 2。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NaAlO 2 与 NaHCO 3 不能共存的原因:AlO H 2OHCO =Al(OH)3CO 。 2 3 232镁、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几点说明(1)Mg、MgO、Mg(OH) 2只溶于 H 不溶于 OH 溶液。(2)Al、Al 2O3、Al(OH) 3既溶于 H 又溶于 OH 溶液,且每生成 1 mol Al3 均消耗 3 mol H ;每生成 1 mol AlO 均消耗 1 mol OH 。 2(3)由 Al(OH)3的两
8、式电离:AlO H H 2O Al(OH)3 Al3 3OH 2可知,Al(OH) 3可以看成 HAlO2H2O 是一种极弱的一元酸,与酸反应时相当于三元弱碱,但 Al(OH)3不溶于 CO2水溶液和氨水。(4)Al3 只存在于强酸性溶液中,AlO 只存在于强碱性溶液中,Al 3 与 AlO 不能共存。 2 2制备 Al(OH)3一般用 Al3 NH 3H2O 或 AlO CO 2H 2O。 2(5)Mg 在 CO2中燃烧,集气瓶底需放少量沙子,其他还有铁丝在纯氧中燃烧,Cu 丝在 Cl2中燃烧等。(6)铝热反应铝粉与某些金属氧化物(Fe 2O3、V 2O5、Cr 2O3、MnO 2等)在较高
9、温度下发生剧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这些化学反应叫做铝热反应。在铝与氧化铁的反应中,镁条、氯酸钾分别起引燃剂、助燃剂的作用。配平铝热反应方程式时可根据氧原子守恒,如:2AlFe 2O3 Al2O32Fe= = = = =高 温 【示例】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5(1)MgCO3 MgCl2(aq) Mg 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 ) HCl( aq) 电 解 (2)Al2O3和 MgO 均可与 NaOH 溶液反应( )(3)铝与 Fe2O3发生铝热反应,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 )(4)AlCl3溶液加入过量稀氨水:Al 3 4NH 3H2O=AlO 4NH 2H 2O( ) 2
10、4(5)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Al3 、NH 、Cl 、S 2 ( ) 4(6)向 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制 Al(OH)3:CO 2AlO 2H 2O=Al(OH)3HCO ( ) 2 3答案 (1) (2) (3) (4) (5) (6)物质 3 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1重要物质转化【示例】 根据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1)Fe 在少量 Cl 2 中燃烧:_。(2)Fe 和 S 混合加热:_。(3)Fe 和 H2O(g)高温下反应:_。(4)稀 HNO3和过量 Fe 粉或少量 Fe 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5)FeO 与盐酸、稀 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6)Fe2O3
11、与稀 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7)Fe3O4与稀盐酸、稀 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6(8)Fe(OH)2与稀盐酸、稀 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9)Fe(OH)3与稀盐酸、氢碘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10)Fe(OH)2露置于空气中:_。(11)制备 Fe(OH)3胶体:_。(12)铁发生吸氧腐蚀生成铁锈的过程负极:_;正极:_;总反应式:_。(13)Cu 和浓 H2SO4、稀 HNO3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4)铜绿的生成:_。(15)FeCl3溶液腐蚀铜板的离子方程式:_。(16)Cu 和 S 混合加热、Cu 在 Cl2中燃烧:_。(17)用惰性电极电解 CuSO
12、4溶液:_。(18)用 Cu 作电极电解 H2SO4溶液:_。答案 (1)2Fe3Cl 2 2FeCl3 (2)FeS FeS= = = = =点 燃 = = = = = (3)4H2O(g)3Fe Fe3O44H 2= = = = =高 温 (4)3Fe8H 2NO =3Fe2 2NO4H 2O(铁过量)、 3Fe4H NO =Fe3 NO2H 2O(铁少量) 3(5)FeO2H =Fe2 H 2O、3FeO10H NO =3Fe3 NO5H 2O 3(6)Fe2O36HNO 3=2Fe(NO3)33H 2O(7)Fe3O48H =2Fe3 Fe 2 4H 2O、3Fe 3O428H NO
13、=9Fe3 NO14H 2O 3(8)Fe(OH)22H =Fe2 2H 2O、3Fe(OH) 210H NO =3Fe3 NO8H 2O 37(9)Fe(OH)33H =Fe3 3H 2O、2Fe(OH) 36H 2I =2Fe2 I 26H 2O(10)4Fe(OH)2O 22H 2O=4Fe(OH)3(11)FeCl33H 2O Fe(OH)3(胶体)3HCl= = = = = (12)2Fe4e =2Fe2 O 24e 2H 2O=4OH 2FeO 22H 2O=2Fe(OH)2、4Fe(OH)2O 22H 2O=4Fe(OH)3、2Fe(OH) 3=Fe2O3nH2O(3 n)H2O
14、(13)Cu2H 2SO4(浓) CuSO4SO 22H 2O、3Cu8HNO 3(稀)= =3Cu(NO3)= = = = = 22NO4H 2O(14)2CuO 2H 2OCO 2=Cu2(OH)2CO3(15)2Fe3 Cu= =2Fe2 Cu 2(16)2CuS Cu2S、CuCl 2 CuCl2= = = = = = = = = =点 燃 (17)2CuSO42H 2O 2CuO 22H 2SO4= = = = =电 解 (18)Cu2H Cu2 H 22.常考物质(Fe 2 、Fe 3 )三维分析= = = = =电 解 3铁、铜及其化合物性质解读(1)Fe 与 O2、H 2O(g
15、)反应的产物都是 Fe3O4而不是 Fe2O3。Fe 与 Cl2反应时生成 FeCl3,与 S反应时生成 FeS,说明 Cl2的氧化能力大于 S。常温下,Fe、Al 在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但加热后继续反应。Fe 在 Cl2中燃烧,无论 Cl2过量还是不足均生成 FeCl3。(2)向含 Fe2 的溶液中加入硝酸、KMnO 4溶液、氯水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时,溶液会出现浅绿色 棕黄色的颜色变化,该现象可用于 Fe2 的检验。(3)Fe3 的检验方法较多,如观察溶液颜色法(棕黄色)、NaOH 溶液法(生成红褐色沉淀)、KSCN 溶液法(生成红色溶液),前面两种方法需溶液中 Fe3 浓度较大时
16、才适用,最好也最灵敏的方法是 KSCN 溶液法。Fe 2 的检验可采用先加入 KSCN 溶液后再加入氧化剂的方法;也8可用铁氰化钾检验 Fe2 ,现象是生成蓝色沉淀Fe 3Fe(CN)62。(4)制备 Fe(OH)2的方法很多,原则有两点:一是溶液中的溶解氧必须提前除去;二是反应过程中必须与 O2隔绝。同时要牢记 Fe(OH)2转化为 Fe(OH)3时溶液的颜色变化(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5)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是将饱和 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加热至呈红褐色后立即停止加热。胶体不带电,带电的是胶粒。(6)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最终不是生成 CuO,而是铜绿Cu 2
17、(OH)2CO3。(7)常用灼热的铜粉除去 N2中的 O2,灼热的 CuO 除去 CO2中的 CO。(8)新制 Cu(OH)2悬浊液常用来检验醛基。(9)Cu 和一定量的浓 HNO3反应,产生的是 NO2和 NO 的混合气体,当 Cu 有剩余,再加入稀H2SO4,Cu 继续溶解。【示例】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铁表面镀锌可增强其抗腐蚀性( )(2)氧化铁能与酸反应,所以可用于制作红色颜料( )(3)向 FeCl3溶液中加入 Mg(OH)2:3Mg(OH) 22Fe 3 =2Fe(OH)33Mg 2 ( )(4)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 )(5)Fe 与 S 混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化学 二轮 复习 专题 重要 无机物 知识 散学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