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专题2.6电阻测量的五种方法1学案.doc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专题2.6电阻测量的五种方法1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专题2.6电阻测量的五种方法1学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2.6 电阻测量的五种方法 1电阻测量问题是高考物理实验考查的热点,电阻的测量实验能全面考查电学中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与读数,欧姆表的原理及应用,电路的选择,实验方法的选择,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等。关于电阻的测量方法,常见的有伏安法、多用电表测量法、等效替代法、半偏法及电桥法等。方法 1 伏安法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R 。UI1. 两种控制电路限流式控制电路、分压式控制电路如图所示。若变阻器阻值较小,一般设计为分压式;若变阻器阻值较大,一般设计为限流式,在二者都可行时,优先考虑限流式。2.两种测量电路连接方式、原理图 误差来源 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适用范围外接法电压表分流
2、电流表的读数大于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故 R 测 R 真测大电阻【典例 1】某同学要测量一段金属丝的电阻,当他用多用电表粗测该金属丝的电阻时,发现其电阻很小。为了较精确地测量该金属丝的电阻。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原理图,其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R05.0 ,其余器材如下:2电流表(量程 00.6 A,内阻约为 0.2 );电压表(量程 03 V,内阻约为 9 k);滑动变阻器 R(阻值 020 );电源:电动势为 3.0 V,内阻不计;开关、导线若干。试分析下列问题:(1)在本实验中闭合开关 S 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_端(填“ a”或“ b”)。(2)在图乙所示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
3、线,请根据实验电路图将实物图连接好。(3)实验中将多次测量出来的数据已经描入了如图丙所示的 U-I 坐标系中,并且已经作出了 U-I 图像。根据图像可求得该金属丝的电阻为 Rx_(保留两位小数)。【答案】 (1)a (2)见解析图 (3)0.94(0.921.00 之间均可)3(3)由电路原理图可知,电压表测得的是定值电阻 R0与被测金属丝 Rx的总电压,所以题图丙中 U-I 图像的斜率表示的是电阻 R0与被测金属丝 Rx的电阻之和。图像的斜率 k 5.94 ,2.40 0.500.40 0.08故金属丝的电阻为 Rx0.94 。总结提升在运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已有的电压表或电流表的量程可能太小
4、或太大,为了满足安全、精确的原则,常采用增加分流电阻或分压电阻的方法,本题就增加了分压电阻。实物连线时不仅要考虑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还要考虑滑动变阻器分压与限流的连接方式。【跟踪训练】要测量电压表 V1的内阻 RV1,其量程为 2 V,内阻约 2 k。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流表 A,量程 0.6 A,内阻约为 0.1 ;电压表 V2,量程 5 V,内阻约为 5 k;定值电阻 R1,阻值为 30 定值电阻 R2,阻值为 3 k;滑动变阻器 R3,最大阻值 100 ,额定电流 1.5 A;电源 E,电动势 6 V,内阻约 0.5 ;开关 S 一个,导线若干。(1)某同学设想按甲图所示电路进行测量
5、,读出电压表 V1和电流表 A 的示数后,用欧姆定律计算出 RV1。该方案实际上不可行,最主要的原因是 _。(2)另一同学设计出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压表 V1的内阻 RV1。图中 R0应选 _ 。(选填“ R1”或“ R2”)在图丙中完成实物连线。接通电路后,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在适当的位置,电压表 V1的读数为 U1,电压表 V2的读数为U2,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R0,则计算电压表 V1的内阻 RV1的表达式为 RV1_ 。【答案】:(1)电流表示数很小,很难对电流表读数(2) R2 见解析图 U1R0U2 U1【解析】(1)待测电压表 V1和电流表 A 串联接入电路中,由于待测电压表
6、内阻很大,电路电流很小,电流4表示数很小,对电流表读数时误差很大,不能对电流表正确读数,则该方案不可行。根据电路图,由串并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可得:U2 U1 ,则 RV1 。U1R0RV1 U1R0U2 U1方法 2 半偏法1. 实验原理半偏法有以下两种情况(1) 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 RA:如图甲所示,闭合 S 断开 S2,调节滑动变阻器 R1,使电流表 达到满偏值 I0;保持 R1不变,闭合 S2,调节电阻箱 R2,使电流表 的读数等于 ,然后读出电阻箱 R2的值,则有I02RA R2。(2)半偏法测电压表的内阻 RV:如图乙所示,闭合 S,将电阻箱 R2调为零,调节滑动变阻器 R1,使
7、电压表达到满偏值 U0;保持 R1不变,调节 R2,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记下此时电阻箱的示数 R2,则有 RV R2。U022. 两种半偏法的比较(结合图甲、乙)5测电流表内阻 RA 测电压表内阻 RV实验条件 R1RA R1RV误差产生原因闭合 S2后,总电流变大, IR2I02 R2连入后, 与 R2两端的 V电压变大, UR2U02测量结果 RA 测 R2RV【典例 2】(2018吉林调研) 现有一块直流电流计 G,满偏电流为 200 A,内阻约为 400 ,某同学想把它改装成量程为 2V 的电压表,他首先根据图示电路,用半偏法测定电流计 G 的内阻。(1)为提高测量准确度,在以下器材中
8、,电阻器 R 应选用_;电池应选用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A电池(电动势 1.5 V,内阻不计)B电池(电动势 4.5 V,内阻不计)C电阻箱(0999.9 )D滑动变阻器(0500)E电位器(一种可变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相当)(05.1 k)F电位器(051 k)(2)该同学在开关断开的情况下,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将 R 的阻值调至最大。后续的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是_,最后记录 R的阻值并整理好器材(请按合理的实验顺序,选填下列步骤前的字母)A闭合 S1B闭合 S2C调节 R 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D调节 R 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E调节 R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
9、度的一半F调节 R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3)如果测得 R的阻值为 400.0 ,即为电流计 G 内阻的测量值,则给电流计 G_联(选填“串“或”并“)一个阻值为_k 的电阻,就可以将该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为 2 V 的电压表。(4)请你推断在本实验中电流计 G 内阻的测量值 R比其内阻的实际值 Rg是偏大还是偏小_。【答案】(1)F B (2)ACBE (3)串 9.6 (4)偏小【解析】:(1)为提高测量准确度,电阻器 R 的阻值应远远大于电流计的内阻,并且要使 R 接入电路的电6阻值尽量大,所以电阻器 R 应选用 F,电池应选用 B。(2)半偏法测电阻实验步骤:第一步,按原理图连好
10、电路;第二步,闭合开关 S1,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表头指针满偏;第三步,闭合开关 S2,改变电阻箱 R的阻值,当表头指针半偏时记下电阻箱读数,此时电阻箱的阻值等于表头内阻 rg,故应选 A、C、B、E。(3)将电流计改装成电压表,应串联接入一分压电阻 R,由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得U IgRg IgR(其中 U 为改装后电压表的满偏电压),则 R Rg9.6 k。UIg(4)实际上电阻箱并入后,电路的总电阻减小了,干路电流增大了,电流计半偏时,流过电阻箱的电流大于流过电流计的电流,电阻箱接入的电阻小于电流计的电阻,所以该测量值略小于实际值。【跟踪训练】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时通
11、过该表电流的两倍。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半偏法),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待测电压表 (量程 3 V,内阻约为 3 000 ),电阻箱 R0(最大阻值为 99 999.9 ),滑动变阻器 R1(最大 v阻值 100 ,额定电流 2 A),电源 E(电动势 6 V,内阻不计),开关两个,导线若干。(1)虚线框内为该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实验步骤:_。(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 RV,与电压表内阻的真实值 RV相比, RV_ RV(填“”“”或“”),主要理由是_。【解析】 (1)因滑动变阻器阻值较小,所以选择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热点 题型 专题 26 电阻 测量 方法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