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给巴特勒的信》教案语文版.doc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给巴特勒的信》教案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给巴特勒的信》教案语文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6 给巴特勒的信教学目标1、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运用反语嘲讽的语言效果。2、进行速读能力、捕获筛选信息能力及思维能力培养。3、朴素爱国情感及雨果伟大人格魅力的渗透。教学重点理解本文以圆明园的神奇壮丽,衬托侵略者对其焚烧洗劫丑恶行径的手法。教学难点体会这封信中所流露的爱憎分明的感情。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北京的西郊,曾有一处规模浩大,金壁辉煌的清代皇家园林,它就是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130 多年前,一伙强盗闯入圆明园,他们大肆洗劫之后,为了掩盖其罪行,一把火烧毁了这座名园。今天,当我们漫步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沉思在断壁残垣的遗迹旁,心中总是忘不了那一把罪恶之火。这节课我们
2、就来学习雨果先生对这次掠夺的看法。二、作者背景1、作者介绍:雨果(18021885),法国著名作家。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巴黎圣母院 、 九三年 。2、历史背景鸦片战争以后,英法两国不满足在华的既得利益,于 1857 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 年 9 月,于天津登陆的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城。10 月 6 日英法联军冲人圆明园,洗劫并焚毁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接着,英法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在此条约中,将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割给英国。三、整体感知1、学生通读全文,谈谈作者对英法远征中国之行是褒是贬,为什么?名为赞誉,实为贬斥。因为英法抢劫并焚毁了圆明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 单元 16 巴特勒 教案 语文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