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综合应用》知识讲解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综合应用》知识讲解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综合应用》知识讲解新人教版必修3.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唐代诗歌”综合应用学习目标1.梳理单元知识;2.欣赏优秀唐诗;3.学会选择和使用论据。知识积累文学常识蜀道难蜀道难本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是沿用古体而作的。杜甫诗三首近体格律始于南朝的齐、粱,形成于初唐,完备于盛唐,可分为绝句和律诗。琵琶行行,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乐府诗体。李商隐诗两首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绝句共四句,律诗有八句。绝句又叫“截句”。绝句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的要求。字词汇总膺(yng) 巉(chn)岩 喧豗(hu) 砯(png)崖 万壑(h) 急暮砧(zhn) 青冢(zhng) 省(xng)识 钿(d
2、in)头 银篦(b) 呕哑嘲哳(u y zho zh) 马嵬(wi) 宵柝(tu) 晓筹(chu) 课文精要理解主旨蜀道难这首诗以咏叹为基调,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而战祸之烈是由于蜀道高险给割据者创造了条件。因此,朝廷要警惕军事叛乱。秋兴八首(其一)这首诗歌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景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咏怀古迹(其三)这是一首借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怀抱的咏怀诗。诗人叙述了王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同时把自己去国离乡的愁恨寓于其中。他的遭遇与昭君的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
3、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漂泊西南天地间”;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但又不敢怨君。所以,只能借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登高这首诗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日长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伤时叹己的情怀。诗人面对苍凉恢廓的秋景,想到自己流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情。诗人备尝穷困潦倒之苦,忧国忧民,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琵琶行并序通过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及沦落天涯的悲惨身世, 表现了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 抒发了诗人谪居江州在政治上的失意之感,控诉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锦瑟2这是一首抒情诗,慨叹年辈已逝,表现
4、诗人无限悲感,难言的怨愤,及怅惆的苦痛心情。马嵬(其二)本诗是首咏史诗,借唐玄宗荒淫腐败而招致祸乱败亡的历史教训,抒发了诗人对这一历史悲剧的认识,是讽刺现实政治的以古鉴今之作。把握重点诗歌欣赏唐诗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有高峰,而且群峰矗立。唐诗是一个光辉灿烂、永远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成就。唐诗把中国人的生存状况、失意状态、美好愿景,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农业社会,唐诗真实地反应那个时代,是很了不起的。唐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人的财富,是中国人献给世界的礼物。中国文化因为有唐诗显得别具一格、开朗大度,显示出中国对世界的理解与众不同的视角。据统计,全部唐诗作者有三千六百多人,诗五万五千多首。由于唐代刻版
5、印刷术刚刚发明,印书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谁知道有多少诗歌流失了!盛唐重要诗人王之涣,就只剩下了六首诗。那么,整个唐诗流失的数字,无法统计出来,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下面择其要,勾勒一下唐诗基本的发展过程。王勃王勃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名句,写得非常通达,自信力十足。王勃豁达的胸襟,对离别的达观诞生于一个伟大稳定的时代。他具有自信的个人精神特质,这种特质植根于唐诗这片沃土。唐朝当时是四海统一,天下太平,交通便利,人民生活稳定。在这样背景下,王勃高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基于一个伟大时代的酝酿和准备。在一个充满气
6、象的、安定的、繁荣发达的唐朝的支持下,王勃说出这样的话,显现出唐人特有的精神风范。陈子昂陈子昂登上幽州的古台,和天地进行了一次对话,在更大的时空范围之内,寻找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他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高高的古台上,陈子昂高居其上和时空对话。在时空的坐标中,他寻求自己的定位。本诗虽然字数不多,但在唐诗中是别具一格的,其他诗是无法超越的。贺知章贺知章是一个达观、快乐、充满生活趣味的性情诗人。咏柳也写出唐朝人的精神和风范,这首诗为什么能传送千古在于贺知章别样的角度和新奇的发现。在他眼中,柳树是一个精心打扮的、漂亮的小姑娘,而且精致、美丽、高挑、俊俏。碧玉妆成一
7、树高“碧玉”写出小姑娘的特点,“妆成”是说小姑娘是在精心装扮后才出来见人的,她高兴雀跃。反映了作者想象的巧妙。想象更出人意料的是,他说叶子不是自然而然长出来的,好像有人精心做出来的。是谁做出的叶子呢?后来发现是二月的春风,每一片叶子都是剪刀精心剪裁出来的。通过剪刀这个比喻,可以想象叶子是多么得精致、美好、与众不同。看到后,能引起人的兴奋和惊奇。张若虚闻一多说称赞春江花月夜为“诗中之诗”,此诗写了“春江”“花”“月”交织在一起的美好,有世人对时空的追思,也有个人价值的定位。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3这四句把春江水满、海上月生、滟波千里的浩大景象勾勒于笔端
8、。不仅是美丽的画卷,里面还有人广远的时空观念。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把人放在一个更大的时空中。从人的角度讲,是谁第一个看到月亮,让人和月亮之间产生一种美好的关系?从月的角度讲,是哪一轮明月、哪一缕光芒首先照到人,唤起人美好的想象?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从人的历史不断变幻中写生命,不仅是美的画面、生命的交响曲,还是一个把二者糅合在一起的绚丽篇章。既有美的壮阔的描摹,也有时空年华哲理性的思考。所以,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让人读了之后若有所思、颇有感触的佳作。王之涣一般人写楼,都直接写楼有多高、多雄伟,但王之涣没有,他写的是站在楼上的所观之景。通过所观之景的浩大、开阔,来反映楼的雄伟。
9、他写的楼是虚的,眼前之景是四周所见,通过四周所见,让读者把心中的楼矗立起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歌起笔雄阔,读者能看到“白日”“河”,还有“黄河”迤逦而来,奔腾千里,然后浩浩东去。用短短的十个字,把人放在非常开阔、高远、目力所及的环境中,可以让人想象出鹳雀楼的高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进一步写出鹳雀楼的雄伟。这首诗表面上看没有写楼,但每句诗又都在写楼:这是这首诗独特的地方。就是这个特色,成就了鹳雀楼别具一格的特点,并成为千古绝唱。王昌龄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盛唐边塞诗人吞天吐地的气概。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写出了广阔的地域的画面,并显现出
10、边塞的位置。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写出条件的艰苦,战争的残酷及频繁。但盛唐时的战士士气高昂,建功立业不是别人强加的是他们生命的追求。整首诗气势雄浑,文笔开阔,写了战士的昂扬斗志,突出了唐边塞诗的特色。王维王维是唐朝著名诗人之一,他是一个全才,不但诗写得好、绘画很棒,而且精通音乐、深谙佛理,是唐朝诗人中艺术修养最为全面的一位。王维是唐朝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一,他比较成功地发现了山水的价值。在王维眼中山水不仅是生活环境,更变成了人心灵的濡养。清雅的环境,对一个人内心的幸福感,对人内心的帮助是巨大的。自然变成了人类的朋友,甚至是老师。终南别业是王维在钟南山的别墅,他长时间半官半隐在终南山
1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面是在写景,同时又蕴含着人生哲理。从山水入笔,写出的是无尽的思考,从而成为名句。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写出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那样的环境中,大家的心是坦诚的。4李白李白是盛唐精神的最强音。李白以他独特、桀骜的性格,杰出的艺术表现力,豪放飘逸的语言,开创了盛唐诗歌独有的风范,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眼中的黄河水浩大、澎湃。在李白的笔底,所有的景象都充满生命力,这和他的个性有关。李白的精神投射到山水当中,使它们变得有生气活力。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写诗一般不强调议论,我们也不喜欢看诗中的议论,但李白诗中的议论却很
12、可贵,并成为名句中的名句。它的可贵之处在于诞生在封建社会畏权贵的背景下。面对权贵人人都摧眉折腰,但谁都不甘心,而且都不敢说。李白把一个人的桀骜、独立、价值和尊严,用他的声音喊出来,是空前绝后的。杜甫杜甫在人们的心中是一个凄苦的形象。其实,杜诗中不只有悲酸、辛苦、哀叹,杜甫是诸体皆宜。任何一种诗体,他都尝试,而且都有优秀的作品。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可以看出杜诗的欢快、别样。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写出了一个蝶飞、莺啼、花满蹊、美好的春天景象。从题目上看,杜甫能自得其乐。可以想象他在江畔,走在花间是内心的愉悦,也可以说是杜甫的生活图。换一个角度看杜甫,会看得更清楚,更全面,更真实。
13、杜甫的才华是多样的,性格是多层面的,表现角度也是多层面的,诗歌风格也是多层面的。杜诗是丰富的、博大的。刘禹锡刘禹锡人称“诗豪”,性格通达、执着、刚直峻切,从不惧任何困难挫折。他的诗写得明快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在刘禹锡的眼里有别样的美。“白银盘”指的是洞庭湖,“青螺”是君山。比喻用的新奇独到,颜色的映衬、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这首诗写得开阔、清新秀丽、别具一格,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刘禹锡的性格。杜牧这首江南春的好不在于局部,而在于整体,它要把整个江南的春天收于笔底。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整体勾勒江南远眺所及之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
14、少楼台烟雨中。南朝佛教盛行,寺庙很多。绵绵的春雨之中,亭台楼阁层层叠叠、高高低低。李商隐忆梅就是李商隐的解码。早年李商隐因陷入“牛李党争”,一直受人排挤,仕途很不得志。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当百花争奇斗艳时,寒梅已经花凋香尽。寒梅是李商隐生活经历的写照。韦庄六朝(三国的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是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文化最繁盛的时期。晚唐诗人每次想到六朝的衰落、颓败,心里总不是滋味;因为唐朝繁盛已过,他们已经预感到时代将要变化,过去的兴盛、强大即将成为历史。他们通过回忆六朝的繁荣,表达对晚唐的种种幽怨、担心,这种情绪是晚唐的情绪,韦庄是位晚唐诗人。一场大戏将5散,在暗淡的灯火中,无论谁都
15、会感到寂寞。“无情最是台城柳”,为什么“无情”?因为“依旧烟笼十里堤”。柳树还是该吐芽吐芽,该长叶长叶;还是那么繁茂,那么欣欣向荣。然而,那个繁华富丽的六朝却像梦一样消失。巨大变化已经成为事实,但柳树不懂、不看、不管这些。从这首诗不难看出晚唐已至,诗人的担心和忧虑也表现出来。中国历史上伟大、繁荣,人性空前自由、解放的时代,渐渐落下帷幕。在每一个敏感的人心中,都会激起层层涟漪,引起莫大的悲怆。从王勃始到韦庄终,勾勒出唐诗发展的历程。他们先后登场,每个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过程,也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过程。诗人与历史交合在一起,构成唐诗特有的气质和无可代替的艺术价值。知识迁移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访
16、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1.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字进行赏析。答:_2.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李白,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道士,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答:_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唐)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闽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曹将军霸: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斯须:
17、一会儿。3. 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答:_4. 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做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答:_6_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5.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 答:_6.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答:_7.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_参考答案1.最精妙的两个字是“分”和“挂”。 茂密修长的野竹与云雾相接,本来是一幅静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
18、了,它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青翠的山峰之上,一线泉水,凌空飞注,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挂”字,就又由动化静了,它使人想到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的垂直落下的情状。)2.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李白。因为诗歌通过描述李白访友未遇的一天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抒发了李白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道士。因为从题目来看,诗是因道士而写。诗中的景物描写,如桃花、野竹、两三松,都烘托了道士淡泊、疏放的风骨。作者访道士的心情从出发的愉悦到不遇的失望,表现作者对道士的仰慕和敬重,其实也从侧面表现了道士的高尚人品。3. 第一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高中语文 第二 单元 唐代 诗歌 综合 应用 知识 讲解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