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宿松县复兴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宿松县复兴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宿松县复兴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宿松县复兴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下列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 ) A 2012年 9月 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圆满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按期顺利交付海军 B 2012年 9月 21日,太和清音首届中国道教文化音乐展演在京举行 C 2012年 9月 25日,发改委要求严查月饼价格及公路免费落实 D 2012年 9月 21日,习近平出席第九届中国 -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暨 2012中国 -东盟自贸区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答案: B 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是一个多种文化共存
2、的星球,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 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必须全盘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 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 B C D 答案: C “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吸收是退化 ”。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过程中( ) A要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B做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与外来文化和谐共处 C做到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D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答案: D 2011年 10月 28日至 31日,第四届海峡两
3、岸 (厦门 )文化产业博览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以促进海峡两岸图书交流与合作为主题的第七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也同期举行。本届博览会参展规模与成交额均创历史新高。材料体现的文化传播的途径有 ( )。 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通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来传播文化 通过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来进行文化传播 通过展销图书的文化活动来进行文化传播 A B C D 答案: D 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学校都开设了汉语课程,一些国家还聘请华文教育志愿者担负汉语教学工作。从文化的角度看,这样做( ) 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有利于把其他国家的文化融
4、合到中国文化之中 有利于取长补短,实现文化的创新 A B C D 答案: B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 “兼容并包、全盘继承 ”的守旧主义,也有 “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 ”的民族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的原则 答案: D 2012年 2月 14日,某校召开 “唱红歌、读经典、诵古文、学英模贤达 ”活动筹备会。会议讨论制定了 “唱、读、诵、学 ”活动暨第三届读书节实施方案。回答问题。 【小题 1】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 “回溯源头、
5、传承命脉 ”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要 “诵读经典 ”,是因为 ( ) A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 B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C只要继承了传统就必定能实现发展 D只有发展才体现继承 【小题 2】 “送您一枝鲜花,请把火种留下。 ”2012年清明节,许多地方的市民以鲜花和植树等文明祭奠方式取代了上坟烧纸烧香烧花圈等陈规陋习。各地政府表示应大力提倡文明祭祀,让 “绿色扫墓 ”取代传统陋习。这说明 ( ) A文化创新是一个 “取 其精华去其糟粕 ”的过程 B传统习俗是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C陈规陋习是阻碍社会进步的落后文化 D文化创新必须反对民族虚
6、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A 【小题 1】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知识点。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故本题选 A项。 BCD项错误故排除。 【小题 1】由题意可知本题考查对待传统习俗的态度知识点。我们应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故本题选 A项。 BC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山东文化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不仅已成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的地域文化,更是在多个领域引导着时代新潮流。山东文化要保持这一优势就必须 ( ) 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坚持文化创新 继承传统,保持地方特色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 A B C D 答案: D 从
7、 “欢乐春节 ”到上海世博会,从俄罗斯 “汉语年 ”到意大利 “中国文化年 ”,从欧罗巴利亚 “中国艺术节 ”到瑞士 “文化风景线艺术节 中国主宾国 ”活动 中国不断加强与其他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 ( ) 加深理解,密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促进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 促进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 博采各国文化的长处 A B C D 答案: B 我国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我国的吴越文化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热情奔放,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各民族的歌舞极具特色 。这一切说明( ) A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我们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C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
8、深 D我们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答案: C 生活中不少人有 “提笔忘字 ”的感受。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结果:2072名受访者中的 83%承认写字有困难。我们正在成为打字时代的 “新文盲 ”,传承数千年的汉字书写传统正在遭遇危机。救赎汉字,是当代人的使命。是因为( ) A汉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 B汉字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C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汉字代表了中华文化的全部成果 答案: B 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它们的熏陶。这说明( )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
9、传统文化之中 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 B C D 答案: C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 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民族精神突出表现为 ( ) 长征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大庆精神 抗洪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名言不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 )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10、青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答案: D 鲁迅先生在 20世纪 30年代展望中国现代文艺的走向时,发出了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这一令人警醒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 )。 A一个民族只有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实现本民族文化的繁荣 B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认同 C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关系 D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答案: B 南方的雨,下得缠绵、温柔、纤细、持久,像南方少女的爱,羞羞答答,多情含蓄;北方的雨,下得豪爽、酣畅、粗犷、干脆,像北方小伙的情,炽烈如焰、热情奔放。关于雨的描写( ) A说
11、明地方自然特色决定地方的文化特色 B借自然环境的差异表明文化及其形成的性格差异 C表明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障碍 D仅能体现自然环境差异,因为同一国家不存在文化差异 答案: B 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范畴。这意味着 ( ) 纯自然的东西不能被称为文 化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创作过程是一个能动性活动 文化是为人所创造的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B一定的政治由一定的经济、文化所决定,又作用于一定的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安徽省 宿松县 复兴 中学 第一次 月考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