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井田 ”与 “私田 ”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所有权 B耕作方式 C使用权 D赋税形式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井田制 ”是西周时期国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 “井田 ”归国家所有采取集体劳作的耕种方式,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现象开始出现, “私田 ”归小农和地主所有,因此二者的最主要区别是土地所有权的归属差异,答案:选 A,在 B C D三方面二者也有区别,但这种区别对生产关系而言不 占支配地位。 考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点评:高考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的考查
2、主要集中在井田制和均田制两个方面,对这两种土地制度的考查侧重于土地所有权方面,其实就所有权而言这两种制度都是国家所有制,但井田是奴隶主所共有,而均田是封建国家政府所有。 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前提是:( ) A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B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 C国家掌握一切经济命脉 D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恢复遭战争破坏的国民 经济,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产生的严重弊端,实现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目的,但在实施该项政策之前苏联已经通过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掌握一切经济命脉,这一社会背景是苏联实施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前提
3、条件,答案:选 C, A B两项均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目的, D项说法错误。 考点: “新经济政策 ” 点评: “新经济政策 ”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和难点。高考之所以一再关注 “新经济政策 ”是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尝试,尽管其有很大的不足,最终也未能在俄国完全贯彻,但是其首创精神给后世带来重大启迪和影响,尤其是对今天如何 将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推进仍发挥重要作用。 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B缺乏改革基础 C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D过高地估计了形势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
4、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突破原有高度集中的 “斯大林模式 ”,即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答案:选 A, 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苏联改革的史实, C D两项是其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点评: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类选择题是高考历史中的常见题型 ,如何快速找到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根本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关系上入手; 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生产力入手; 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入手; 历史事件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总之,可以充分结合哲学原理中的原因分析方法来根本原因问题。 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的改革是:( ) A思想领域
5、B经济体制 C政治体制 D军事体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改革没有取得 预期效果的情形下将改革方向转向政治领域,最终由于改革的失败造成苏联的解体,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 考点:戈尔巴乔夫改革 点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即斯大林模式阶段、赫鲁晓夫和勃烈日涅夫改革阶段及戈尔巴乔夫改革阶段。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也带来了苏联解体的巨大遗憾。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与败一直以来成为史学家争论的焦点,也成为高考无法回避的难点。建议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多收集此方面的材料深入思考,
6、完成小论文的习作。 二战后初期,美国倡导成立 “关贸总协定 ”的主要目的是 :( ) A扶植欧洲恢复经济 B凭借经济实力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C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D借此遏止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战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美国试图凭借经济实力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以获取最大的利益,所以答案:选 C, A项是马歇尔计划的作用, B项是成立 “关贸总协定 ”所起的客观作用, D项说法不符合上述史实。 考点: “关贸总协定 ” 点评:排除 “关贸总协定 ”中的美国因素,其对世界经济发展仍旧起到积极的巨大推动 作用
7、。这种影响可从关贸总协定成立的宗旨中体现出来,即 “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务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并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 ”。 从年起,欧洲联盟个成员国首先开始使用统一的欧洲货币 “欧元 ”,这表明:( ) A欧共体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B欧共体各成员国有了统一的经济发展规划 C世界经 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朗 D欧共同向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8、问题的能力,欧元的出现表明欧洲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但各国货币现今仍旧可以通行,欧盟开始朝建立统一的欧洲市场方向迈进,答案:选 A, B项说法错误, C D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考点:欧洲的联合 点评: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种必然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美苏冷战的影响,战后西欧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单独与美苏抗衡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只有联合起来,西欧才能继续在 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二战后欧洲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各国人民反战情绪非常强烈,他们迫切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来尽快恢复和发展经济; 经济联合的必要性,西欧土地面积狭小,资源相对贫乏,这就使西欧各国认识
9、到要尽快发展经济,就必须打破贸易壁垒,在经济上联合起来。 欧元自 1999年发行后,已成为许多欧洲国家广泛使用的货币,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在 2005年 11月 27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05年 9月底,全球债券和货币发行总值为 12.158万亿美元,其中 5.431万亿为欧元, 4.765万亿为美元, 8830亿为英镑, 5010亿为日元, 2060亿为瑞士法郎,这说明 ( ) 欧元已成为发行量最大的币种 欧元的出现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表现 欧元的发行和流通标志着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也形成了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A B C D 答案:
10、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2005年 9月底,全球债券和货币发行总值为 12.158万亿美元,其中 5.431万亿为欧元, 4.765万亿为美元,8830亿为英镑, 5010亿为日元, 2060亿为瑞士法郎 ”说明欧元已成为发行量最大的币种,欧元的出现增强了欧盟的经济实力,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也形成了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说法均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答案:选 D。 考点:欧洲联合的影响 点评:欧洲联盟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经济集团,它不但是经济实体,也是政治实体,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合作内容囊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它的建立对世界历
11、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促进和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增强了西欧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抗衡的实力,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进程; 保持了西欧各国之间长期友好合作与稳定的局面,有助于世界秩序的和平与稳定。 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确立了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B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 C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D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战后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同时也通过美元操控了世界金融体系,确立
12、了美国世界经济 霸主的地位,但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所以, A B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 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基本形成。 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的建立 点评: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朝向体系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前进,尤其是在经济体系的建设方面做出了有效的积极探索,这种探索不仅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更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高考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考查须要学生牢记以下几个特征: 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发展奉行重商 主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自由主义阶段; 第二次工
13、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阶段,其中 “罗斯福新政 ”之前的资本主义属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而其之后即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 A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B美元取得高于其他国家货币的地位 C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D由包括中国在内的 44个国家共同签订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双挂钩,一固定 ”即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率固定,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答案:
14、选 C, A B D三项是现象而非特征。 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点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近年来高考关注的焦点,其被关注的原因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得益于战后资本主义新经济体系的建立,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其二,在当前世界新经济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形下,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解体,但其影响依旧存在,尤其是美元特殊的国际地位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7年是美国宪法制定 220周年、十月革命胜利 90周年和抗日战争爆发 70周年。下列各项中, 2007年为其签订 60周年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C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D关税与贸易
15、总协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由材料中 “2007年为其签订 60周年 ”可知时间特征是 1947年,结合所学可知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快速增长,答案:选 D, A B C三项发生时间特征与题中不符。 考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点评:关贸总协定自生效以来对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抑制贸易保护主义、促进贸易自由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国际贸易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形势对国际贸易规则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关贸总协定作为一项临时的协定,存在许多弊端,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法律制度及
16、其运行机制越来越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2007年 9月 8日 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下列对 APE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PEC成立于 1989年,澳大利亚是创始国之一 B APEC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C中国于 2001年成功举办了 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D APEC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重要表现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亚太经合组织( APEC)成立于 1989年,是由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
17、集体化组织,由于其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各国历史文化传统差异加大,这使得APEC在发展过程中要遭 遇较大阻力,结合史实不难判断出 A C D三相说法正确, 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特点 点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是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其主要特点:第一,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第二,其合作方式基于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具有强制性;第三,其合作的程度比较低,而其他经济联合体为非论坛性的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制定共同的规则章程约束各成员必须共同执行,联合程度高,尤其是欧盟。 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
18、“新经济政策 ”,决定征收 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 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C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D日本、西欧、美国三足鼎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 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 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 ”说明了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和西欧开始摆
19、脱美国的经济控制,并有实力与美国进行经济抗衡,这也体现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 考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的建立 点评: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现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尤其是三大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美元充当了国际货币,美国主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航向,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日本经济的崛起,美国的经济霸 主地位遭遇极大挑战,这一问题在 20世纪 70年代得以明显展现。 苏维埃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把大中小工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
20、主义工业国家 B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困难中战胜敌人 C取消自由贸易,防止商人投机 D把农民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苏维埃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取得内战中的胜利,有效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并隐含由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目的,答案:选 B, A C D三 项只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具体举措而非目的。 考点: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 点评:苏俄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这一点在教材中有明确说明,须要补充的是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的实施除了有直接应对战争需要的被迫性之外,还有苏俄
21、领导人想将俄国由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主观设想。 罗斯福新政在经济上影响深远的是:( ) A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C缓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 D促使美国经济复苏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罗斯福新政在经济上影响深远的是推动了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答案:选 A, B是其政治影响与题中经济影响不符, C是其所起的社会作用, D是其直接的经济影响而非深远影响。 考点: “罗斯福新政 ” 点评: “罗斯福新政 ”是高考中的热频考点,近年来从多种史观的角度重新解读 “罗斯福新政 ”成为最新颖的模式: (
22、 1)现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 2)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 3)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 4)生态史观:罗斯福新政减少农业种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安徽省 泗县 双语 中学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