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提升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提升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提升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提升(三)主题一 理解新中国三次经济体制转型1.由新中国成立初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 1956 年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初存在着国营经济、个体小农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1956年,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在这一过程中照搬苏联模式,主要表现为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计划经济体制有所改变,与市场联系加强。主要表现为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发展乡镇企业,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从而增强了企业活力。同时积极进行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工业腾飞、农业发展令世人瞩目。23.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随着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提上日程。其主要表现为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等。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 全面开放,中国市场更加透明、规范。其主要特点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主题二 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1.第一次:土地改革(1
3、)原因: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2)核心内容: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3)结果: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2.第二次:农业合作化(1)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核心内容:在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国家基本上实现了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3)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3.第三次:人民公社化运动(1)原因:在社会主义建
4、设时期,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1958 年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2)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3)结果: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4.第四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2)核心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作出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即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3)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生产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专题 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探索 提升 人民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