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专项突破练习(三)(含解析).doc
《2019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专项突破练习(三)(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专项突破练习(三)(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核心考点专项突破练习(三)1、反应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243NaIMnOHS4422NaSOMnHI 。3 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反应中均为硫元素被氧化B.碘元素在反应中被还原,在反应中被氧化C.氧化性: 2432MnOSID.反应中生成等量的 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 1:522、已知 可表示成 ,水热法制备 纳米颗粒的总反应为34Fe3eF 34Fe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SOH246SHA. 和 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232eB.每生成 1 ,转移电子数为 2mol4FmolC.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D.若有 2 被氧化,
2、则被 还原的 为 0.5l2e2e2Ol3、ClO 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KClO3+H2C2O4+H2SO4 =2ClO2+K 2SO4+2CO2+2H 2OA.KClO3在反应中是还原剂B.1mol KClO3参加反应,能得到 44.8L 气体C.在反应中 H2C2O4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1mol KClO3参加反应有 1mol 电子转移4、葡萄酒中常加入亚硫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为检测某葡萄酒样品中亚硫酸盐的含量(通常以酒样中 SO2的量计),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还原性: )。2-3SO
3、I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A.葡萄酒中加亚硫酸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氧化,利用了亚硫酸盐的还原性B.通入 N2和煮沸的目的是为了将产生的气体从溶液中全部赶出C.若试剂 A 选择氯水,则试剂 B 可选择 NaOH 标准液D.若试剂 A 选择碱液,调节吸收后溶液为中性,则试剂 B 可选择 I2标准液5、在浓盐酸中 H3AsO3与 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Sn2+2H3AsO3+6H+18Cl-2As+3SnCl62-+6M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氧化剂是 H3AsO3还原性:AsSnCl 2每生成 1mol As,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3molM 为 OH-SnCl
4、62-是氧化产物A. B. C. D.只有6、 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aClA.25时,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的大3NaHCO23NaCOB.石灰乳与 的反应中,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2l2lC.常温下,干燥的 能用钢瓶贮存,所以 不与铁反应2lD.图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7、向 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变为棕色。 4CuSOKI CuI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 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SO3A.上述实验条件下 ,物质的氧化性 : 22CuISOB.通入 时, 与 反应, 作还原剂2
5、SO2I2C.通入 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 的漂白性2D.滴加 溶液时,转移 2 时生成 1 白色沉淀KImoleol8、叠氮酸钠(NaN 3)是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剂,Fe 2O3是主氧化剂,NaHCO 3作冷却剂,车发生剧烈碰撞时,分解产生大量气体使安全气囊迅速打开,从而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已知 Ka(HN3)=1.810-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HCO3的冷却原理是它发生分解,消耗体系的热量B.Fe2O3和 Na 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Na2O2C.等物质的量的 NaN3和 HN3混合溶液显碱性D.若有 6.5 gNaN3分解产生 N2,则转移 0.9 mol 电子9、向含 a
6、mol NaClO 的溶液通入 b mol SO2充分反应(不考虑二氧化硫与水之间的反应以及次氯酸的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 0 4OD.上述反应中,每生成 1mol ,可脱去 2mol Cl2S514、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 + 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 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向硝酸酸化的 0.05molL-1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间体,溶液呈黄色。1.检验产物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 Ag取上层清液,滴加 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_2.针对“溶液呈黄
7、色“,甲认为溶液中有 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 Fe3+,乙依据的原理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取上层清液,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深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序号 取样时间/min 现象i 3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ii 30 产生白色沉淀,较 3min 时量少;溶液红色较 3min 时加深iii 120 产生白色沉淀,较 30min 时量少;溶液红色较 30min 时变浅(资料:Ag +与 SCN-生成白色沉淀 AgSCN)对 Fe3+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假设 a:可能是
8、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 Fe3+;假设 b:空气中存在 O2,由于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 Fe3+;假设 c:酸性溶液中的 ;具有氧化性,可产生 Fe3+;-3N假设 d:根据_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 Ag+,可产生 Fe3+下述实验 I 可证实假设 a、b、c 不是产生 Fe3+的主要原因,实验 II 可证实假设 d 成立实验 I:向硝酸酸化的_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不同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 KSCN 溶液。3min 时溶液呈浅红色,30min 后溶液几乎无色实验 II:装置如下图。其中甲溶液是_,操作及现象是_63.根据实验现象,结合方程式推测实验 iiii 中 F
9、e3+浓度变化的原因:_15、ClO 2气体是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和保鲜剂,使用中不产生致癌物及二次污染物。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下图对其吸收、释放进行研究,请回答以下问题:1.用 KClO3与 Na2SO3在 H2SO4酸化时制取 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 图 1 A 中盛放有 Na2CO3-H2O2混合溶液,常用于 ClO2的吸收稳定剂。已知 ClO2被稳定剂吸收生成 NaClO2,若 C 中淀粉 KI-H2SO4溶液变蓝,_(填“能”或“不能”) 3. 已知 ClO2的消毒能力是等物质的量 Cl2的 2.5 倍,则 ClO2在将含氰废液中的 CN-氧化成CO2和 N2的反应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届高三 化学 二轮 复习 核心 考点 专项 突破 练习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