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摸底测试试卷(含解析).doc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摸底测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摸底测试试卷(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天津市第一中学 2018 届高三摸底测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某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 ,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 c ,普朗克常量为 h ,则该单色光 每个光子的能量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爱因斯坦光子说,1 个光子的能量 E=h,其中 为光子的频率,而光速 c=,故一个光子的能量: ,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2.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 a、b,用这两束单色光 a、b 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 a 光恰能发生光电效应,则 b
2、 光一定不能发生光电效应B. 若 b 光恰能发生光电效应,则 a 光可能发生光电效应C. 若 a、b 光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 a 光的饱和电流小D. 若 a、b 光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 a 光的遏制电压低【答案】D【解析】根据折射率定义公式 ,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入射角相同,光线 a 对应的折射角较大,n=sinisinr故光线 a 的折射率较小,即 nan b,a 光的频率较小,若 a 光恰能发生光电效应,则 b 光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若 b 光恰能发生光电效应,则 a 光一定不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 A 错误;饱和光电流大小与光的频率无关,只与光强有关,选项 C 错误;a 光频率较小,根据
3、E=h,则 a 光光子能量较小,则 a 光束照射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小,根据2,则 a 光的遏止电压低,故 D 正确;故选 DqUc=12mv2m点睛:本题关键依据光路图来判定光的折射率大小,然后根据折射率定义公式比较折射率大小,学会判定频率高低的方法,同时掌握光电效应方程,及遏止电压与最大初动能的关系3.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同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线如图所示,在第 3 s末它们在途中相遇,则它们的出发点之间的关系是( )A. 乙在甲前 4 m B. 乙在甲前 2 mC. 乙在甲后 2 m D. 乙在甲后 4 m【答案】D【解析】乙物体前 3 秒内的位移: ;甲物体前 3 秒内
4、的位移:x乙 =0+423m=6m;两物体在第 3s 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说明乙物体出发时应在甲物体x甲 =0+222m=2m后方 4m 处,即甲在乙前 4m 处,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既要明确斜率的含义,更应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4. 在卢瑟福 粒子散射实验中,金箔中的原子核可以看作静止不动,下列各图画出的是其中两个 粒子经历金箔散射过程的径迹,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可知,选 C.考点: 粒子散射。【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35.如图所示, O1 为皮带传动的主动轮的轴心,轮半
5、径为 r1 , O2 为从动轮的轴心,轮半径 为 r3 ; r2 为固定在从动轮上的小轮半径。已知 r3 2r1 , 2 r2 3r1 。A、B 和 C 分别是 3 个轮边缘上的点,质点 A、B、C 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 )A. 421B. 843C. 211D. 632【答案】B【解析】对于 A 与 B,由于皮带不打滑,线速度大小相等,即 vA=vB由 v=r 得 A: B=r3:r 1=2:1对于 B 与 C,绕同一转轴转动,角速度相等,即 B= C则 A: B: C=2:1:1;根据 a= 2r 可知,质点 A、B、C 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8:4:3;故选 C.点睛:本题运用比例法解决物
6、理问题的能力,关键抓住相等的量:对于不打滑皮带传动的两个轮子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同一轮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6.如图所示,两块相互垂直的光滑挡板 OP, OQ, OP 竖直放置,小球 a, b 固定在轻弹簧的两端水平力 F 作用于 b 时, a, b 紧靠挡板处于静止状态现保证 b 球不动,使挡板 OP向右缓慢平移一小段距离,则( )A. 弹簧变长B. 弹簧变短C. 力 F 变大4D. b 对地面的压力变大【答案】A【解析】设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现保证 b 球不动,使挡板 OP 向右缓慢平移一小段距离,则 减小,以 a 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得:F 弹 = , 减小
7、,cos 增大,则 F 弹 减小,弹簧变长,故 A 正确,Bmgcos错误;挡板对 a 的弹力 N=mgtan, 减小,N 减小对整体研究:水平方向:F=N,则作用力 F 将减小,竖直方向:地面对 b 的支持力 FN=(m a+mb)g,不变,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 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故 CD 错误故选 A.7.如图所示,物块 1、2 间用刚性轻质杆连接,物块 3、4 间用轻质弹簧相连,物块 1、3 质量为 m ,物块 2、4 质量为 M ,两个系统均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 态。现将两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物块 1、2、3、4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 1 、
8、 a 2 、 a 3 、 a 4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则有( )A. a1 g, a2 g, a3 0, a4 m+MMgB. a1 g , a2 g , a3 0, a4 0C. a1 0, a2 g , a3 0, a4 gD. a1 0, a2 , a30, a4 m+MMg m+MMg【答案】A【解析】杆的弹力可以突变,故在将木板抽出的瞬间,两物体将整体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故加速度为 g; 而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木板抽出前,弹簧的弹力等于 3 的重力,故在抽出木板的瞬间,物块 3 受重力和弹簧向上的弹力仍处于平衡状态,故 3 的加速度为 0; 物体 4 受5重力和弹簧向下的压力,
9、故合力为(m+M)g,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 a4= ,(m+M)gM故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求瞬时加速度问题,要注意掌握弹簧弹力的特点,知道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然后再进行分析求解,注意杆、绳与弹簧的区别8.一物体从地面由静止开始运动,取地面为零势能面,运动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 W1 , 阻力对物体做功 W2 ,其他力对物体做功 W3 ,则该过程终态时( )A. 物体的机械能与初态时相同B. 物体的机械能为 W2 W3C. 物体的动能为 W1 W2D. 物体的重力势能为 W1【答案】B【解析】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做功等于 W2+W3,不为零,则机械能
10、增加为 W2+W3,即终态机械能为W2+W3,不守恒,选项 A 错误,B 正确;合外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初动能为零,所以末动能为 W1+W2+W3,故 C 正确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因为重力做功 W1,所以重力势能减少 W1,原来为零,现在为-W 1,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各种能量的变化对应的功需要牢记:势能的变化都等于克服对应力做的功;动能的变化等于合力的总功;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除重力外其它力做功;内能的增量等于滑动摩擦力乘以相对位移等等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 )9.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
11、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 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 ,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 甲光的频率等于乙光的频率B. 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C. 乙光的光强等于丙光的光强D. 甲光的光强大于丙光的光强6【答案】AB【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两光的遏止电压相等,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相等,根据 Ekm=hv-W0知,逸出功相等,则甲乙两光的频率相等,故 A 正确丙光的遏止电压大于乙光的遏止电压,则丙光照射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大,根据 Ekm=hv-W0知,丙光的频率较大,则丙光的波长较短,故 B 错误由图可知,乙光对应的饱和光电流大于丙光对应的饱和光电流,可知单位时间射到光电管中
12、的光子数比丙光较多,但因丙光的频率较大,则乙光的光强不一定比丙光强,同理可知甲光的光强不一定大于丙光的光强,故 CD 错误;故选 AB点睛:该题考查光电效应的实验,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截止电压、截止频率,以及理解光电效应方程 eUc mvm2 hvW0;知道光强是单位时间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子的能量.12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普朗克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正确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B. 爱因斯坦用光子解释了光电效应的规律,光电效应显示了光的粒子性C.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 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的结构模型【答案】CD【解析】普朗克把能量
13、子引入物理学,正确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选项 A 正确; 爱因斯坦用光子解释了光电效应的规律,光电效应显示了光的粒子性,选项 B 正确;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 C 错误;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 D 错误;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 CD.11.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当氢原子从 n3 跃迁到 n2 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在真空中的 波长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氢原子从 n2 跃迁到 n1 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 7B. 用真空中波长为 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 n1 跃迁到 n2 的能级527C. 一群
14、处于 n4 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 6 种谱线D. 用真空中波长为 的光照射,不能使氢原子从 n2 跃迁到 n3 的能级【答案】ABC【解析】因氢原子 1 和 2 之间的能力差大于 2 和 3 间的能级差,则从 n2 跃迁到 n1 的能级时,辐射光子的能量大于氢原子从 n3 跃迁到 n2 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的能量,则氢原子从 n2 跃迁到 n1 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 ,选项 A 正确;由能级图可知 ; ,则用真空中波长为 的光E3E2=E132E122=5E136=hc E2E1=E122E1=3E14=27hc5 527照射,可使氢原子从 n1 跃迁到 n2 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第一 中学 2018 届高三 物理 学期 摸底 测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