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推荐作品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ppt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推荐作品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推荐作品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ppt(4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一单元,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学 习 目 标,1熟读背诵这些诗歌,增强语感,提高文学素养。 2了解这些作者的身世和诗的写作背景。 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课 前 预 习,1走近作者 (1)阮籍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竹林七贤”之一。好学博览,尤慕老、庄。他反对名教,向往自然,旷达不拘礼俗。他不愿与新起的司马氏政权合作,故而纵酒谈玄,不问世事,作消极的反抗。他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他的诗大量运用比兴象征、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
2、曲折隐晦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2)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大诗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士族家庭,从小生活比较贫苦。二十九岁那年,他为生活所迫,开始步入仕途。此后的十三年间,做了几任小官。由于他个性高洁,与污浊的官场格格不入,每次出仕的时间都不长。四十一岁那年,任彭泽令仅八十余天,适逢郡督邮来县视察,县吏叫他束带相迎。他决心“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家,从此过上了隐居躬耕的田园生活。直到晚年,不改初衷。最后在贫病交迫中死去,享年六十三岁。.,(3)李白 李白
3、(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不知由于何种原因,李白先世谪居条支或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李白就出生在那里。大约在他五岁时,随家从碎叶迁居蜀之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他父亲何以要隐瞒名字,因何迁居蜀,成了千古之谜。不过这可能是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李白说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早期曾受过很好的教育。,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
4、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附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4)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济南历城)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李清照自幼刻苦勤学,博闻强记,精通书史。十八岁嫁太学生赵明诚,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高宗建炎三年(1129)赵明诚在赴湖州太守任上病死于建康(今南京),此后,词人境遇孤苦,流徙于杭州、绍兴
5、和金华一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她的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5)黄遵宪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人。1876年中举。诗人、史学家,维新派人物,是中国近代卓越的外交家、启蒙思想家、改革家。1882年,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1885年回国,以三年时间,修日本国志四十卷成。
6、1889年再次以参赞身份随薛福成出使英、法、意、比。1891年调任新加坡总领事。1894年冬回国,曾在两江总督府办理教案。后加入强学会,助汪康年、梁启超创办时务报。1897年夏至湖南襄助新政。1898年6月充任出使日本大臣,因政变,被放还乡里,1905年3月病逝。著有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今人辑其诗文为黄遵宪集。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日本友人称誉他“有清一代最有风度、最有教养之外交家”。,2了解背景 (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痛恨险恶的社会环境,不满封建礼教,不与当权者合作。虽终日饮酒,故作狂态,以全身避祸,其实内心是十分痛苦的。此诗就表达了他内心的哀伤与反抗。在特定的
7、政治环境中,诗人不能直抒胸臆,只好采用隐晦的笔法,曲折地反映现实。 (2)杂诗十二首(其二) 咏怀诗和咏史诗也是陶渊明诗歌的主要内容之一,明显地继承了阮籍、左思诗歌的传统,又有他自己的特点。这首诗围绕着出仕与归隐这个中心,表现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格,也不乏惋惜,也不乏激愤,有时候这种激愤还是深而且广的,本诗就是一个明证。,(3)越中览古 诗人游览越中,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越中览古。在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南方,成为世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473年,他果然把吴国灭了。此诗写的就是这件事。 李白南游吴越时,
8、除了越中览古,还写过一首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4)一剪梅 选自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据后人考证,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后并不幸福,赵明诚曾长期在外不归,身边有小妾陪侍,故李清照的寂寞和相思之苦可想而知。,(5)今别离 光绪十六年(1890),黄遵宪在伦敦任驻英使馆参赞,以乐府杂曲歌辞今别离旧题,分别歌咏了火车、轮船、电报等新事物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的自然现象。诗人巧妙地将近代出现的新事物与传统思妇游子题材融为一体,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科学技术的昌明,又以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明,表现近现代人在别离观上的新认识。这里选
9、的是第一首,用韵和句意均从孟郊车遥遥诗来,饶有新意。 黄遵宪是走向世界,以“欧风美雨”铸就自己诗篇的诗人。他主张“我手写我口”,要求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成为近代“诗界革命”的旗手。他的诗作反映了近代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史诗”。,(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zh,g,din,jn,yo,mu,sh,景通“影”,哀号,号召,白色,一向,平素,变换,容易,替代,信,写,书本,来得及,涉及到,牵扯,赶上,追上,等到,比得上,趁着,稍稍,数量小,这里,指少数人,不足,缺少,年龄小,名词活用作动词,照,名词活用作动词,穿着华丽的衣服,进 入 课 堂,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中的诗歌五、六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单元 推荐 作品 咏怀 八十二 其一 十二 其二 越中览古 课件 新人 选修 中国古代 散文 欣赏 PPT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14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