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春高中语文第九课说“木叶”学业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
《(新课标)2019春高中语文第九课说“木叶”学业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9春高中语文第九课说“木叶”学业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九课 说“木叶”一、课内双基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导 学 号 16502453上海书展没有繁文缛节,只在书展闭幕时,出版人、志愿者、活动负责人站在书展会场门口,欢送读者,爱书的人在现场得到了尊重。最近天气变化无常,五风十雨,人们又开启了“乱穿衣”的模式,有人早早地穿上了薄衬衫,甚至短袖短裙,而有的人还穿着小棉袄。2017 年 12 月 14 日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溘然长逝,余先生的一生,常怀赤子之心,光风霁月,永远让人景仰。2018 年,网络直播依然火爆,为吸引粉丝推高流量,网络直播无所不用其极,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监管部门必须从重从严进行处罚。中国人对
2、山水有着崇拜的态度,创作的各种山水画作,总能体现出山高水长、山静水动的特点,蕴涵着自然界的无限奥妙。自从舌尖 3播出后,章丘铁锅一夜爆红,济南“同盛永”手工锅体验店挤满了前来“寻锅”的人,这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A. B. C. D. 【解析】 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使用正确。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此处望文生义。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使用正确。铤而走险:是指无路可走时采取冒险行为。此处没有“险” ,不合语境。山高水长: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情意深厚。此处对象不
3、当。始料未及:最初的设想没有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让人感到突然和意外的惊讶。使用正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D )导 学 号 16502454A目前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销售对象大多以老年人为主,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强身健体的愿望,打着“健康讲座”的旗号,对其进行精准“忽悠” 。B走节俭型政府之路就是要采取严厉措施,从政府入手,从公务消费入手,坚决杜绝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将节省下来的钱,用在为人民谋利的“刀刃”上。C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也许在两年以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D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
4、规定。【解析】 A 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可改为“销售对象大多是老年人”或“销售对象以老年人为主” 。B 项,搭配不当,应为“提高效率 ”。C 项,语序不当,递进颠2倒,应为“五年以后,甚至两年以后”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B )导 学 号 16502455A十几年前写给旧友的信还压在箱底,可惜当时山水阻隔,无法送达,朋友至今也不能领会我的雅意,令人唏嘘感叹。B令爱知书达理,聪明颖悟,好学上进,现在又秉承父志,走上了研究金文的道路,实在是令人羡慕,可喜可贺!C笔者仅是谈一谈自己的浅知拙见,当然,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需要我解答的,我也会倾其所有,不吝赐教的。D听说那位同学家庭困难
5、,却积极乐现,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大家都表示愿意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鼎力相助。【解析】 A 项,雅意:旧时敬辞,用于对方的情意或称对方的意见。C 项。不吝赐教:请别人指教的客气话。D 项,鼎力相助:一般是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4这篇文章实际上是谈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为什么把“说木叶 ”作为标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导 学 号 16502281A把标题定为“说木叶 ”,就可以把古诗中的意象“木叶”作为论题,围绕它展开全文。B作者先排除古代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探寻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蕴含有落叶的因素,最后从中得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并加以阐发。C从现象谈到本质,从个别
6、谈到一般,从具体谈到抽象,既深入浅出地阐发了理论,又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D如果把题目定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也无不可。因为作者考虑到读者是中学生,力求写得浅显易懂,深入浅出,所以采用这个标题。【解析】 作者写本文时并未想到它被收入课本,也不是专为中学生写的。5下列对文章 14 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导 学 号 16502282A第 1 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 “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王褒渡河北为例。B第 2 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 ,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
7、的是用“木叶” ,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 。C第 3 段,说明“木叶” “落木”与“树叶” “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叶”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D第 4 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解析】 关键在于“木”字。6捕捉文中信息,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B )导 学 号 16502283A “木叶”这个独创性的词语,源出于屈原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木叶”之所以成为历代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对象,是因为历代诗人们受到屈原诗的影响和启发。3B “落木”这个独创性词语,源出于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 ”诗人杜甫创造出了千古流传的形象鲜明的诗句。使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C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桑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诗中的“落叶”是碧绿柔软的,是春夏之交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屈原诗中的“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二者的颜色、质感、密度、动感都有所不同。D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诗中的“黄叶”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飘零之意,而且颜色湿黄而非枯黄。“木叶”是风中飘零的枯叶,属于风而不属于雨,是典型的清秋性格。【解析】 “使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错,这是屈原九歌中的意境。二
9、、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导 学 号 16502285一种深久的不安乔叶有时候,走在街上,看见穿得很破的收废品的老人,骑着锈迹斑斑的三轮车,摇着牛皮纸扎成的拨浪鼓,在繁华的大街上一脸灰尘,我就会觉得不安。看见卖水果的小贩,小心地拎起一串葡萄,把那些裂了口的果子仔细地摘下,然后把它们最大最好的那一面朝外码好,在薄暮里用芭蕉扇赶着聚拢过来的蚊蝇,我也会觉得不安。看见人力车夫坐在树阴下,寂寞地抽着烟,眼神却毫不懈怠地关注着来来往往的人流,仿佛要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他们的乘客,我还会觉得不安。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每月赚多少,有几个孩子,住在什么地方。除了从表象上对他们的职业生活有一点认识
10、,我对他们一无所知。可我就是无法抑制自己的这种不安。他们也是有幸福的,我想。生意顺畅的时候,年节团聚的时候,雨天憩息在家里喝点小酒的时候我相信他们的快乐,也欣赏他们的享受,可我还是感到不安。而我不安的原因听起来竟是这样矫情和可笑因为我的物质生活比他们富足。精神生活充满了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是不能比较的。我知道。可物质生活上我确实比他们富足。每当我掏出钱夹去消费时,就不由得会想到他们。一件专卖店里的名牌 T 恤,一道豪华饭店里的特色佳肴,一辆已经在路边等候的帕萨特出租车每当我把目光投向这些昂贵的事物时,总有些莫名其妙的忐忑和心虚。仿佛我在无形中欠了他们什么,而不能无所顾忌地去花这些其实是自己一分一
11、角挣来的钱。有很多人的物质生活都比他们好,也比我好,我知道。我只是平民百姓中的一分子。然而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有三六九等。我不是最低的一等,也不是最高的一等。如果作为最低等,我一定不会甘心。但是当我看到真的还有那么多人在我的界线之下生活时,我却无法对自己理直气壮地说:“花自己的钱,想他们干什么,比你过得好的人多着呢!”似乎是有些神经,有些自作自受。仿佛他们都是我多年以前的亲人,我今天的生活4是踩在他们的肩膀上才拥有的。可细细想来,难道不是么?我的上几辈的亲人中谁没有和他们一样在最狭窄的空间里挣扎过?谁不是和他们一样为了最基本的生计奉献着自己最浓稠的汗水?他们中有多少人敢去翻看“梦特娇”的标价?有
12、多少人摸过五星酒店里的紫檀雕筷?有多少人会识别蓝鸟和奔驰的标志?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我怎么能够容许自己这么快就割断我和他们之间最本质的那种血脉关联?我做不到。鲁迅说过,生存不是苟活,温饱不是奢侈,发展不是放纵。而我已经看到有太多的人正在奢侈和放纵中苟活着。我不想这样。我常常会问自己:有必要穿这么好的衣服么?有必要吃这么贵的菜么?有必要坐这么好的车么?答案常常不是肯定的。那么,我就会坚定地远离这些东西,去做一种最经济的选择。我不评价别人的消费。这是个性化的时代,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只尽力来控制自己,不让自己的欲望随着时尚的标准而高涨。仿佛只有这样,
13、自己才不会离那些底层的人们更远,同时也才能让心灵获得最质朴的感知和最踏实的抚慰。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看到其他人物质生活没有“我”富足就感到不安,在许多人看来,这种解释可能十分矫情可笑。B每当“我”把目光投向这些昂贵的事物时,总有些莫名其妙的忐忑和心虚,主要是因为我挣钱太容易了,没有付出多少血汗。C本文作者的情感是清晰的,她对不甘心在社会底层生活的人们既抱有同情,又表达了崇敬之情,表现出一位知识分子的可贵良知。D虽然作者说不评价别人的消费,因为在个性化的时代这是不被法律许可的,但作者还是想通过本文去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解析】 B 项与文意不符。C 项“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2019 高中语文 第九 木叶 学业 测评 解析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