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单元测试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单元测试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单元测试新人教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七单元解放战争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1948 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花飞来,一切唯听天命而已。”蒋介石这种心态主要是因为(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 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节节胜利C. 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了北平D. 毛泽东和朱德下达了渡江战役的命令2.“和则强,分则弱,和则盛,分则衰,和则荣,分则辱,和则存,分则亡。”这是已经被证明的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规律。其中国共两党的关系直接影响了( )香港问题的形成 抗日战争的胜利 北伐战争的进 台湾问题A. B. C. D. 3.1948 年 9 月1949 年 1
2、 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主力决战,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A. 转战陕北歼强敌B. 千里跃进大别山C. 大军合力战淮海2D. 百万雄师过大江4.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 1947 年见证了( )A. 人民解放战争的打响 B. 人民解放军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C. 战略决战的开始 D. 渡江战役的胜利5.解放战争时期,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的战役有:( ) 渡江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A. B. C. D. 6.1946 年,当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时,周
3、恩来说:“我们并不因为蒋(介石)破坏了这些协定,就以为没有了收获。因为全国人民都承认了这样的事实,认为中共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这表明( ) A. 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赢得了民心 B. 美国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 共产党在战场上连连打败国民党 D. 国民党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7.1945 年 8 月,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到重庆谈判,主要是为了( )A. 解决革命的方向和道路问题 B. 讨论停战问题C. 消灭国民党反动派 D. 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内战阴谋8.小郭同学看到一段材料“在 1945 年 8 月,我们的城市是最受全国人民关注的城市,因为它关系着举国上下的和平与安宁。”请你判断“我们
4、的城市”是指( )A. 重庆 B. 南京 C.北京 D. 上海9.“邓小平同志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民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十,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了怀念邓小平同志,某校举办了“邓小平事迹图片展”活动。下列图片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3A. B. C. D. 10.读初中时,小明的爷爷给他讲述了一个亲身经历的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某个战役的故事,这个战役是( )A. 赤壁之战 B. 百团大战 C. 台儿庄战役D. 辽沈战役11.下列四幅图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
5、,其中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是( )A. 重庆谈判B. 转战陕北C. 挺进大别山D. 渡江战役12.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有( )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毛泽东都直接参与其中都初步实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结果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A. B. C. D. 13.为了争取和平,反对内战,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参加了( )4A. 南京谈判 B. 北京谈判 C. 西安谈判D. 重庆谈判14.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是为了( )A. 拖垮敌人 B. 寻找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C. 避免与国民党军队的正面交锋 D. 实现战略上的进攻部署15.右边知识卡片是
6、某同学在历史课堂上整理的笔记内容,据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A. 遵义会议 B. 万隆会议 C. 西安事变D. 重庆谈判16.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后,其残余势力败退( ) A. 东北地区队 B. 西北地区 C. 西南地区 D. 台湾17.1945 年 8 月,毛泽东飞抵重庆。毛泽东将自己的作品沁园春雪书赠柳亚子先生。其中最后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特别气势磅礴。那么在当时“数风流人物”最重要的任务是( ) A. 打破围剿,战略转移 B. 停止内战,联合抗日C. 争取和平,民主建国 D. 发动内战,消灭红军18.下图是解放战争中某著名战役总前委的合影。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定,该战役是( )A
7、. 淮海战役 B. 渡江战役 C. 平津战役 D. 辽沈战役19.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A 辽沈战役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数量上的优势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B 淮海战役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5C 平津战役 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D 渡江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宣告国民党政权的覆亡A. A B. B C. C D. D二、材料分析题(共 3 题;共 55 分)20.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的英明领导下,终于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1)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哪三个阶段?(2)就中共本身
8、来说,你认为人民解放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2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队伍,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图片是这支军队发展历程的缩影。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根据图五,这支人民军队创建于哪一年?(2)图六的场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的哪一战役?(3)我国的战略核力量由哪几部分组成? (4)导弹部队的组建标志着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走上了什么道路? 22.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近代化)的重要内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主政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学习西方,举步维艰】材料一:【寻求合作,不断探索】6【初
9、步建立,曲折前进】材料五中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该事件表明当时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如何?【不断健全,日臻完善】(1)材料一中图一两位人物领导的哪一场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序幕?图二人物一生致力于民主革命,他追求民主政治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两次追求民主政治的运动在学习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2)材料二中“国共合作”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三中“和平团结的方针”指的是谈判后签订的哪一文件?“国民党再发动内战”失败的标志是什么?(3)材料四的文件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成果,该文件的性质是什么?(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时期开始于哪一事件?该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是哪一部?(5)纵观历
10、史发展的进程,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你认为我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趋势是什么?7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知识,通过时间:“1948 年”,以及阅读材料,我们可判断出当时蒋介石的心态很消极,出现这一心态的原因是: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节节胜利,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2.【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国共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香港问题的形成,香港问题的形成和英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关,三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香港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造成了香港问题的由来
11、,和国共关系无关;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国共关系密切相连,在中华民族危机面前,两党携手并肩,共抗外敌,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北伐战争的进行和国共关系也有关系,1924 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为了统一中国,推翻军阀统治进行了北伐,取得了重要成果;台湾问题也和国共关系有关,抗战胜利后,国共分裂,国民党挑起内战,蒋介石败退台湾,造成的台湾问题,因此本题选 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两次国共合作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国共合作则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历史教训告诫我们:合则共赢,分则两伤。两岸的
12、炎黄子孙必须团结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3.【答案】C 【解析】【分析】1948 年 11 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起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淮海战役,知道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4.【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大别山”“1947 年”结合所学知识,1947 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
13、地区,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故 B 符合题意;A 项人民解放战争的打响的时间是 1946 年 6 月;C 项战略决战的开始的时间是 1948 年 11 月;D 项渡江战役的胜利的时间是 1949 年 4 月。由此分析 ACD 不合题意。故答案为 B。【点评】要熟记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史实,深切感受老一代党的领导人的智慧。5.【答案】B 8【解析】【分析】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点评】考查三大战役6.【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方针早已确定,但为了贏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14、,也为了欺骗人民,他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的问题。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赴重庆参加谈判,使全国人民看清了中国共产党追求和平的诚意,从而赢得了人民的支持。答案为 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重庆谈判的知识。7.【答案】D 【解析】【分析】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 年 8 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谈判。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重庆谈判的知识点,重点掌握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目的。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庆谈判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8.【答案】A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 上册 第七 单元 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