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5年高考3年模拟)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教师用书(含解析).docx
《(浙江专版5年高考3年模拟)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教师用书(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5年高考3年模拟)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教师用书(含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挖命题【考情探究】5 年考情考点 考试内容、考核要求真题示例 考查角度 学科素养考查热度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c)2017 浙江 11 月选考,14,2 分民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 时空观念 2018 浙江 4 月选考,13,2 分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成就 历史解释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c)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
2、设的主要成就(d)2017 浙江 11 月选考,18,2 分 中共十五大 历史解释“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国两制”的构想(b)香港和澳门的回归(b)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b)“一国两制”理论创新的意义(c)2017 浙江 4 月选考,16,2 分香港回归的意义 历史解释 分析解读 本专题贴近现代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现实性、时代感较强,同时又较容易与当前热点紧密联系,因此始终成为高考中的重要专题。从试题考查的内容角度来看,注重于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和祖国统一进程的考查。从学科素养的考查角度来看,多倾向于历史解释的考查,如香港回归的意义;对时空观念的考查,如民族自治区的成立时间和分布地
3、理位置。结合当前中美关系以及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预测会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阶段特点以及祖国统一进程中的台湾问题进行考查,备考时要格外注意。【真题典例】2破考点【专题概览】一、时空定位二、阶段特征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开辟了与西方不同的民主政治模式。中国现代政治建设也探索出一条新型的国家统一模式,即“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构想既体现了坚持国家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高度原则性,又体现了照顾历史与现实可能性的高度灵活性,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把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运用于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的经典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1949
4、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成为新中国的建国纲领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三大政治民主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政治建设举步维艰,一度陷入瘫痪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逐步确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一国两制” 20 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一国两制”3的伟大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也为解决台湾问题开创了光明的前景【考点集训】考点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2018 江苏南通三
5、模,11)“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今后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中,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这个宪法”的制定( )A.开启了社会主义改造历程B.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C.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推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答案 C2.(2018 浙江台州高三期末,14)右面漫画步步高升中,各阶层人民代表通过人民政协的大门,沿着一级级阶梯“步步高升”,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漫画中的“人民政协”( )A.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B.发展并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C.通
6、过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文件 D.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 A3.(2018 浙江宁波十校期末联考,19)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个时期的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该时期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答案 A4.(2017 浙江台州 9 月选考质评,15)时序观念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素养之一。新中国的下列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颁布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A. B. C. D.答案 D4考点二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1.(2018 浙江高三“五校联考”,18
7、)“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 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以上文字出自 1980 年邓小平的一篇讲话。画横线处最应该填入的文字是( ) A.权力过度分散 B.权力过分集中C.民主集中 D.法制不健全答案 B2.(2018 吉林长春一模,16)阅读下表:20 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献。对其相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1912 年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31 年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 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 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
8、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 年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说明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B.阶级斗争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成果能否实现C.都是民主与专制长期斗争的结果D.都借鉴地吸收了欧美民主的精华答案 A3.(2018 天津滨海七所重点学校联考,7)对于现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而人民日报某记者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据此推断,该项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 B考点三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1.(2
9、018 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期中,15)1981 年 9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下列各项中属于“九条方针”的是( )A.国共对等谈判 B.用主权换治权C.港人治港 D.民族区域自治答案 A2.(2018 浙江杭州重点中学高三期中,16)长篇小说秋水长天是一部书写海峡两岸血脉亲情的文学作品。关于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49 年以后的三十多年两岸人员往来及“三通”全部中断B.1979 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两岸同胞隔绝状态被打破C.1995 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
10、文件D.2008 年,“三通”终于变成了现实5答案 B3.(2018 江苏南京调研,12)严安林在蔡英文上台后的两岸关系走向一文中指出:“蔡英文为求当选提出了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提出在两岸之间要积极沟通不挑衅与无意外,但在其否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情况下,即在坚持既有台独立场情况下,如何实现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与目标,是大有疑问的。”下列有关两岸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处理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九二共识” 台湾当局仍具有积极沟通的诚意“一国两制”已被海峡两岸普遍接受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A. B. C. D.答案 B4.(2018 江苏南京、盐城二模,12)1988 年 2 月,台湾当
11、局准许国民党员、干部赴大陆探亲、旅游;7 月,确定在维持官方不谈判、不接触、不妥协政策的前提下,“民间、间接、单向、渐进”开放两岸关系;11 月,又宣布有条件地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探病、奔丧。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大陆和台湾实现了真正停战 B.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C.“一国两制”得到两岸认同 D.两岸隔绝状态已经被打破答案 D5.(2018 安徽黄山一模,13)2016 年 12 月 20 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2017 年台湾当局另一个最为看重的“邦交国”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其“邦交国”仅剩 20 个。这表明( )A.台湾当局已经认可“一国两制” B.国际社会促
12、进两岸和解C.“一个中国”的国际认同度增加 D.两岸关系面临新的挑战答案 C探史料探究一 基于“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探索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史料呈现史料 1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 年)史料 2 新中国初创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是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摘编自张荆红建国初我国民主政
13、治建设评析读史指导史料 1:新中国成立对民主政治的影响史料主旨 史料 2: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6历史解释史料 1 着重解释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中国的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史料 2 简释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史料阐释重点阐释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民民主专政,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政治前提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史料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国家的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史料应用1.据史料 1,近代中国“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指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其失败原因。
14、答案 指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照搬西方代议制。失败原因: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专制主义传统深厚;民众教育水平低下,民主意识淡薄;等。2.据史料 2 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答案 颁布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综合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答案 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特点: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
15、面代表团结在一起;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探究二 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的内涵与实践史料呈现史料 1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是万万不可让外国人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邓小平文选史料 2 1990 年 4 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香港基本法。基本法共 160 条,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体现,其原则精神
16、是:主权原则;“一国两制”原则;保持香港稳定的原则;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摘编自汤应武1976 年以来的中国读史指导史料 1:阐释“一国两制”的内涵,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措施史料主旨 史料 2:“一国两制”在香港基本法中的具体实践史 历 史料 1 重在阐释“一国两制”的具体内涵,即“一国”是前提,“两制”是具体内7史解释容。解决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反对外来势力插手史料 2 解释了香港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的具体实践,厘清香港问题的本质即主权问题料解读重点阐释明确台湾问题属于内政,解决台湾问题反对外国人插手解决香港问题的原则精神,一是“一国两制”,这是主权的恢复;二是实行港人治港、高
17、度自治,是为了保证香港的发展史料认识“一国两制”,维护了祖国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尊重了历史和现实,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史料应用1.据史料 1,指出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目的。“适当的方式”是什么?“万万不可让外国人插手”体现了中国政府坚持什么原则?答案 目的:保证台湾、香港的顺利回归,平稳过渡,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一个更加安定和谐的国际国内大环境。方式:通过和平会谈,实行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原则:独立自主原则。2.据史料 2 及所学知识,概括香港回归的重大历史意义。答案 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有利于香港的稳定,促
18、进香港地区的繁荣和发展。3.综合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答案 “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了港、澳的顺利回归,保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创新。过专题【五年高考】A 组 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1.(2018 浙江 4 月选考,13,2 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99 年 3 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是( )A.以根本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B.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
19、建设C.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D.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答案 A2.(2017 浙江 11 月选考,14,2 分)2017 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70 周年。新中国成立后,依据宪法规定,其他四个民族自治区相继建立。观察下图,指出其成立的先后顺序( )8A. B. C. D.答案 C3.(2017 浙江 11 月选考,18,2 分)1997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本次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有( )实现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20、家的历史任务A. B. C. D.答案 D4.(2016 浙江 4 月选考,14,2 分)1990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该法体现的原则不包括( )A.“一国两制” B.“港人治港” C.高度自治 D.实现“三通”答案 D5.(2015 浙江 10 月选考,12,2 分)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 B6.(2015 浙江 10 月选考,31,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
21、、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皇明祖训材料二 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等整理材料三 1954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9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
2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了起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八十年代初,政治体制改革也本着“发扬民主,加强法制”的精神迈出新的步伐。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材料一中的措施是哪个皇帝开始实施的?其后,为了解决皇帝政务繁杂的问题,又建立了什么制度?这些措施起了怎样的作用?(3 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主要意义。(2 分)(3)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该宪
23、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列举改革开放后体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两件大事。(5 分)(4)综合以上所有材料,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趋势。(2 分)答案 (1)明太祖(朱元璋)。内阁制度。强化君主专制。(2)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1982 年颁行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 年将“依法治国”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B 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
24、2018 课标,30,4 分)1956 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答案 C2.(2016 江苏学考,20,2 分)2015 年 11 月,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会晤。会谈中,习近平指出: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习近平总书记谈及的“核心意涵”是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版 年高 模拟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现代 中国 政治 建设 祖国统一 教师 解析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5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