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5年高考3年模拟)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师用书(含解析).docx
《(浙江专版5年高考3年模拟)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师用书(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5年高考3年模拟)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师用书(含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挖命题【考情探究】5 年考情考点 考试内容、考核要求真题示例 考查角度 学科素养 考查热度2017 浙江 11 月选考,15,2 分 万隆会议 史料实证 新中国 初期的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中国代表团参加 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 1955 年万隆会议(b)2018 浙江 11 月选考,17,2 分“求同存异”方针 史料实证 外交关系的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中美关系正常化(b)中日邦交正常化(b)2016 浙江 4 月选考,12,2 分新中国外交历程 时空观念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b)中国推动建
2、立上海合作组织(b)改革开放后中国重大外交举措的作用及其意义(c)2018 浙江 4 月选考,14,2 分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 历史解释 分析解读 本专题是高考的重点。从试题的命题角度来看,着重考查我国不同时期外交政策及发展演变历程,如万隆会议的特点、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等。从学科素养的考查角度来看,着重于时空观念的考查以及对外交政策的历史解释。从试题题型来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会涉及,但在非选择题的考查中,会综合国内和国际形势。复习本专题应充分结合不同时期世界历史发展的形势以便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当前国际局势复杂而又紧张,我国外交面临严峻形势,预测以后可能将新中国外交与世界
3、政治格局发展相联系进行考查,复习备考时应加以重视。【真题典例】2破考点【专题概览】一、时空定位二、阶段特征新中国外交经历了革命外交、战争外交、和平建设外交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因国内思想、政治和经济任务而改变。这种剧烈频繁的转型过程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20 世纪 50年代正值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之际。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方面与苏联等国结盟获得外交依靠,另一方面不断打开局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确立了中国的基本外交政策20 世纪 70年代 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的时期,其关键是中美关系的缓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
4、政府根据国际形势特点和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外交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外交成就,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考点集训】考点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31.(2018 浙江温州 3 月选考模拟,13)某国际会议最终达成的协议规定:“每个与会国家在对柬埔寨、老挝和越南三国的关系上,保证尊重上述各国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并对其内政不予任何干涉。”最终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这次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雅尔塔会议C.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答案 C2.(2018 河北保定高三一模,8)1950 年冬,新中国的代表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台,控诉
5、美国对台湾地区的侵略;1954 年,我国政府代表团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日内瓦会议。1955 年,“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我国上述外交活动( )A.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B.归功于工业化的提前实现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利于同西方大国改善关系答案 C3.(2018 山东潍坊高三期中,6)在万隆会议上,伊拉克发言人法迪尔贾马利宣称共产主义是扰乱世界和平的国际势力,锡兰总理科特拉瓦拉提出要像反对西方殖民主义一样反对苏联殖民主义。对此,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 )A.奋力推动印度支那问题解决 B.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C.首次倡议和平共处
6、五项原则 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答案 D4.(2017 浙江台州 9 月选考质评,14)某学者评论新中国 20 世纪 50 年代一外交政策时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取得的外交成就有( )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促成了朝鲜战争的停战参加了万隆会议 推动了印度支那和平进程A. B. C. D.答案 B考点二 外交关系的突破1.(2018 浙江杭州高三质检,15)20 世纪 70 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加拿大、日本、联邦德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一时
7、期中国外交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因素是( )A.综合国力的提升 B.中美关系的缓和C.中国重返联合国 D.改革开放的推行答案 B2.(2018 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二模,11)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摆脱某些大国的孤立,有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部分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但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认为中国是在“向快要淹死的尼克松扔救生圈”。这表明 20 世纪 70 年代的中国( )A.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B.延续意识形态外交4C.拯救了美国的衰落 D.奉行国家利益至上答案 D3.(2018 广东汕头二模,31)1969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就职
8、演说时说:“我们寻求一个开放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国家无论大小,它们的人民都不应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尼克松发表这番言论的背景是(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C.美国对华孤立封锁政策已经破产 D.中、美两国共同受到苏联的威胁答案 D4.(2017 浙江名校协作体 9 月联考,13)1971 年 7 月,基辛格访华,中美同时发表公告,引起世界震动。其后发生的一系列外交大事件包括( )第 26 届联大通过第 2758 号决议 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问中国日本政府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 美方声明“一个中国”立场A. B. C. D.答案 C考点三 新时期的外交
9、政策与成就1.(2018 浙江温州 3 月选考模拟,17)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我国参与重要国际政治和经济组织简表(部分)国际组织名称 参与年代 国际组织名称 参与年代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1979 年恢复中国合法地位 不结盟运动 1992 年成为观察员国世界能源理事会 1983 年加入 东南亚国家联盟 1996 年成为全面对话伙伴国亚洲开发银行 1986 年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 2001 年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91 年加入 美洲国家组织 2004 年成为常驻观察员国A.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加入国际组织 B.两极格局解体加速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C.中国在国际舞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
10、中国和世界共享多边贸易体制带来的利益答案 C2.(2018 山东淄博 3 月,31)1979 年至 1980 年,我国国家领导人的出访活动大幅度增长。从出访的国家来看,两类国家明显增多:一是发达国家,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活动主要是为了( )A.推动中美建交 B.推动改革开放 C.实现睦邻友好 D.引进先进技术答案 B3.(2018 河南天一大联考二测,15)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实现了从“中国之世界”到“世界之中国”,从世界体系的“局外者”到“局内者”的转变。在这一转变中,我国( )A.全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B.全方位地展开了多边外交活动5C.结束了与美国等国的长期对抗 D
11、.开始放弃意识形态的外交导向答案 B4.(2017 浙江宁波十校高三期末,14)邓小平说过: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下列相关叙述有误的是( )A.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是不结盟B.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出发点C.这段话出自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D.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答案 C探史料探究一 独立和平的风格与气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史料呈现史料 1 中国的反
12、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 年 11 月 8 日)史料 2 新中国确立了“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的外交目标,并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投入到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事业中去。为了与旧中国屈辱外交划清界限,新中国政府决定“另起炉灶”,采取“谈判建交”政策而对于西方在中国的种种特权,新中国则根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政策,按国籍、行业逐步彻底清除西方列强在中国所攫取和拥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权以实现
13、彻底的独立,揭开了新中国独立自主办外交的新篇章。张胜军比较视角下的新中国外交:独立、平等和责任史料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亚洲诞生,是因为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 4 个“互”字、1 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读史指导史料 1:坚决抛弃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史料 2: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基本目标和外交政策史料主 旨史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生
14、命力史料时空根据史料 1 中的“1949 年”、史料 2 中的“新中国”、史料 3 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亚洲诞生”等时间和空间信息可判断材料背景是新中国初期的6观念外交活动解读重点阐释近代中国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新中国要对此进行一个彻底的改变,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目标是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揭开新中国独立自主办外交的新篇章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亚洲诞生及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史料认识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大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
15、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同时这一政策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史料应用1.据史料 1,新中国“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什么?答案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据史料 2,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基本目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答案 基本目标: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影响: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维护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为国家顺利开展建设创造了条件。3.据史料 3,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答案 原因:传承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反映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体现国际法治精神。4.综合上述史料,结合
16、所学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因。答案 特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平等外交;积极发展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外交关系。原因: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经验总结;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破坏和阻挠;国际局势带来的压力;维护新中国独立自主地位的需要。探究二 从敌视到重视,再到波折不断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史料呈现史料 1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又指出:我们在国际上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阵线的一方面,并明确宣布“一边倒”。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史料 2 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
17、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史料 3 中国一向以建设性的态度和主张来处理分歧和矛盾,在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上同样如此。中国既坚定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始终为中美关系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局考虑。对中国而言,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现象并不足惧,没有什么能够阻挡7得了中国前进的脚步。历次国际形势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骤增的挑战面前,中国都有足够的定力和能力按照既定部署和节奏做好自己的事情。中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常在,中国发展壮大的征程越走越宽广。人民日报
18、(2018 年 09 月 29 日)史料 1: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在外交上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史料 2:中美关系缓和符合两国利益史料主旨 史料 3:在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上,中国坚定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以建设性的态度和主张来处理分歧和矛盾历史解释史料 1: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呈现两大阵营尖锐对立局面。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中国坚决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方史料 2: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共同利益,成为两国的共同诉求史料 3:当今时代,美国政府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使中美关系遭受波折史料解读 重点阐释表明实施
19、“一边倒”的必要性说明中美关系的改善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表明中国以建设性的态度和主张处理分歧和矛盾,理性对待中美关系史料认识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是中国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美重新打开交往大门 40 多年来,两国关系虽然历经风风雨雨,但总体是向前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的外交原则和外交方针及实行该方针的原因。答案 外交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外交方针:“一边倒”。原因:美苏两极格局;美国敌视中国;苏联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同中国建交。2.根据史料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改善对中国的意义。答案 意义:直接促成了中
20、日建交;是 20 世纪后半期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3.根据史料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华贸易战的本质,以及中国的原则和应对之策。答案 本质:推行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遏制中国崛起。原则:坚决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应对: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4.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国家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答案 根本出发点:国家利益。过专题【五年高考】A 组 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81.(2018 浙江 11 月选考,17,2 分)1954 年,毛泽东会见尼赫鲁,阐述了中印等国拥有的共同点: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他主
21、张平等互利,共同努力防止战争,争取持久的和平。毛泽东阐述的这个“共同点”及其谈话精神,在后来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了体现。会议形成的共识被誉为( )A.“不结盟” B.“万隆精神” C.“单极多极化” D.“日内瓦精神”答案 B2.(2017 浙江 11 月选考,15,2 分)有记者报道某次会议时,写道:周恩来的演讲提出,大家应“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他的通情达理、心平气和,化解了演讲前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攻击。该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 D.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答案 B3.(2016 浙江 4 月选考,12,2 分)20 世纪
22、70 年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全球与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外交成就,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中国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 B. C. D.答案 A4.(2015 浙江 10 月选考,13,2 分)周恩来说:“我们注意到尼克松总统在来华前的讲话中也谈道,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种办法使我们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我们希望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这个“新的开始”发生在( )A.20 世纪 50 年代 B.20 世纪 60 年代 C.20 世纪 70 年代 D.20 世纪 80年代答案
23、C5.(2013 浙江学考,34,2 分)2001 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一外交实践( )A.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B.开创了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C.确立了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丰富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答案 D6.(2017 浙江 4 月选考,32,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5 年,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万隆举行会议。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绝大多数国家作出了求同存异的努力。会议提出著名的“万隆十项原则”,主张“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
24、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决议“在实际可行的最大程度上互相提供技术援助”,并接受扩大多边贸易和支付范围的原则,稳定本区域商品贸易。倡议亚非各国人民9“在现代世界的范围内恢复他们旧有的文化接触和发展新的文化接触”。当时舆论普遍认为,这次会议“将作为一件世界大事载入史册”。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等材料二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势头有了迅猛发展。1994 年亚太经合组织发表茂物宣言,确定发达成员不晚于 2010 年,发展中成员不晚于 2020 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1996 年,在各成员提交的计划中,澳大利亚承诺到 2000 年关税总水平分阶段降低到 05%,20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版 年高 模拟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现代 中国 对外 关系 教师 解析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5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