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班会青少年网络成瘾课件新人教版.pptx
《2019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班会青少年网络成瘾课件新人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班会青少年网络成瘾课件新人教版.pptx(5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青少年网络成瘾,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概述 1.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1.1 青少年的界定1.2 网络成瘾2.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表现 3.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类型,我国发展心理学界一般把青少年期界定为11、12至17、18岁这一发展阶段,历时6年,相当于中学教育阶段。11、12到14、15可称为青春期,少年期,位于初中阶段14、15到17、18可称为青年早期,位于高中阶段,青少年的界定【1】,什么是网络成瘾?,PIU,Ivan Goldberg 首先提出网络成瘾这一概念,1997 年在一本杂志上对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 IAD)作了介绍。后来 Ivan
2、 Goldberg & Davis等人采用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 PIU)来代替网络成瘾一词。是指在没有明显成瘾物质情况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上网,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和心理行为功能的损害。,怎样界定青少年网络成瘾?,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判断是否上网成瘾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指标【2】: 1.上网时间过长 2.无法控制上网时间和频率 3.出现戒断症状 4.严重影响现实生活 5.自我不和谐和人际关系不良等,介绍一种评判标准并了解一些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表现,国内著名的挽救成瘾青少年学者、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结合自己挽救成瘾青少年的
3、丰富实践经验,将青少年网络成瘾临床病症划分为 10 个级别【2】 : 1.偶尔上网,对正常生活与学习基本没有什么负面影响; 2. 时间比第一项稍长,但基本上自己可以控制; 3.自己有些控制不住,但在家长的提醒下可得以控制, 对学习己经产生一定; 4. 开始对家长的限制有反感,逐步对学习失去兴趣; 5.有时瞒着家长上网,并且用说谎的方式为自己掩饰,开始厌学;,五级以上,就可以说是网络成瘾,6. 已产生对网络的依恋,一天不上网就不舒服; 7. 与父母有公开的冲突,亲子关系紧张,上网成了生活的主要目的; 8. 对父母强烈厌恶,经常逃学,连续上网,通宵不归。并有其他很不理智 的行为,如开始在家里有暴力
4、行为,敲打或毁坏东西等; 9. 不顾一切也要上网,若父母干涉,非骂即打,不但毫无亲情,甚至伤害 亲人、逼父母分居或离婚; 10.为了上网,不惜走上犯罪的道路。,八级以上,相当严重,危机,2016年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77亿,占中国青少年人口总数的79.6%据调查,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95%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为12.6%-13.8%),约3500万人,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带来的危机已经不容忽视,网络成瘾的类型,1.网络游戏成瘾:沉迷于网络游戏2.网络社交成瘾:沉迷于社交网络3.网络色情成瘾:沉迷于网上色情影片4.网络信息和网络交易成瘾,小组工作要点1、青少年网络成
5、瘾的原因2、相应的预防工作,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1.网络的特点 2.青少年的心理特点2.1性成熟对心理的冲击 2.2青少年的情绪发展特点2.3青少年的思维自我监控特点2.4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特点 3.环境因素,1、网络本身特征-心灵避难所,自由度高、匿名性、交互性、复杂性等网络的这些特性综合起来突出表现为“去抑制性”。 Joinson 最早提出用去抑制来解释人们在网络空间与真实生活中行为方式的差异。所谓去抑制性(disinhibition)是指在某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下所出现的抑制(特别是社会抑制)作用的减弱,因而行为比现实生活中更不受约束。,Young 认为,网络的三大特点导致用户成瘾,并提
6、出 ACE 理论模型【3】Anonymity(匿名性)Convenience(便利性)Escape(逃避现实性),2、青少年的心理特点,2.1性成熟的对心理的冲击,受到性成熟的影响,青少年产生了对异性的好奇和兴趣,萌发了一些与性相关的体验,滋生了对性的渴望,但又无法表达自己的渴望,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压抑。不受限制的网络可以满足青少年的这种幻想与渴望,释放压抑,更容易陷入网络色情成瘾。,2.2青少年情绪发展特点,情绪发展与网络成瘾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心境的变化,孤独感,唯有在人际交往里出现; 是主观的心理体验; 这种心理感受是不愉快的,令人悲伤的消极情感。,孤独感产生原因,1、产生了对亲密感的需求,但
7、缺乏能满足这种需求的社会关系2、与父母关系产生裂痕3、环境关系变化(调查发现初一、初二孤独感高于初三),由于网络本身的特点,它能够阻碍孤独感的产生,尤其是网络社交,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相互作用,Kraut 等人通过一项追踪研究发现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会导致他们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减少,从而引发他们的孤独感 (1998)。Hamburger 和 Ben-Artzi 等人则认 为网络为人们提供了社交、工作和休闲等多种功能,因而网络成瘾并不一定会增加个体的孤独感; 相反,孤独感的增加则会引发更多的网络社交行为(2003 )。,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吸引着青少年,导致青少年在现实中的孤独感被不断放大,同时青少年
8、又为了满足这种孤独感而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网络,这可能是产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国内关于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研究,有研究表明【4】:父子关系不仅可以直接地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程度,而且还可以通过影响个体的孤独感进而间接地负向预测网络成瘾; 而母子关系只是通过影响个体的孤独感而间接地负向预测网络成瘾。这一结果表明孤独感在中学生父子关系影响自身网络成瘾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而在母子关系影响自身网络成瘾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对母亲来说,她们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花在子女的教养和陪伴上,因而母子关系往往提供着情感上的陪伴和支持( Videon,2005; 徐安琪,张亮,2008) 。,焦虑与抑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级 道德 法治 下册 班会 青少年网络 成瘾 课件 新人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