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选择题(每题 4 分,12 小题,总共 48 分。 )1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有思想家提出:“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故曰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 。该思想家是A 董仲舒B 陆九渊C 王守仁D 顾炎武【答案】D2把“亡国”与“亡天下”区别开来,后人据此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代思想家是:A 李贽B 王夫之C 顾炎武D 梁启超【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易号改姓,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
2、贱与有责焉耳矣” ,最早提出此主张的是顾炎武,故 C 项正确;李贽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排除;B 项主张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排除;D 项是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君主立宪,排除。3李贽认为“六经”不过是史官过分的“赞美之语” ,非但不是“万世之至论” ,而且变成了“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 ”这种议论A 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B 是对专制君主的猛烈抨击C 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D 表明李贽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不是万世之至论 ”和“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 ,表明李贽认为儒家经典并不是2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从而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这种议论具有强
3、烈的批判精神,故答案为 D 项。A 项说法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李贽批判的是儒家思想,不是君主专制,排除 B 项;C 项说法太过绝对,排除。4对君臣关系,黄宗羲作了独到的论述: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则作了全新的解释,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这些主张A 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B 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C 是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答案】C5 “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为此明清之际的儒学家A 否定儒家正统B 倡导工商皆本C 提倡经世致用D 批判君主专
4、制【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说明顾炎武反对理学的空谈,主张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故 C 正确;顾武炎的思想没有脱离儒家的范畴,仍属于儒学,不可能否定儒家的正统,故 A 错误;B 是黄宗羲的思想,而且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中体现的是反对空谈,没有涉及批判君主专制,故 D 错误。6 (20172018 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明清之际学者唐甄说:“二千年来皇帝皆盗贼。 ”黄宗羲说:“天下为主,君为客” 。上述思想A 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B 终结了儒学的统治地位C 削弱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D 丰富了理学的思想内涵【答案】A7顾炎武
5、指出:“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 ”认为凡做学问, “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 ”在此,顾炎武A 认为前人研究成果不可超越 B 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C 强调学术研究的自主创新 D 否定明代学术成果重视调查研究【答案】C【解析】材料“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说明其强调创新和独立思考,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顾炎武尊重前人研究成果,故 A 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经世致用的精神,故 B 项排除;材料中并没有体现顾炎武对明代学术的全盘否定,故 D 项排除。8下表是中国古代某学者阅读论语所做的评语,与其观点最接近的是论语卷一 经 文 评 语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年谱,后人心诀。 按:此为略言,意思是说,这不过如后世作年谱一样,并无深意,乃后人奉以为传心之诀,很无谓。 A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B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C 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D 孔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点,就非吃人不成功【答案】B4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这不过如后世作年谱一样,并无深意,乃后人奉以为传心之诀,很无谓” ,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李贽对孔子思想主张的态度出发,结合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史实,即可得出正确答案。9周公“制礼
7、作乐”的理念就是不要把人的命运寄托在鬼神身上,而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培养自己的德行,符合礼的规范;顾炎武说“礼者,本于人心之节文,以为自治、治人之具” 。这反映二者都主张A 实行民本主义B 血缘关系为纽带C 自觉遵守礼制D 用礼制教化民众【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而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培养自己的德行,符合礼的规范” “礼者,本于人心之节文,以为自治、治人之具”可知二者都主张要自觉遵守礼制,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故 C 项正确。材料“周公制礼作乐的理念就是不要把人的命运寄托在鬼神身上,而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体现了民本主义,但 A 项只反映了材料的部分信息,排除。血缘关系材料中没有体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同步 精品 课堂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04 明清 之际 活跃 儒家思想 提升 解析 新人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84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