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平顶山市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河南省平顶山市 2018-2019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一、填空题(共 6 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m物体的长度记录为 cm。2如图所示是时下非常流行的跑步机,人在跑步机上用力蹬皮带,皮带就会向后运动,从而实现在室内小空间跑步健身的效果。此时,跑步机上的人相对于 是运动的、相对于 是静止的。3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4夏天,有时剥开冰棒包装纸会看到冒“白气”,这是 现象;冰棒表面有一层霜,这是 现象;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 现象。5二维
2、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 (填“反”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 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 (填“ 实”或“虚”)像。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 (填“物距”或“像距”)。6某瓶氧气的密度是 5kg/m3,给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二、选择题(共 8 小题,共 18 分7-12 题为单选题,每题 2 分,13-14 题为双选题,全部选对得3 分,只选一个并且正确得 1 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7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支新铅笔的长
3、约为 17cmB攀枝花市夏季平均气温约为 502C一瓶 500mL 的矿泉水质量为 5kgD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可达 350m/s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9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
4、热10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小红用放大镜看邮票时,若想让邮票再放大些,她应将放大镜稍微靠近邮票些C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利用热风加快手上水的蒸发1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B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C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D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物体,应戴凸透镜眼镜12“全碳气凝胶”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密度最小的材料,密度只有 3kg/m3某型号汽车发动机采用质量为 120kg、密度为 6103
5、kg/m3的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若采用“全碳气凝胶”制造,需要“全碳气凝胶”的质量为( )A6g B60g C600g D6000g13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 m 及液体的体积 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 mV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A该液体密度为 1g/cm3 B该液体密度为 1.25 g/cm3C量杯质量为 40 gD60 cm 3的该液体质量为 60 g1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 B C D三、作图题(共 2 题,每题 3 分,共 6 分)15如图,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 S 所发出的光经
6、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已经被画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找到发光点 S 的位置。16如图所示,凸透镜与水面平行,一侧的焦点恰好在水面上,水中一束入射光线射向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这束光线发生折射后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共 4 题,每空 2 分,共 34 分,第 17 题 10 分,第 18 题 8 分,第 19 题 8 分,第 20题 8 分)1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是小车到达 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4(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3)请
7、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C cm,v AC 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偏 (填“大、小”)。18小王用如图所示装置在某山脚下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1)指出他所用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 。(2)根据图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 沸腾(填“正在”、“将要”)。(3)纠正错误后,进行正确操作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 。(4)如他将该装置搬到山顶上做,他将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时间/min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8、100 100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l0cm(l)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 (选填“变大”或“变小”)。520小强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1)首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的右侧,此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2)调节天平平衡后
9、,小强又进行了以下三项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B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如图所示,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3)由上图可得: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 g,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 3。(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该种液体可能是下面四种液体中的 (填字母代号)。A水 B水银 C香油 D盐水。五、综合应用(共 2 题,共 12 分,每题 6 分)2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突然发现前方 80m 处有障碍物。驾驶员从发现险情到紧急刹车所需的反应时间为 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
10、原速前进了 15m,刹车后,汽车继续行驶 30m 才能停下来。请问:(1)汽车刹车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驾驶员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 4 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3)请你对安全驾车提一条建议。22如图所示,一个容积 V0500cm 3、质量 m0.5kg 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 m0.4kg 的水。求:(水的密度 水 1.010 3kg/m3,石块密度 石块 2.610 3kg/m3)(1)瓶中水的体积 V1;6(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 V2;(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
11、量 m。7新人教版_2018-2019 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 6 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0.1 cm物体的长度记录为 2.60 cm。【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2)起始端没从 0 开始,把 1.00cm 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 1.00cm 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 1cm 又分为 10 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 1mm0.1cm;(2)始端示数为 1.00cm;末端示数为 3.60cm,物体长度为 3.
12、60cm1.00cm2.60cm。故答案为:0.1;2.60。【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如图所示是时下非常流行的跑步机,人在跑步机上用力蹬皮带,皮带就会向后运动,从而实现在室内小空间跑步健身的效果。此时,跑步机上的人相对于 跑步机的皮带 是运动的、相对于 地面 是静止的。【分析】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要先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然后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没有位置的变化,如果有位置的变化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位置的变化就是静止的。【解答】解:人在跑步机上用力蹬皮带
13、,皮带就会向后运动,跑步机上的人相对于跑步机的皮带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故是运动的,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是静止的;故答案为:跑步机的皮带;地面。【点评】本题考查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我们平时认为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作为参照物,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定是不动的,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一定依据8和参照物之间有无位置的变化,不能靠主观感觉。3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 空气 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 声源 处减弱噪声。【分析】(1)声音能够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2)减弱噪声的措施有三:在声源处减弱,在
14、传播过程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1)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通过空气传入学生的耳朵;(2)听力考试期间,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种措施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空气;声源。【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以及噪声的控制,是一道基础题。4夏天,有时剥开冰棒包装纸会看到冒“白气”,这是 液化 现象;冰棒表面有一层霜,这是 凝华 现象;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 升华 现象。【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
15、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1)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液化而成的小水滴,这是液化现象;(2)“白粉”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现象;(3)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衣服中的水直接变为气态的水蒸气。这是升华现象。故答案为:液化;凝华;升华。【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5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
16、上发生了 反 (填“反”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 凸透 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 实 (填“实”或“虚”)像。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 物距 (填“物距”或“像距”)。9【分析】二维码会反射光线;凸透镜成像时,物距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自拍杆可以增大镜头与人之间的距离。【解答】解: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反射,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手机的镜头为凸透镜,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用自拍杆拍照时,增大了人与镜头间的距离,增大了物距。故答案为:反;凸透;实;物距
17、。【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是一道中档题。6某瓶氧气的密度是 5kg/m3,给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2.5kg/m3 。【分析】氧气用掉一半,质量减半,氧气还充满整个氧气瓶,体积保持不变,根据密度公式求得剩余氧气的密度。【解答】解:一瓶氧气的密度为 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一半,质量减半,而体积保持不变,根据 可得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 2.5kg/m 3;故答案为:2.5kg/m 3。【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本题关键,一是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状态,装入瓶子后,质量变化,体积保持不变;二是对于固
18、体和液体来说,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二、选择题(共 8 小题,共 18 分7-12 题为单选题,每题 2 分,13-14 题为双选题,全部选对得3 分,只选一个并且正确得 1 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7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支新铅笔的长约为 17cmB攀枝花市夏季平均气温约为 50C一瓶 500mL 的矿泉水质量为 5kgD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可达 350m/s【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 18cm,新铅笔的长度
19、略小于10此数值,在 17cm 左右。故 A 符合实际;B、攀枝花市夏季高温炎热,最高气温可能超过 35,但平均气温要低于 35故 B 不符合实际;C、一瓶 500mL500cm 3的矿泉水的质量在 mV1.0g/cm 3500cm3500g0.5kg 左右。故 C 不符合实际;D、复兴号高铁运行速度可以达到 350km/h。故 D 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B“闻其声而知其
20、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具有很强的能量;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答】解:A、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21、而超声波具有很强的能量,声音可以用来击碎身体内的结石,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喇叭禁鸣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特点,声音的特征和防治噪声的途径,是声学中的综合题目,要结合各知识点进行分析解答,是中考的热点难点。9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11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分析】(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吸热;(2)物质直接
22、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3)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4)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根据以上内容,对本题各个选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很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时要吸热;故 A 正确;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凝华,故 B 正确;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干冰有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干冰升华吸热,故 C 错误;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 D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汽化、凝华、升华、凝固定义的了解
23、,需要从生活现象结合物理定义来进行分析。10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小红用放大镜看邮票时,若想让邮票再放大些,她应将放大镜稍微靠近邮票些C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利用热风加快手上水的蒸发【分析】(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当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也会发生改变,例如:海市蜃楼现象;(2)当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3)根据我们对色光三原色的认识、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来作答;(4)影响蒸发快慢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平顶山市 2018 _2019 学年 年级 物理 上学 期末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