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七)(实验班).doc
《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七)(实验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七)(实验班).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寒假作业(七)一、选择题1.以下是对某次重要会议的相关报道(来北平)参加的代表单位 45 个,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单位的正式代表 510 人,候补代表 77 人,特别邀请人士 75 人,共 662 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是A.筹备建立新中国 B.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C.商讨颁布新宪法 D.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2.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下列属于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上采取的重大举措的是A.修订新时
2、期宪法,成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把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C.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 D.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是A.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民主革命纲领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4.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 ”从内容上判断,激发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历史事件是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C.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最主要的国际意义在于A.“一国两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
3、接受的基本原则B.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C.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D.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政治能力6.到 1968 年 9 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普遍建立了军、干、群“三结合”的领导机构,作为各级地方的临时权力机构。该机构A.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大倒退 B.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C.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D.有利于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积极性7.1998 年 11 月 4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始施行,这体现了A.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设想B.改革开放新进期有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依法治国这一
4、治国方略成为全国人民的基本共识D.基层民主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法律保障28.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因此共同纲领具有宪法的性质B.这种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C.一届政协代行了全国人大的职能是最高权力机关D.规定了人民民主专政说明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9.下图漫画步步高升中,各阶层人民代表通过人民政协的大门,沿着一级级阶梯“步步高升” ,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漫画中的“人民政协”( )A.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
5、委员会 B.发展并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C.通过具社会主义性质的文件 D.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下列条文,按其写入宪法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A. B. C. D.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99 年 3 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是A.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
6、略B.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D.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12. “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革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复发展,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完善。如今您正充满生机活力,肩负着为人民当家做主的重托,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 ”该诗赞颂的制度是3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民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3. “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文件 产生背景 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或评价共同纲领 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
7、法性质1954 年宪法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 年宪法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规定我国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A.解放战争胜利发展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新中国成立后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C.解放战争胜利发展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D.三大战役胜利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4.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
8、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 ”台湾地区原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 ”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是A.维持现状前提下,求两岸和平发展 B.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C.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 D.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大业15.位于烟台市中部的东李家庄村是一个普通的小村,随着初冬的到来,人们除了忙着采摘买卖苹果、修理农具外,村里早晚串门的人多了,外出打工和走亲戚的也都回来了原来,这个村正在迎接新一届村干部的“海选” 。材料内容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
9、法在农村得到实行中国普通农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加强海选为村民的参政议政提供了平台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成为广大农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途径A. B. C. D.16.自 13 世纪元朝将西藏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起,直至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在将西藏纳入统一国家的前提下,还采取了“因俗而治” “因事而治”等4特殊的政策,在行政建制和治理方式上,采取与全国其他地方有所差异的政策。材料意在强调A.西戴自治区成立于建国之前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背景C.西藏自治区成立的历史渊源 D.元朝宣政院是自治制度的雏形17.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31 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
10、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这表明()A.中国政府已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 B.“一国两制”已正式成为统一方针C.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D.“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法律保障18.1953 年 3 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 ”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A.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B.5 个民族自治区各族人民开始选举人大代表C.共同纲领为
11、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D.它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19.周恩来指出:“中国如果釆取联邦制度,就会在名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材料反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B.区域经济均衡发展C.民族文化双向交流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20.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 ,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时间 政策 名称1947 年 5 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1980 年 3 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1997 年 7 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
12、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二、材料题21.民主化道路的选择是近代以来大多数国家探索的重要主题之一,据此阅读以下材料,并5回答材料后的问题。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摘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二:制宪会议每解决一个重大问题,每向前迈出一步,几乎都是冲突各方互谅互让的结果正因如此,美国宪法被人们调侃为“妥协篓子” ,制宪会议的领袖们则被戏称为“和事佬” 。程汉大美国立宪成功之道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政治建设的新时期。1999 年 3 月九届全国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安平县 安平 中学 历史 寒假 作业 实验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