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七)(实验班).doc

    • 资源ID:1083069       资源大小:152.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七)(实验班).doc

    1、1寒假作业(七)一、选择题1.以下是对某次重要会议的相关报道(来北平)参加的代表单位 45 个,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单位的正式代表 510 人,候补代表 77 人,特别邀请人士 75 人,共 662 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是A.筹备建立新中国 B.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C.商讨颁布新宪法 D.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2.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下列属于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上采取的重大举措的是A.修订新时

    2、期宪法,成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把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C.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 D.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是A.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民主革命纲领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4.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 ”从内容上判断,激发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历史事件是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C.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最主要的国际意义在于A.“一国两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

    3、接受的基本原则B.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C.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D.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政治能力6.到 1968 年 9 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普遍建立了军、干、群“三结合”的领导机构,作为各级地方的临时权力机构。该机构A.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大倒退 B.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C.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D.有利于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积极性7.1998 年 11 月 4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始施行,这体现了A.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设想B.改革开放新进期有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依法治国这一

    4、治国方略成为全国人民的基本共识D.基层民主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法律保障28.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因此共同纲领具有宪法的性质B.这种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C.一届政协代行了全国人大的职能是最高权力机关D.规定了人民民主专政说明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9.下图漫画步步高升中,各阶层人民代表通过人民政协的大门,沿着一级级阶梯“步步高升” ,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漫画中的“人民政协”( )A.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

    5、委员会 B.发展并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C.通过具社会主义性质的文件 D.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下列条文,按其写入宪法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A. B. C. D.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99 年 3 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是A.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

    6、略B.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D.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12. “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革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复发展,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完善。如今您正充满生机活力,肩负着为人民当家做主的重托,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 ”该诗赞颂的制度是3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民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3. “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文件 产生背景 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或评价共同纲领 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

    7、法性质1954 年宪法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 年宪法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规定我国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A.解放战争胜利发展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新中国成立后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C.解放战争胜利发展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D.三大战役胜利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4.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

    8、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 ”台湾地区原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 ”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是A.维持现状前提下,求两岸和平发展 B.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C.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 D.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大业15.位于烟台市中部的东李家庄村是一个普通的小村,随着初冬的到来,人们除了忙着采摘买卖苹果、修理农具外,村里早晚串门的人多了,外出打工和走亲戚的也都回来了原来,这个村正在迎接新一届村干部的“海选” 。材料内容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

    9、法在农村得到实行中国普通农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加强海选为村民的参政议政提供了平台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成为广大农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途径A. B. C. D.16.自 13 世纪元朝将西藏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起,直至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在将西藏纳入统一国家的前提下,还采取了“因俗而治” “因事而治”等4特殊的政策,在行政建制和治理方式上,采取与全国其他地方有所差异的政策。材料意在强调A.西戴自治区成立于建国之前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背景C.西藏自治区成立的历史渊源 D.元朝宣政院是自治制度的雏形17.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31 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

    10、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这表明()A.中国政府已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 B.“一国两制”已正式成为统一方针C.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D.“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法律保障18.1953 年 3 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 ”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A.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B.5 个民族自治区各族人民开始选举人大代表C.共同纲领为

    11、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D.它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19.周恩来指出:“中国如果釆取联邦制度,就会在名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材料反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B.区域经济均衡发展C.民族文化双向交流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20.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 ,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时间 政策 名称1947 年 5 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1980 年 3 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1997 年 7 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

    12、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二、材料题21.民主化道路的选择是近代以来大多数国家探索的重要主题之一,据此阅读以下材料,并5回答材料后的问题。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摘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二:制宪会议每解决一个重大问题,每向前迈出一步,几乎都是冲突各方互谅互让的结果正因如此,美国宪法被人们调侃为“妥协篓子” ,制宪会议的领袖们则被戏称为“和事佬” 。程汉大美国立宪成功之道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政治建设的新时期。1999 年 3 月九届全国人

    13、大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人民版历史必修(1)依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征?雅典民主制与近代西方民主制在形式上有何不同?(2)材料二反映出制宪会议解决重大难题的策略是什么?这一策略在 1787 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的?(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开创了哪些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综合以上材料分析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22.阅读下列材料:6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

    14、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诗词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 1962 年 1 月 24 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三】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

    15、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1945 年 9 月 5 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材料四】1972 年 9 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这首诗写于哪一年?请分析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态度及其最终结果(2)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基本原则又是什么?(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中日建交的直接背景是什么?中日的建交有什么历

    16、史意义?你认为当今制约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7河北安平中学实验部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寒假作业答案(七)1.A由材料“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单位的正式代表 510 人”并结合所学知识 1949 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会代表对国旗、国徽、国歌、国名等与建立新中国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充分地讨论,故A项正确;B项是 1953 年颁布的,排除;CD项是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排除。2.B注意题干时间“20 世纪 90 年代” ,A项是 1982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B项是1999 年,符合题意;C项是 1

    17、980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D项是 1956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3.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 年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故C项正确,BD项排除;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 1954 年宪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使命完成,故排除A项。4.C材料中“粤海销烟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分别是指虎门销烟,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和香港回归,故C正确;A是 1979 年;B是 1984 年;D是 1999 年。5.B试题分析:香港、澳门的回归,是处理国与国之间遗留问题的重要的典范,为其他国家处理

    18、类似的问题做出了表率,据此本题中最主要的国际意义指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故选B。A项错误,应该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项不符合材料中说的国际意义;D项说法正确,但是并非香港、澳门回归的主要目的。6.C根据题干“1968 年 9 月” “军、干、群三结合的领导机构”可知是文化大革命中成立的革命委员会,是一个集党、政、军和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的权利机构,实质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A项正确。B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因为文化大革命而遭到破坏,排除B。革命委员化与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无直接联系,排除C。文化大革命中,政协制度遭到破坏,不利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排

    19、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7.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关于农村村民自治的法律,是基层民主发展的法律保障,故D项正确;A项是指邓小平在 1980 年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排除;B项是指 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排除;C项是指 1999 年 3 月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排除。8.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一届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责, 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故AB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9.A人民政协建国初期召开的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

    20、职责,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故选A;新时期我国发展并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排除B;由“各阶层人民代表通过人民政协的大门” ,可见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排除C;1954 年宪法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D。10.A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 1992 年中共十四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在 1997 年中共十五大,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是在 1953 年社会主义改造,故顺序是,故选A。11.A1999 年 3 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

    21、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故选A。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故排除B;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故排除C;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是在 1979 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决定,故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8D。12.D一届人大制定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正确;其他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3.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同纲领颁布的时间是 1949 年 9 月,此时

    22、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结合所学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82 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故本题答案选A项。BCD不符合题意。14.A据材料“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马英九主张两岸维持现状、和平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谋求国家统一的主张,故B项错误;马英九也没有坚持“台独”立场,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促进国家统一大业的主张,故D项错误。故选A。15.C村民们迎接村干部的“海选”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确在农村得到了实行,也反映了普通农民的民主意识的

    23、不断加强,海选使村民能参政议政,所以海选也就为村民的参政议政提供了平台,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也就成为了广大农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一个重要途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C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6.C由材料信息“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在将西藏纳入统一国家的前提下,还采取了因俗而治 因事而治等特殊的政策”并结合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可知,材料强调西藏自治区的成立有其历史必然性,故C项正确。B项未突出材料中心意思,即西藏自治区成立的必然性。A、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7.D18. 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可知,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

    24、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才被取代,排除A项。1965 年西藏自治区才成立,因此B项不符合事实可排除。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1954 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因此排除D项。根据所学在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之前, 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是施政纲领,因此C项符合题意。19.D材料中“在名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主要目的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D正确。其他不符合主旨,排除。20.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设置都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管理地

    25、方事物,从而巩固国家统一,以促进共同发展,B正确;A仅符合“一国两制” ;C三项政策都不符合;D仅适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故答案选B。21.(1)特征:人民主权.不同: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近代西方是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9(2)策略:妥协让步。体现:联邦制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三权分立协调中央各权力之间的关系,参、众议员不同选举方式协调大州与小州的关系。(3)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人民民主专政。主要趋向:由专制走向民主化、法制化;由人治走向法治22.(1)1896 年。日本:蓄谋已久、中国:避战求和。结果:中国惨败被迫签定马关条约割让台湾。(2)基本政策:一国两制、基本原则:一个中国(3)直接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建交意义:结束了长期对抗,翻开了睦邻友好新篇章,符合双方的利益,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制约问题:日本对于历史问题的态度(否认南京大屠杀)


    注意事项

    本文(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七)(实验班).doc)为本站会员(testyield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