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语文第七专题浣溪沙教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语文第七专题浣溪沙教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语文第七专题浣溪沙教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浣溪沙教学目标:1、鉴赏全词恰到好处的遣词用字。2、体会全词的意境美。3、把握全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抓住全词个性鲜明的字词,分析其表达效果。2、把握全词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把握即景生情表现手法的运用。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示标导入:1,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2,李璟,字伯玉,登帝位后,年号保大,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庙号元宗。李璟多才艺,文士韩熙载、冯延巳、李建勋、徐铉等时时在其左右,相与讲论文学。其留下来的作品不多,只有四首词一
2、首诗。其词蕴藉含蓄,深沉动人。王安石盛赞“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王国维则称其首二句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 “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二,讨论释疑:(1)整体感知,看注解,合理想像,进一步理解词的语言,同学合作,用现代语言串通词的大意。(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 , (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思考 1:这是一首什么类型题材的词?悲秋怀人词。思考
3、2: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从词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首词中塑造了思念远人的思妇形象,她思念远方的丈夫,孤单寂寞凄凉。依据:2“不堪看” “多少泪” “无限恨” “倚阑干” 。思考 3:词中所写之景是哪个季节?词中选用了哪些意象来描述词人眼中此景的?深秋。 “香销”的“菡萏” ;已“残”的“翠叶” 、 “西风” 、 “绿波” 、 “细雨”和“小楼”以及“阑干” 。思考 4:找出主人公情感字眼。哪一个是全词的词眼?词眼可以是“愁” ,也可以是“恨” ;还可以是“残” 。分析“愁”和“恨”:深秋之时,看落花残叶,触景生愁,梦中情景与眼前现实,愁上加愁, “愁” “恨”交加。分析“残”:“
4、菡萏香销翠叶残”是荷残也, “西风愁起绿波间”是秋残也,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是人在残年对残景,诚然其不堪看也。 “细雨梦回鸡塞远”是梦残也,“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曲残也,人在残年感已多, “多少泪珠无限恨” ,况且更“倚阑干”对此残景乎?荷残秋残青春残,梦残曲残情更残。三:成果展示。鉴赏 1:“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对此二句极为称赞,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 “美人迟暮”出自何处?什么意思?出自离骚中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 “美人” “迟暮”原指楚王衰老,这儿指国势衰落。 “菡萏香销翠叶残”也是同样的意思。王国维为什么称赞这两句?王国维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响水 中学 高中语文 第七 专题 浣溪沙 教案 苏教版 选修 唐诗宋词 选读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