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云南省通海二中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 10 月份考试高一历史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50 分) 1.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强化君主专制C 提高行政效率 D 实现权力制衡2.宋史专家邓广铭在论宋学的博大精深中说:“在宋太祖、太宗相继统治时期内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与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充分利用
2、其相互的牵制作用。”下列能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是( )A 知州“三岁一易”B 另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C 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D 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3.“晚上 10 点,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方向传来一声沉闷的炮声,随后炮声夹杂着枪声不断传出。沈阳七十万市民一觉醒来,悲伤地发现青天白日的国旗已经换成了刺眼的太阳旗。”与这段描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 中日甲午战争 B 九一八事变C 伪满洲国建立 D 苏联对日宣战4.秦朝的“皇帝”与西周的“王”相比,最本质的不同点是( )- 2 -A 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 B 代表至高无上的地位C 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D 专制主义中央集
3、权制的代表5.“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在安徽芜湖地区流传的歌谣所反映的史实是( )A 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 B 鄂豫皖根据地土地革命C 太平天国运动 D 北伐战争时期安徽地区农民斗争6.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 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 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C 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 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7.下表是19371942 年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
4、它所反映的现象是( )A 相持阶段国民党军队牺牲人数最少B 国民党军为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C 片面抗战路线使军队牺牲人数不断上升D 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8.你见过扯线木偶吗?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下图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清政府最终成为完全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 3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9.1935 年林语堂曾痛心疾首地评论道:“1911 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剩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此评论( )A 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B 认为辛亥革命
5、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C 为辛亥革命不彻底而深感惋惜D 强调革命未根本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10.1377 年,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喉舌之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事不得先禀告中书省。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 )A 弥补废除丞相出现的权力空白B 进一步完善中央政府机构C 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D 提高中央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1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 )A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4 -B 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 消除了俄国
6、对中国革命的影响D 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12.有一学者指出,“乙未以后,北洋新军肇建,维新运动大起,革命运动亦萌芽于海外,而戊戌、庚子之变继起于中枢”,中国政局这一系列巨变都与某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这一历史事件应是( )A 八国联军侵华 B 洋务运动C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 甲午中日战争13.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中国意识到变革制度的迫切性B 传统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C “天朝上国”的观念被彻底粉碎D 促进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14.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7、下列选项中,体现封建君主直接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有( )秦朝设置御史大夫唐朝实行三省制元朝实行行省制明朝设立内阁A B C D 15.下图为中国古代某朝代的疆域图。此图最早可能出现于( )- 5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16.清朝谈判大臣对鸦片战争后某一条款的订立颇为得意,认为把清政府最担心的麻烦诉讼推给外人处置,有使中英之间的商务矛盾不至于上升为两国间武力冲突的好处。该条款涉及( )A 割让香港岛 B 领事裁判权C 巡查贸易权 D 关税协商17.辛亥革命后,溥仪的师傅陈宝琛常常议论:“民国不过几年,早已天怒人怨,国朝二百多年深仁厚泽,人心思清,终必天与人归。”保皇派的宋育仁发表
8、了还政于清的演讲,一时传遍各地。这实质反映出民国初期( )A 共和国家权威与象征的建设不足B 革命党人的影响力迅速下降C 封建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D 帝制和复辟仍占据思想主流18.西周时期,各王国都城的道路宽度、城隅高度、城门数量、城邑规模、规划形制等,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不得僭越。以规模而论,诸侯只能建立一个国都,其大小亦依爵位高低而定:周王城方九里,公七里,侯五里,男三里。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说明各诸侯国经济实力不平衡B 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6 -C 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D 西周时期确定了完备的都城建设规划19.现在的学者提出一种观点:“义和团运动,
9、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戊戌维新失败后的一种反动。”这里的“反动”主要针对义和团( )A 抵抗西方列强入侵 B 反对君主专制统治C 排斥一切西方事物 D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20.“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价值主要的确又来自鸦片贸易,没有印度贸易,董事会不可能这样顺利地为国内开支取得大量汇款;英格兰商人也不可能得到现在那么大量的茶叶而不需要向中国送出大量的白银。”这表明鸦片走私的直接作用主要是( )A 增加了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 B 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C 打开了中国市场大门 D 扩大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21.商纣王有两个同母的哥哥,长兄叫微子启。纣王的父母都想让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理力争,说:生微子启时商纣王的
10、母亲为妾,生纣王时其母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虽然母亲是同一个。这位大臣据理力争的主要目的是( )A 保证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B 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C 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D 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维护等级制度22.谭嗣同在有感一章中写道:“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该诗的写作背景是( )A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辛丑条约的签订C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D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23.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 7 -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
11、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 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B 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C 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D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丑条约24.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一“上上签”。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 蒋介石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天意”B “民意”指反对蒋介石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C 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真正原因D 中共实行土
12、地改革等,“得人心者得天下”25.秦朝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三公九卿制,下列关于三公九卿制的说法有误的是( )A 丞相为百官之首,对百官进行监察,对皇帝负责B 御史大夫是副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C 诸卿在丞相之下,分掌国务D 一定程度上减少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分卷 II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 共 50 分) 26.材料一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1842 年 8 月 29 日- 8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1895 年 4
13、月 17 日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1901 年 9 月 7 日请回答:(1)指出三则材料各出自哪一条约?(2)根据材料归纳这些条约的主要内容。(3)根据上述材料分别说明其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节选)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
14、,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材料三列强的步步紧逼使曾经统一富强的中国山河破碎,不甘的不仅仅是台湾民众,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的英勇、血性,然而反动卖国- 9 -的清政府却签订了这样的条约内容“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斗争拆除北京至大沽口沿线炮台”(1)材料一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制度?请写出秦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玉溪市 通海县 第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10 月月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