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2019010802106.doc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201901080210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2019010802106.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河北省唐山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 10 月月考试题说明:1.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2.将卷答案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卷答案答在答题纸上。3.卷答题纸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位。卷(选择题 共 48 分 ) 一选择题(共 48 小题,每小题 1 分,计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2韩非在扬权篇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
2、来效。 ”他主张A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B人无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C结束分裂,建立统一的国家 D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3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到:“凡兼人者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 ”反映了荀子的思想主张是A主张“以德服人” B主张“性恶论”C主张“施仁政于民” D主张“性善论”4 汉书艺文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面之术也。 ”它所评价的是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5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
3、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 “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按顺序它们分别应代表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6 “尚贤”是春秋战国时期儒、法、墨诸家的共同主张。其中,墨子更是提出“不辨贫富、贵贱、远近、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关系变动剧烈 B宗法等级趋于崩解C加强集权急需人才 D手工业者地位提高7 孟子离娄上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礼记大学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
4、,一国兴让。 ”材料反映的理念2是A仁政民本 B官僚政治C君主专制 D家国一体8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这属于A强调赏罚分明的法家思想 B认为人生无常的道家思想C提倡为政以德的儒家思想 D主张选贤任能的墨家思想9墨子认为,如果任凭“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的“交相非”发展下去,必然带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的结果。这显露出A百家融合的趋势 B人性本恶的思维惯性C专制统治的特征 D “尚同”的治世理想10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
5、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11汉元兴元年(前 134 年) ,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了“天人感应”与“罢黜百家”等主张。有学者认为,董仲舒“罢黜百家”的思想,从根本上违背了孔孟儒学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是A. 人性本善 B. 礼法并施 C. 对鬼神敬而远之 D.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12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
6、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A. 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B. 提高社会道德水平C. 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D. 探究人性发展本原13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3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A儒家的政治化趋势 B儒学思想出现质变C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儒学的不断世俗化14中国古代的赦免制度源远流长,战国时秦国多次颁布赦免令,秦始皇在位期间多年不赦,两汉时期记录在案的大赦达 140 余次。这反映了A治国理念发生变化 B君主专制逐步加强
7、C法律制度日益完善 D外儒内法成为主流15汉元帝在做太子时,见其父汉宣帝所用的大臣多是一些精通法律的“文法吏” ,便劝谏说:“陛下治国太偏重于刑法,应该起用儒生,实行德政。 ”汉宣帝勃然变色,斥责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当时A统治者强调外儒内法 B儒法对立现象严重C儒学统治地位受冲击 D以法治国趋势出现16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事万物本原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17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世学者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 ,以课家塾
8、”的说法,学者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儒学的政治地位已日益巩固B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加强C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D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浓厚18 “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 ”挂在某思想家纪念堂大殿内的这副楹联叙事写意,辞简意赅。该纪念堂的主人应是 A朱熹 B程颐 C李贽 D陆九渊19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20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依据此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
9、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工商皆本”4C要求实现耕者有其田 D反对君主专制独裁的制度21孟子曾说,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改立君王。黄宗羲认为,设立学校,不是为了养士,更不是为了科举,要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由此看出两者都A颠覆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 B指出了皇帝制度存在的弊病C具有朴素的民主色彩 D认为民权绝对高于君权22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室语中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王夫之指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贼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一姓之兴亡
10、,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上述两人的思想主张从根本上反映了A社会治安恶化导致民不聊生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诉求C民本思想代替君主专制观念D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成为主流思潮23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 。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上述材料表明A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 B李贽与梁启超、谭嗣同主张民权共和C王阳明思想主张激进 D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24王夫之说其父严于取与,即使对于已成年的儿子,涉及财产,也界限分明,并不以享用其子的供
11、奉为当然。其父这样做的理由是:“其人则吾子也,其物则非吾有也。 ”材料表明A. 保护私有财产观念受到重视 B. 传统儒家伦理观念受到质疑C. 王夫之思想深受其父的影响 D. 追求物欲的观念在民间盛行25 “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 ”黄宗羲的这一思想主张A.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B. 引发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解放出潮流C. 实质上要求限制君权、君臣共治 D. 彻底颠覆传统儒学中的君臣关系26张岱家、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5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
12、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有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 ”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27两千多年前,中国先人通过观察等活动,探寻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凝练成了“二十四节气” ,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A中国先人有“道法自然”的理念 B历代气象的变化有规律可循C重农抑商政策对科技发展有影响 D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控性28 “生得轻巧白净,中国创造发明。传播文化知识,深受人类欢迎。 ”对于这
13、一谜语谜底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始于战国行于后世而精于宋 B能代表汉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C由阿拉伯人向世界各地传播 D传入欧洲后消除了对宗教的迷信29下图是南宋会子铜版拓片,铜版上刻有纸币金额等文字和花纹图案。这一铜版佐证了A雕版印刷术开始出现 B宋代的印刷技术先进C南宋时期朝贡贸易发达 D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发行30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 “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科学技术取得了至今才得到充分理解的非凡的进展。 ”这一“顶峰”的存在印证了A理学注重自然的探究 B封建经济的基本特征C商贸的创新驱动效应 D科举制度的选才功能31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 。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唐山 一中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10 月月 考试题 2019010802106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