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试题(三).doc
《河南省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试题(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试题(三).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82019 年度河南省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三)生 物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2.考试时间 90 分钟。3.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 1、2、3。 第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长抑素是在下丘脑中合成的、由 14 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多肽,可直接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下列有关生长抑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定含有 14 种氨基酸 B.合成过程中有水的生成C.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
2、紫色反应 D.能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2.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的是A.酵母菌细胞增殖所需的能量主自线粒体B.大肠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部分附着在内质网上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利于细遍保持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遗传物质分布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3.某同学为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将同一植物相同部位的细胞分别置于一定浓度的 KN0 3溶液和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再置于蒸馏水中。实验过程中两组细胞的液泡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 I 表示蔗糖组细胞的液泡体积的变化B.植物细胞自 a 点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溶质分子C. b 点时,水分
3、子进出植物细胞达到动态平衡 D. c 点时,液泡体积不变,两组实验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等4.下列与生物教材中染色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质量分数为 8%的盐酸处理口腔上皮细胞后,再用健那绿染液对线粒体进行染色B.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能分别使 DNA 和 RNA 着色,因此可以单独使用C.用苏丹 DI 染液对花生子叶进行染色后,可用蒸馏水冲洗以洗去浮色D.用清水漂洗解离后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后,再用龙胆紫溶液染色5.下列有关细胞内 ATP 和 ADP 相互转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 和 ADP 相互转化的过程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B.代谢越旺盛的细胞中,ATP 和 ADP 相互转化的速率
4、也越快C.青霉菌细胞内 ADP 转化为 ATP 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D.细胞内 ATP 和 ADP 相互转化的过程受温度和 pH 等因素的影响6.下图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简图,下列有关叙述的是A.物质 Z 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移动B.物质 X 表示 C3,过程中会产生 ADP 和 PiC.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物质 Y 表示丙酮酸D.与过程相比,只有过程中产生 NADH 和 ATP7.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细胞能合成 RNA 聚合酶,说明该细胞已高度分化B.人体不同种类的细胞中的基因有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C.细胞中衰老的线粒体等细胞器可被溶
5、酶体降解而清除D.细胞凋亡是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分化的范畴下图是基因型为 AaBb 的某动物(2n)的 1 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 1 个子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 A 和 a 基因的分离C.该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D.该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的 4 个精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均不正常9.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 F1高茎豌豆自交时需要在开花前去除母本的雄蕊B.孟德尔做测交实验的目的是对提出的假说进行演绎推理C.“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重要
6、内容D.减数分裂过程以及基因和染色体的位置关系为孟德尔提出假说提供了理论依据10.某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的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 W 基因控制红花,W p基因控制红斑白花,W s基因控制红条白花,w 基因控制白花,其显隐性关系为 WWpWsw。某红花植株和任意植株杂交,子代出现的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A. 2 种;1:1 B. 2 种;3:1 C. 3 种;2:1:1 D. 4 种;1:1:1:111.下图为甲、乙、丙、丁四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 9 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在家系中常常表现出隔代遗传的特点B.乙
7、病的遗传方式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C.丙病在家系中表现为男性患者少于女性患者D. 15 号个体携带丁病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2/312.下图表示细胞内某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上的密码子决定了其转运的氨基酸的种类B.该物质在发挥作用时与 DNA 链发生碱基互补配对C.该物质中含有氢键,其嘌呤数和嘧啶数相等D.该物质的种类不同时,其转运的氨基酸的种类可能相同13.某 T2噬菌体的核酸由 m 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有 n 个,现用一个 DNA 双链被 32P 标记的该 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下列叙述的是A.该噬菌体增殖 3 代需要消耗碱基 C 的数目为 7(m
8、)B.该噬菌体的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上碱基 C+G 的数目为(mn)C.复制产生的全部子代噬菌体的 DNA 分子都能检测到放射性D.该噬菌体增殖 n 代,能检测到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 1/2n-114.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B.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体不育的障碍C.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通过杂交育种可集中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D.单倍体育种时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的种子或幼苗,以获得纯合子15.某植物性状的抗性(R)对敏感(r)为显性,下图表示甲、乙两个地区在 T1和 T2时间点,RR、Rr 和 rr 的基因型频率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据图可知,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B.突变率不同是导致甲、乙地区基因型频率不同的主要原因C.甲地区基因型频率变化更大,T 2时刻产生了新的物种D. T2时刻,甲地区该植物种群中 R 基因的频率约为 75%16.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胃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胃液和组织液B.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的过程可发生在内环境中C.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 02、无机盐、糖原、抗体等D.大多数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以内环境为媒介17.某小组利用蟾蜍做如下实验,实验 I:开灯并用硫酸刺激后肢,蟾蜍发生屈反射;实验 II:只开灯,不用硫酸刺激,蟾蜍不发生屈反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2019 届高三 生物 学期 12 阶段性 检测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