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
《河北省邯郸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邯郸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邯郸市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 90 分钟,共 100 分。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场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把条形码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借笔把客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文化名村韩岭
2、村,现今仍保留有金氏大宗祠、孙氏思本堂、郑氏崇德堂等祠堂建筑。这些祠堂大量存在的历史渊源是A. 世袭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答案】B【解析】【详解】祠堂反映的是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族关系,所以这些祠堂存在的历史渊源应该是宗法制,故选 B 项;世袭制反映的是以血缘为核心的权力继承,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分封诸侯的制度,分封的标准也不完全是血缘关系,郡县制属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这些都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 A、C、D 项。【点睛】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祠堂建筑体现了宗法血缘的特点。22.西周时期,周天子封建诸侯均在王室宗庙举行隆重典礼,仪式结束后,
3、受封诸侯铸器刻铭,铭文既有歌领祖先功德的内容,又强调尊卑上下之礼。这些做法A. 颂扬了先人的丰功伟绩B. 防止了贵族的道德失范C. 有利于政治文化的统一D. 加强了皇权的专制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 “颂扬了先人的丰功伟绩”没有体现“强调尊卑上下之礼”的题意内容,未能全面涵盖题意,故排除 A 项;依据所学内容可知,这些做法并不能有效的防范贵族道德失范,所以 B 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根据“铭文既有歌领祖先功德的内容,又强调尊卑上下之礼”可知这些做法能够有效体现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有利于政治文化的统一,故选C 项;西周时期尚未形成皇权的专制统治,故排除 D 项。3.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
4、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下达各官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承相,而是直接交与御史大夫办理。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A. 牵制承相,加强君权 B. 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C. 掌控军权,统领全国 D. 控制地方,便于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御史大夫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丞相的职责,从而分散了丞相的权力,对丞相起到了牵制作用,加强了君权,故选 A 项;根据“皇帝不愿差使承相,而是直接交与御史大夫办理”可知题意并未体现御史大夫辅佐丞相,故排除 B 项,掌控军权的是太尉,故排除 C 项;御史大夫的设立不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故排除 D项。
5、4.下图为唐代前后期高级官员中,贵族出身的“官二代”和平民出身的“非官二代”的比例情况。促成这一变化的选官制度是3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九品中正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表内容可知,唐代后期官员选拔中平民出身的“非官二代”比例提升,说明血缘出身在官员选拔中的因素减弱,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应该是科举制的推行,故选 C 项;世官制按照血缘关系世袭官职,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到了实行后期,血缘门第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官员的选拔,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 ABD 项。5.唐中宗时期,安乐公主、长宁公主等人,大肆受贿为人谋官,只要送上 30 万钱就能不通过中书省门下
6、省而获得由皇帝亲笔敕书任命的官位,吏部员外郎李朝隐以违制为由前后阻止了 1400 多名官员的任命。这表明当时A. 宰相权力扩大且地位日益重要 B. 权臣势力膨胀威胁君主专制的统治C. 政府决策运行机制具有民主性 D. 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答案】D【解析】【详解】李朝隐阻止的是不通过中书省门下省而由皇帝敕书任命的官员,这些官员的任命在当时的政治程序中是不合法的,所以李朝隐的行为是符合国家制度要求的,体现了国家制度对皇权的约束性,故选 D 项;李朝隐的行为符合国家制度要求,并未体现宰相权力的扩大和地位的日益重要,李朝隐行为更不是权臣势力膨胀的表现,故排除 A、B 项;根据“只要送上 3
7、0 万钱就能不通过中书省门下省而获得由皇帝亲笔敕书任命的官位”可知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决策运行机制的民主性,而且李朝隐的行为并不能体现民主性,故排除 C 项。6.北宋前期,为削弱相权,中央设置一官职,掌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为中央最高财政长官,号称“计相” 。这一专职官员是A. 刺史B. 司隶校尉C. 三司使4D. 枢密使【答案】C【解析】【详解】刺史是汉代设立的监察地方的官员,故排除 A 项;司隶校尉是汉到魏晋时期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秘密监察官,故排除 B 项;三司使是宋代设立的中央最高财政官员,故选 C 项;枢密使掌管的是军事权力,故排除 D 项。7.明朝中期以后,内阁首辅多随俗浮沉
8、以求免祸,甚至不惜取媚宦官以巩固权力,于政事则无所主张。这反映出明代A. 内阁地位超越六部B. 皇帝昏庸依赖于内阁C. 官僚运行机制成熟D.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答案】D【解析】【详解】明代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机构,所以地位不可能超过六部,故排除 A 项;题意没有体现皇帝昏庸的内容,故排除 B 项;题意主要反映了明代的内阁,没有涉及明代的官僚运行机制,故排除 C 项;根据“内阁首辅多随俗浮沉以求免祸,甚至不惜取媚宦官以巩固权力”并结合所学可知内阁首辅并没有法定权力,而是要依赖于皇权,所以才会出现取媚宦官的状况,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故选 D 项。8.清代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东南多水,
9、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平原区西部绿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风光;东部古木参天,具有大兴安岭莽莽森林景象。在其东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着宏伟壮观的寺庙群,吸收了蒙、藏、维等民族建筑艺术特征。这种设计旨在A. 表达民族平等的思想B. 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C. 传递政治大一统理念D. 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答案】C【解析】【详解】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 ,可以体现出清代国家统一、政治大一统5的理念,但并不能说明是表达民族平等,故排除 A 项,故选 C 项;避暑山庄主要反映了自然地貌,而非弘扬民族文化,故排除 B 项;避暑山庄的设计特征是为体现国家一统,而非为了顺应民族融合,故排除 D
10、项。9.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土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感望。其方案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 鼓励发展工商业B. 实行圣库制度C. 平均分配土地D. 设立福利机构【答案】A【解析】【详解】 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鼓励在中国发展工商业,迎合了当时的发展潮流,故选 A 项;实行圣库制度和平均分配土地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故排除 B、C 项;资政新篇中并没有体现建立福利机构的内容,故排除 D项。10.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始寄希望于俄、英等国的“调停” ,继则在战端已启的情况下仓促宣战
11、。由此可知,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是清政府A. 高层内部争斗B. 战略规划失误C. 政治制度落后D. 军队装备劣势【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清政府始寄希望于俄、英等国的调停 ,继则在战端已启的情况下仓促宣战”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清政府的战略规划失败,而非高层内部斗争,故排除 A 项,故选 B 项;政治制度落后是失败的原因之一,在题意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C项;依据所学内容可知,清政府军队装备劣势的说法不符合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实际,故排除 D 项。11.某条约规定:各省督抚,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必6须立即弹压惩办。据此判断该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12、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必须立即弹压惩办”可知反映清政府禁止中国人民参与反帝活动的内容,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该内容属于辛丑条约 ,与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和马关条约无关,故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点睛】 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由此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2.1938 年 10 月 10 日,周恩来指出:“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并联络会党联合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 ”周恩来认为辛亥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是A. 联合多种政治力量B.
13、建立民族统一战线C. 广泛发动人民群众D. 组织工农革命武装【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联合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并联络会党联合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可知周恩来认为辛亥革命的成功是联合了多种政治力量,故选 A 项;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抗日战争中,而不是辛亥革命,故排除 B 项;辛亥革命并没有广泛的发动人民群众,故排除 C 项;组织工农革命武装的是中国共产党,故排除D 项。13.“卖国军阀吴佩孚得英帝国主义者之助,摧残国民独立自由之运动既勾结土匪,扰乱广东,又纠集党羽侵入湘省。本党忍无可忍,唯有出师一途矣。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A. 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
14、B.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7C. 揭开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序幕D. 推动了红色革命根据地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卖国军阀吴佩孚得英帝国主义者之助,摧残国民独立自由之运动”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题意反映的事件应该是北伐战争,该运动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故选B 项;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灭亡的是辛亥革命,故排除 A 项;揭开武装反抗国民党序幕的是八一南昌起义,故排除 C 项;北伐战争与推动红色革命根据地发展无关,故排除 D 项。14.下图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一次重要战役。下列关于该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C. 是国共两
15、党合作抗战的典范D.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中“山西省” 、 “太原” 、 “八路军” 、 “26 路军” 、 “27 路军”等并结合所学内容判断可知图中反映的应该是太原会战,在这次会战中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典范,故选 C 项;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是台儿庄战役,故排除 A 项;该战役爆发时中共敌后战场尚未成为主战场,故排除 B 项;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的是淞沪会战,故排除 D 项。15.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宣传工作。根据政治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民众文化水平和接受心8理,制定相应的标语口号。解放战争时期提出的标语口号是
16、A. 打倒列强,除军阀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答案】D【解析】【详解】 “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民大革命期间的口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国共十年对峙期间的口号,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抗日战争期间的口号,均和题意不符,故排除 A、B、C 项;“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是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期间提出的口号,故选D 项。16.1954 年 6 月 14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并决定予以公布,交付全民讨论。各界群众提出了一百多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在此基础上修改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并公布实施。材料意在说明
17、宪法制定过程中体现了A. 社会主义原则B. 依法治国原则C. 人民民主原则D. 民族平等原则【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各界群众提出了一百多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在此基础上修改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可知 1954 年宪法是在秉承人民意志的基础上制定的,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故选 C 项;社会主义原则反映的是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依法治国原则体现的是法律的重要地位,民族平等原则是指各民族之间一律平等,题意中均未体现,故排除A、B、D 项。17.1953 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 年,在万隆会议,周恩来又多次强调这一原则。从此努力改善和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
18、国家尤其是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可见这一政策A. 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B. 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9C. 推动了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建立D. 清除了列强在中国的残余势力【答案】B【解析】【详解】 “一边倒”是指外交上旗帜鲜明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体现的内容,故排除 A 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为划分标准,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故选 B 项。根据“改善和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尤其是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可知该原则并不是推动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建立,故排除C 项;清除了列强在中国的残余势力的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故排除 D 项。1
19、8.下表为某报刊对“打倒”词在不同年份出现的频率做的统计。导致 20 世纪 80 年代该词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单位:次/百万字)A. 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 国共两党关系的缓和C.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D. 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答案】A【解析】【详解】1967 年是“文革”期间,1977 年“文革”已经结束,1987 年我国已经实行了改革开放,国家工作重心已经转移,所以作为阶级斗争代名词的“打倒”出现的频率开始下降,故选 A 项;“打倒”出现频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与国共关系变化无关,故排除 B 项;中美关系正常化是 1972 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是 1971 年,与题意
20、时间不符,故排除 C、D 项。19.2018 年 9 月 24 日,中国第九批赴南苏丹维和部队的 166 名官兵全部部署到位。这体现了我国新时期的外交特点是A. 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B.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0C. 推行睦邻友好外交政策D. 开创结伴而不结盟的合作新模式【答案】B【解析】【详解】我国赴南苏丹实行维和是参与联合国的行动,体现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选 B 项;我国与南苏丹不属于区域合作关系,故排除 A 项;我国与南苏丹不属于邻国,所以不是推行睦邻友好政策,故排除 C 项;我国是赴南苏丹执行维和行动,而不是与南苏丹展开合作,故排除 D 项。20.古雅典某政治家制定了
21、陶片放逐法,同时他还建立了五百人会议,并且对所有等级公民开放。该政治家A. 开始根据收人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B. 为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C. 用地域行政区取代原来的血缘部落D. 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顶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古雅典某政治家制定了陶片放逐法”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该政治家应该是克里斯提尼,开始根据收人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的是梭伦,故排除 A 项;为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和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顶峰的是伯利克里,故排除 B、D 项;克里斯提尼改革中以地域行政区取代了血缘部落,故选 C 项。21.罗马法规定债权人对仍未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可以进行为期六十日的私人拘禁。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邯郸市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末 教学质量 检测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