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试题新人教版.docx
《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试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试题新人教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追溯背景本文是 1991 年 10 月作者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文章主旨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事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结构图示重难解读请阐述本文的行文思路。,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简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1请把下面的词语工整、正确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授 予 瞭 望 缅 怀 探 察彷 徨 激 变 格 物 致 知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A儒家(r) 实践(jin) 格物致知(zh)B埋没(m) 彷徨(fng) 一帆风顺(fn)C探讨(tn) 遵照(zn) 袖手旁观(xi)D领悟(w) 恐慌(hung) 不知所措(cu)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缅怀 一帆风顺 B. 探讨 不知所措C. 嘹
3、望 格物致知 D. 彷徨 袖手旁观 4选词填空。(1)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_(探寻 探讨 探询探问)自己。(2)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_(探索 探察 探究 探求),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3)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_(实验 实践 实习 试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4)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_(领会 领略 领悟 领取)的。5下列语文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实践”“探讨”“彷徨”“领悟”都是动词。B“格物致知”“袖手旁观”“一帆风顺”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和主谓短语。C“时至今天,王阳明的
4、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句话的主干是“思想支配头脑”。D“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是选择关系的复句。整体感知6课文的标题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是_的意思。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_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要培养_精神。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一个事实论据,并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作用。_课外阅读2018眉山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做大学问真学问王子墨知识分子要具备恢宏格局与长远志向,在旧学与新知中寻找答案,做大学问、真学问,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司马迁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被捕入狱,惨遭宫刑。出狱后
5、发愤著书,终成史记。支撑他矢志不渝的动力,便是其“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长远志向。把司马迁的志向转译一下,亦即做大学问、真学问。“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成了无数有担当的知识分子的期许与自勉。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历史的评价标准却贯穿古今。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要秉持“做大学问、真学问”的学术风骨。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这是对中国传承数千年之久学术传统的再一次重申,为广大知识分子指明了立志求学的方向。3知识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四 单元 14 应有 格物致知 精神 同步 试题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