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一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学案湘教版选修520190121332.doc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一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学案湘教版选修52019012133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一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学案湘教版选修520190121332.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一节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学考要求 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一、自然灾害损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表现从近 40 年的情况看,世界范围的重大自然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2原因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密度和经济总量增加。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各种自然灾害的成灾强度日趋严重。方法点拨分析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强度) 、减灾能力。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强度)与灾情呈正相关,减灾能力与灾情呈负相关。图解如下:二、自然灾害损失的时空差异(一)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1时间差异:在不同的时段
2、,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不同。2趋势:世界范围的重大自然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二)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1表现从世界范围看:亚洲和非洲受自然灾害的危害较为严重。2原因2(1)与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有关。(2)与各大洲人口数量、密度及经济发展水平有关。3自然灾害种类的地域差异(1)欧洲:洪水和地震。(2)北美洲:热浪、风暴、热带气旋、洪水和地震。(3)南美洲:洪水、干旱、地震和流行病。(4)东亚:洪水、热带气旋、地震、滑坡。(5)南亚:洪水、热带气旋和流行病。(6)东南亚和大洋洲:洪水、地震、滑坡、干旱、火山喷发、流行病、海啸。(7)西亚和北非:洪水和地震。(8)西非和东非:干旱和流行病。(9)
3、南部非洲:热带气旋、洪水、干旱和流行病。自然灾害损失的时空差异1时间差异的原因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密度和经济总量越来越大,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受灾人口、经济损失等绝对指标越来越高,自然灾害的绝对损失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各种自然灾害的成灾强度日趋严重。2空间差异的原因既与各大洲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和强度有关,也与各大洲的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关。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319752001 年各大洲(南极洲除外)自然灾害统计灾害类型 非洲 美洲 亚洲 欧洲 大洋洲 各类型总计气象类灾害 11.9 19.0 2
4、7.1 10.0 4.3 72.3地质类灾害 0.9 3.7 7.8 2.7 0.9 16.0生物类灾害 6.7 1.2 3.1 0.5 0.2 11.7各大洲总计 19.5 23.9 38.0 13.2 5.4 100注:表中数据为各大洲各类灾害发生次数占全球总次数的百分比。(1)表中数据表明,气象灾害居首位的大洲是 ,该洲季风气候区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_。在夏秋季节该洲沿海地区出现的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是 ,该灾害所属的天气系统是 。(2)非洲和大洋洲的地质类灾害发生次数所占的比重较小,试分析原因。(3)非洲的生物类灾害发生次数所占的比重较大,试分析其原因。解析 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测出亚洲
5、是发生气象灾害最多的大洲,根据亚洲的气候特点并结合气象灾害的分类可推测出亚洲的主要气象灾害类型;非洲和大洋洲的地质类灾害少的原因可从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及两大洲所处的板块位置方面进行分析;非洲多生物类灾害可从非洲的气候特点方面分析。答案 (1)亚洲 干旱、台风、暴雨、寒潮等 台风 热带气旋(2)地质灾害中最主要的是地震,而地震往往与板块的交界地带联系在一起,非洲和大洋洲的大陆部分分别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内部,因此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较小。(3)生物类灾害往往与气候联系在一起,非洲干热的气候特别适宜生物害虫的生长和繁殖。教材 P65活动提示 1.19601969 年这一时期发生得最少,198019
6、88 年这一时期发生得最多。2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 (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各种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日趋严重;另一方面是某些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是该地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由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严重。 )教材 P67活动4提示 1.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媒体,收集最新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数据,从影响的人数、造成的人员伤亡等角度比较灾害的损失。教材要求比较 2003 年全球干旱与洪涝灾害的地区差异,我们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选取最新数据比较,不用拘泥于教材上的时间限制。2有关系。因为欧洲是世界
7、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总量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灾害对该地区的危害程度较轻,所以相对损失较低。1下图是“世界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柱状统计图” ,据图回答问题。(1)描述 19502001 年自然灾害损失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说明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年份,灾害损失差异很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要减轻灾害损失,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解析 图中反映的是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回答问题时要明确:灾害强度越大,灾害的次数越多,经济损失越大;反之,危害程度越低。答案 (1)灾害损失越来越重,1995 年后有下降的趋势。不断加重的
8、原因可能是:重大灾害发生次数增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后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重大灾害次数减少;防灾、抗灾能力提高。(2)不同年份重大灾害发生的次数不同。(3)遵循自然规律,避免人地矛盾激化;研究灾害发生规律,及早预报;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等。2读“某次震级为 7.8 级地震构造图”及资料统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总人口 建筑面积 地震中 灾后死亡人5(万人) (万 m2)伤亡人数(人)经济损失(亿元)倒塌建筑(万 m2)数(人)A 127 8 119 746 34 762 176.310 3 187 789 187B 16 68 837 1 487 3.462 34 163 77C 0.23 362
9、 56 0.000 87 217.2 32(1)此次地震中城市 A 的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远高于县城 B 和乡村 C,试分析原因。(2)地震造成的建筑损毁最严重的是 ,试分析原因。(3)分析灾后死亡人数占伤亡总人数的比重,说明特点并分析原因。解析 该题考查不同条件下的灾情差异。结合图表资料分析。第(1)题,人口越集中,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第(2)题,经计算,建筑损毁比例最大的是乡村 C,这与建筑抗震能力有关。第(3)题,灾后人员的伤亡与灾后救援及救助、自救水平有关。答案 (1)城市 A 人口多、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高。(2)乡村 C 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建筑水平低,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地理 第三 自然灾害 环境 第一节 损失 地域 差异 学案湘教版 选修 520190121332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50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