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微专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分析及要素之间相互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微专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分析及要素之间相互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微专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分析及要素之间相互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微专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分析及要素之间相互的影响一、气候要素及其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1.对地形、地貌的影响-降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昼夜温差大对岩石的风化作用主要是高寒地带,气候寒冷,气温低,被冰雪覆盖,多永久性冻土;冰蚀地貌广布;沙漠地带:降水稀少,温差大,风力作用强,风蚀地貌,沙漠广布:湿润地带:降水较多,流水作用强大、普遍,既有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沟谷),又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三角洲、冲积平原)。降水多的石灰岩分布区易形成喀斯特地貌。2.对水文的影响:(1)对河流的影响 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a 河流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雨林气候、海洋性气候-变化小;地中海气候-冬季汛期,夏季枯水期;
2、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夏季丰水期);b 结冰期的长短:温带地区的河流可能出现结冰期(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不同)对河流水系特征的影响:降水量大的地区,河网密度较大,河流的长度较长(2)对湖泊的影响 内流湖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位较低,盐度较高 外流湖区:降水丰富,湖泊面积较大,多为淡水湖2(3)对沙漠地区水的影响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空气中的水汽凝结下渗地下而成地下水。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地表水缺乏(4)对海水性质和洋流的影响对海水盐度的影响-降水多,蒸发弱的地区一般盐度较低。反之盐度较高。风海流的形成-受盛行风的吹拂上升流的形成-受离岸风的吹拂(5)对雪线高度
3、的影响-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影响一是气温(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阳坡雪线高于阴坡) ;二是降水量的大小(影响降水量的因素是坡向,即迎风坡降水量大,雪线低),因此,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比北坡雪线低。三是地形(坡度、坡向) (阳坡气温高、雪线高,阴坡气温低、雪线低)坡陡雪线高。注:可根据该特点来判断迎风坡或背风坡。3.对土壤的影响气候通过影响土壤中的有机质或腐殖质而间接影响土壤肥力。气候影响生物的分布,而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侵蚀作用 ;(2)对冻土的分布及冻融的影响;(3)影响土壤有机质多少。4.对植物生长及分布的影响-光热水的组合有什么样的气候,就会发育什么样的植
4、被。气候影响植被的类型,如赤道地区,热量与水分丰富,形成了热带雨林;热带沙漠地气候区,水分不足,形成了沙漠。5.对交通的影响(1)对内河航运的影响:通过影响河流的水位、水量和结冰期影响内河航运(2)对远洋航运的影响:顺风和逆风、台风和飓风等影响(3)对航空的影响:大雾天气、狂风、特大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4)对管道运输的影响:低温冻害的影响(5)对公路、铁路运输的影响: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影响-台风、寒潮(大风、降温、冻害)、暴雨、洪涝、沙尘暴等-对公路、铁路的选线,桥涵的孔径大小等3(6)对邮政通讯的影响:通过灾害性天气影响邮路来影响邮政通讯6.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光热水风的影响(1)旱涝、盐碱、
5、风沙、焚风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华北地区为例(2)从气候要素入手,对农业生产做出评价。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兴修水利。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热量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烈;降水少,雨热不同期解决灌溉,有利于园艺业(水果种植业)发展。温带海洋气候降水丰富,光照、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产量低。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乳肉畜牧业。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光照强) ,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大) ,夏季高温解决灌溉,有利于优质农产品生产(温带水果、棉花等)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热带种植园农业、乳畜业等7.
6、对水电的影响-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的地区,水能资源可能丰富(还要考虑地势落差)8.对旅游业的影响:(1)有利影响-形成特殊的气象气候景观-吉林的雾凇、哈尔滨的冰雕、黄山的云海等(2)不利影响-恶劣天气影响出游(3)对特殊气候区的旅游影响-地中海气候夏季旅游旺季9.对战争的影响-如二战盟军的登陆、德军功打莫斯科城、诸葛亮赤壁之战10.对建筑物的影响-通过光照和盛行风向影响建筑物和街道的朝向(如我国北方房屋的坐北朝南,极地地区房屋的朝向,黄土高原窑洞(干燥))11.对工业布局的影响(1)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的布局-考虑当地的盛行风向或最小风频-如北欧的酸雨(2)逆温现象-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3)热力
7、环流-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对有大气污染的工业布局的影响12.对各种观测站、卫星发射站的布局影响:(1)天文台-海拔高,天气晴朗,空气稀薄的地区利于天文观测(2)卫星发射站-降水少,风力弱,天气晴朗及恶劣天气少的地区4(3)气象站-各种天气或气候环境都有13.对城市和居民区的影响:(1)中低纬度沿海地区,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城市、人口密集。(2)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地区-如墨西哥高原,巴西高原。(3)对建筑物形状影响-南北方屋顶坡度的差异、云南的吊脚竹楼(4)对服饰的影响光照强,风沙大的地区,如阿拉伯民族的服饰特点气温低的地区,如蒙古族的服饰特点14. 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主要是恶
8、劣天气带来的影响二、地貌(地形)要素及其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1.地形宏观影响气候地形不仅影响宏观气候,也影响局部小气候。地形对宏观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如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导致非地带性气候区形成的原因之一,如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本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流对流运动减弱,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本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海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最终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雨影效应,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影响大气环流,如北美南北
9、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而东西向的阿尔比斯山脉利于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雨极” (地形雨) ,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雨极” 。(2)地形局部影响气候地形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影响局部气温。海拔高度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体的阴坡和阳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体阳坡气温高于阴坡。山体迎风坡和背风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5海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焚风效应) 。山脉垭口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当暖空气通过垭
10、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高;当冷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低。河谷地形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河谷地形水汽较多且不利于散热,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影响局部降水(地形雨) 。就同一山体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先增加后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山腰;山体的迎风迎风坡降水远远大于背风坡。地形雨的形成对山体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相对高度高于 500米。就同一地区不同山体而言,海拔高的山体降水量较多。影响风速。山脉与风向大致垂直,可降低风速;山脉与风向平行,对风速削弱作用较弱;山脉隘口可增加风速(狭管效应) 。(3)地形对降水影响示意图大气在运动过程中遇到山地阻挡上升,在迎风坡形成降雨;背风坡空气下
11、沉增温、空气干燥,易形成焚风效应。在迎风坡,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降水量由少到多再到少。在背风坡,随着高度的降低,降水量由多到少。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气候是河流之父,地形是河流之母”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形影响河流流向,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域面积和水系形状,如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流流域的分界线,南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界线;盆地多为向心状水系,平原多树枝状水系(羽毛状水系) 。地形影响河流的流速,一般而言,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平原区河流流速较慢。6地形影响河道剖面,一般而言,山区河流多呈“V”字型,平原区河流多呈“U”字型。地形影响河流的航运条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复习 自然地理 第六 环境 整体性 差异性 专题 要素 分析 之间 相互 影响 新人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38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