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节整体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节整体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节整体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一节 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 、水文、土壤、生物(植被、动物) 。2.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及岩石圈循环,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产生了新功能】:生产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3.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 “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4.【整体性答题模板构建】在分析某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通常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答题思路:分析角度 解题方法
2、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2.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一果多因”由于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3.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区域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4.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区域之间”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
3、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逻辑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有效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使得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加剧2例:分析某地区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气候 地貌 植被 水文 生态环境 答题思路 当要素发生变化后,其他的随之发生变化。例如当砍伐森林(植被)后,地表拦截大气降水(气候)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表水(水文)汇流速度加快,对土壤的侵蚀加强,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地貌),由此导致土壤贫瘠;植被破坏后,光合作用减弱,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影响大气的成分,这样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复习 自然地理 第六 环境 整体性 差异性 第一节 整体 性学 新人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38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