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人口的迁移课件中图版必修22019012226.pptx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人口的迁移课件中图版必修22019012226.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人口的迁移课件中图版必修22019012226.pptx(3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 2.了解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及人口迁移的方向。 3.了解中国人口迁移的几个阶段和改革开放后人口迁移的方向。 4.理解并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重难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 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阅读教材P11P13前两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1.人口迁移的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_地的行为。,定居,季节,2.类型,国内,(1)新大陆发现以前:人类的迁移活动主要集中在旧大陆。 (2)新大陆发现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跨洲迁移活动。 (3)“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
2、的特点 _(劳务输出)为主要形式。 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发展中国家_移民到发达国家。 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一些变化:_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人口净迁入区;_由人口净迁入区变成人口净迁出区;_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外籍工人,优秀人才,欧洲,拉丁美洲,北美,3.国际人口迁移,4.国内人口迁移(1)不同时期的表现古代历史时期: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使人口大规模地由_流域向_流域、珠江流域迁移。,黄河,长江,河北,山东,河南,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人口自由迁移较少,主要表现为_地移民支援内地、边疆工农业建设。 改革开放后到目前:人口迁移规模加大,主要表现为从_地区迁
3、移到_地区。 (2)重要形式:_的人口迁移,并且从_向_的迁移是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人口迁移现象。,国家有组织,欠发达,发达,城乡间,乡村,城市,【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1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向欧洲的移民,据图分析:(1)图示反映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重要特征是什么?(2)分析图中迁入国家或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原因。提示 (1)本图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重要特征,即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穷国流向富国。(2)“二战”后,欧洲各国,尤其是德国、奥地利等,人口增长模式进入“三低”型,人口呈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劳动力不足,而且由于经济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
4、,吸引了南亚、西亚、北非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移民,甚至是欧洲南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移民。,教材梳理2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往往就成为_区。 2.政治因素:表现为驱逐出境、流亡国外、战争和移民戍边等。 3.社会文化因素:主要包括宗教、种族因素。 4.生态环境因素:以灾难性的_变化为主。 5.其他因素: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因素、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距离。,阅读教材P13P16,填写下列知识。,人口迁入,生态环境,【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12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据图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提示 该图形象地反映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箭头指向
5、人口的迁入地(或称移民的新定居地),箭尾方向为迁出地(或称移民的原居住地),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导致人口迁出的因素(称为推力因素)在于原居住地的不良条件,如自然灾害、低工资、失业等,而吸引人们迁往新定居地的因素(称为拉力因素),包括高工资、好学校、好的医疗条件、更多的就业机会等。此外,影响人口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因素还有费用、亲友、距离、性别、年龄、种族、语言、教育、技能等(称为阻力因素)。,预习效果自测,1.正误判断:(1)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由迁入区变为迁出区。( )(3)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是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4)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
6、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 )(5)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6)影响一个地区人口迁移的因素是不变的。( ),提示 (1) 国际旅游没有改变居住地,不属于人口迁移。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经济发展快且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需求量大,欧洲由人口迁出区变为人口迁入区。 (3) 人口迁移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从而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4) 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5)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决定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
7、的决定性因素。 (6) 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影响其迁移的因素并不是固定不变的。,2.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由我国当前国情可知,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导致部分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答案 C,20052010年北京、天津、内蒙古、山西四省市总迁入人口中来自河北的人口所占比例具有明显差异(如下图所示)。完成第3题。,3.造成图示四省市迁入人口中河北人口所占比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达程度 B.自然地理
8、环境C.区域产业政策 D.空间移动距离解析 人口总是向经济发达,生活条件好,就业机会多的地区迁移。图示四省迁入人口中,河北人口迁入北京、天津的比重大,造成所占比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达程度。自然地理环境、区域产业政策、空间移动距离不是主要原因。答案 A,下图为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东北工业区的吸引 美国的南北战争 环境因素 新兴产业的吸引 A. B. C. D.,5.与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向西部
9、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A. B. C. D.解析 第4题,美国国内人口迁移方向在“二战”前后有较大的改变,“二战”前由于东北工业区经济较好,有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吸引大量南部移民进入,“二战”后由于西部、南部新兴工业的出现和东北部老工业区环境的恶化,导致人口开始向西部、南部迁移。第5题,20世纪508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数量少、规模小,且多为有组织的迁移;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出现了大量自发性的民工流动现象,多为农村流向城市,主要是为了就业和经商。答案 4.C 5.B,探究点一 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案
10、例探究】 2017年3月17日,国际移民组织(IOM)与中国及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发布世界移民报告2015。报告数据显示,全世界有2.32亿国际移民和7.4亿国内移民。约占一半的国际移民居住在10个高度城市化、高收入的国家,例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法国、德国、西班牙和英国),此外还包括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报告指出,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的城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有2.6亿人口从农村地区迁移到城市,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作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引擎,沿海地区接收了超过一半的移民人口。接收国内移民人口最多且移民人口增速最快的为北京、东莞、广州和上海等城市。,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 增长 迁移 合理 容量 第二 课件 图版 必修 22019012226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9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