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考点必练专题24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拔高专练.doc
《2019高考化学考点必练专题24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拔高专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化学考点必练专题24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拔高专练.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考点二十四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拔高专练1 (2019 届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课上老师演示了如下图的实验:实验时,将两气球内的 NaHCO3和 Na2CO3同时倒入试管中。已知盐酸是足量的,且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2)实验结束后,两试管的气球大小有差异,大小气球(包含试管)体积之比约为(填最简单整数比)_当甲同学用手触摸上述试管时,意外发现 A 试管变冷,而 B 试管发热,他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同桌乙同学,并由此得出结论:NaHCO 3和 HCl 反应为吸热反应,而 Na2CO3和 HCl 反应为放热反应乙同学却对此结论却持怀疑
2、的态度为此,两位同学在课外活动中继续进行了下列实验(每次实验各做 3 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序号 试剂 1 试剂 2 混合前温度 混合后温度 35mL 水 2.5g NaHCO3固体 20 18.5 35mL 水 3.2g Na2CO3固体 20 24.335mL 稀盐酸含 2.5g NaHCO3的饱和溶液 32.5mL 20 1935mL 稀盐酸含 3.2g Na2CO3的饱和溶液 23.1mL+10mL水20 24.235mL 稀盐酸2.5g NaHCO3固体 20 16.235mL 稀盐酸3.2g Na2CO3固体 20 25.12请你帮助填写相关内容:(1)该研究报告的题目是_ (2
3、)该实验中所用的仪器除试管、药匙(或 V 型纸槽) 、气球、玻璃棒、烧杯、量筒、保温瓶外,还需要的仪器名称是_(3)实验和的目的是_(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写出两条即可) 【答案】两支试管中都产生大量气泡,气球膨胀,A 试管中产生气体的反应速率要快得多53:42NaHCO 3、Na 2CO3和盐酸反应过程中热效应的研究温度计、天平研究 NaHCO3固体、Na 2CO3固体与盐酸反应时温度的变化是否是由于固体溶于水引起的 NaHCO3固体与盐酸反应时,温度降低,原因是 NaHCO3固体溶于水时吸热,NaHCO 3与盐酸的反应也是吸热反应;Na 2CO3固体与盐酸反应时,温度升高,原
4、因是Na2CO3固体溶于水时放热,Na 2CO3与盐酸的反应也是放热反应(2)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3+HCl=NaCl+NaHCO3,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为:NaHCO3+HCl=NaCl+H2O+CO2,根据二者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Na 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的大NaHCO3的大,故相同质量的 Na2CO3与 NaHCO3中,NaHCO 3含有的分子多一些,即 NaHCO3与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气体多一些,所以 A 试管的气球大,NaHCO3 CO 2,1mol 1mol,0.384/Na2CO3 CO 2,1mol 1mol则 0.3gNaHCO3
5、或 Na2CO3粉末与足量盐酸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 : =53:42,0.384/0.3106/故答案为:53:42;(1)根据本实验的数据与实验结论知,该实验的课题是NaHCO 3、Na 2CO3和盐酸反应过程中热效应的研究3;故答案为:NaHCO 3、Na 2CO3 和盐酸反应过程中热效应的研究;(2)由图表知,该实验中缺少测量温度的仪器-温度计和测量固体质量的仪器-天平,故答案为:温度计;天平;(3)实验和分别为碳酸氢钠、碳酸钠固体溶于水的热效应,其目的是研究 NaHCO3固体、Na 2CO3固体与盐酸反应时温度的变化是否是由于固体溶于水引起的,故答案为:研究 NaHCO3固体
6、、Na 2CO3固体与盐酸反应时温度的变化是否是由于固体溶于水引起的;(4)根据以上实验可知:NaHCO 3固体与盐酸反应时,温度降低,原因是 NaHCO3固体溶于水时吸热,NaHCO3与盐酸的反应也是吸热反应;Na 2CO3固体与盐酸反应时,温度升高,原因是 Na2CO3固体溶于水时放热,Na 2CO3与盐酸的反应也是放热反应,故答案为:NaHCO 3固体与盐酸反应时,温度降低,原因是NaHCO3固体溶于水时吸热,NaHCO 3与盐酸的反应也是吸热反应;Na 2CO3固体与盐酸反应时,温度升高,原因是 Na2CO3固体溶于水时放热,Na 2CO3与盐酸的反应也是放热反应2 (2018-201
7、9 学年西宁市沛西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但在消毒时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人们开始研究一些新型自来水消毒剂。某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发现 NCl3可作为杀菌消毒剂,该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 NCl3,并探究 NCl3的漂白性。NCl 3的相关性质如下:物理性质 制备原理 化学性质黄色油状液体,熔点为40 ,沸点为 71 ,不溶于冷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为 1.65 gmL1Cl2与 NH4Cl 水溶液在低温下反应 95 爆炸,热水中发生水解回答下列问题:4(1)根据实验目的,接口连接的顺序为1_2367_。(2)C 装置中盛放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E 装置中盛放的试剂
8、为_。(3)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B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当 B 装置蒸馏烧瓶中出现较多油状液体后,关闭接口 2 处的活塞,控制水浴加热的温度为 _。(5)当 E 装置的锥形瓶内有黄色油状液体出现时,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液体滴到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上,不褪色;若取该液体滴入热水中,片刻后取该热水再滴到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上,先变蓝后褪色,结合反应方程式解释该现象: _。【答案】451098NaOH 溶液 MnO24H 2Cl Mn2 Cl 22H 2O3Cl2NH 4Cl=NCl34HCl7195 NCl33H 2O 3HClONH 3,NCl 3本身无漂白性
9、;NCl 3在热水中水解生成的 NH3H2O 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生成的 HClO 又使其漂白褪色(3)A 装置中利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nO24H 2Cl Mn2 Cl 22H 2O,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MnO 24H 2Cl Mn2 Cl 22H 2O; (4) B 装置中 Cl2与 NH4Cl 水溶液在低温下反应得到 NCl3,还生成 HCl,反应方程式为:3Cl2NH 4Cl=NCl34HCl;加热蒸馏出 NCl3,NCl 3的沸点为 71,在 95爆炸,可以知道控制蒸馏温度为 7195 ,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3C
10、l 2NH 4Cl=NCl34HCl ;7195 ; (5) E 装置的锥形瓶内有黄色油状液体为 NCl3,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液体滴到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上,不褪色,说明 NCl3没有漂白性,若取该液体滴入热水中,NCl 3发生水解,片刻后取该热水再滴到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上,先变蓝后褪色,说明有碱性物质与强氧化性物质生成,水解应生成氨气与 HClO。即发生反应为:NCl 33H 2O 3HClONH 3,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NCl 33H 2O 3HClONH 3,NCl 3本身无漂白性;NCl 3在热水中水解生成的5NH3H2O 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生成的 HClO 又使其漂白褪色。
11、3 (2018 届贵州省长顺县民族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空白实验分析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指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用与测定样品相同的方法、步骤进行定量分析,把所得结果作为空白值,从样品的分析结果中扣除,这样可以消除由于试剂不纯或试剂干扰等所造成的系统误差。“凯氏定氮法”是经典的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某化学实验小组成员想通过“凯氏定氮法”实验测定某品牌化肥中的氮含量。实验流程如下:步骤:取 10.00g 化肥样品溶于水,定容至 100mL;在烧杯中加入 10.00mL 步骤中得到化肥水溶液和辅助试剂,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反应完毕,将反应液转移到大试管中;按如下装置用
12、水蒸气将 NH3吹出,并用 H3BO3溶液吸收(加热装置未画出) ;取下锥形瓶,滴加指示剂,用 0.2500molL1 盐酸标准液滴定;重复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如下:实验编号样品和辅助试剂 消耗盐酸体积(mL)1 10.00mL 溶液、0.1g 催化剂、20mL 浓硫酸 33.182 10.00mL 溶液、0.1g 催化剂、20mL 浓硫酸 33.7063 10.00mL 溶液、0.1g 催化剂、20mL 浓硫酸 33.224 x请回答下列问题:(1)滴定时(NH 4)2B4O7重新转化为 H3B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H 3BO3为一元弱酸,在水中发生反应 H3BO3H 2O B(OH)4
13、 H 。室温下,pH 相同的硼酸溶液、盐酸中,水的电离程度_(填“前者大” 、 “后者大”或“相同” ) ;(2)步骤的实验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是_(填仪器名称) ,长导管的作用是_;(3)编号为 4 的实验应加入的样品和辅助试剂为_;(4)计算该化肥中的氮含量为_克/每千克化肥(含 x 代数式表示,要求化简) 。.假设实验分析法也是化学实验常用的方法,以下实验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已知 KHSO3与 KI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IO3-+3HSO3-=3SO42-+I-+3H+;一定量的 KHSO3溶液与 KIO3溶液在恒温条件下混合,用速率检测仪检测出起始阶段速率突然增大。对其
14、原因提出如下假设,请完成假设2。假设 1:生成的 SO4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假设 2:_;(2)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 1,完成下表中内容。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在烧杯甲中将一定量的 KHSO3溶液与 KIO3溶液混合,用速率检测仪测定起始阶段速率 v(甲);在烧杯乙中先加入少量_(填试剂) ,其他条件与甲完全相同,用速率检测仪测定起始阶段速率 v(乙)。若 v(甲) (乙),则假设 1成立【答案】(NH 4)2B4O7 +2HCl+5H2O=4H3BO3+2NH4Cl 前者大圆底烧瓶作为安全管,平衡气压 10.00mL 蒸馏水、0.1g 催化剂、20mL 浓硫酸 116.2-3.5x
15、 生成的 I对反应起催化作用;或生成的 H+对反应起催化作用 K2SO4粉末或 K2SO4固体7(3)依据编号 1、2、3 分析可知编号为 4 的实验应加入的样品和辅助试剂为 10.00mL 蒸馏水、0.1g 催化剂、20mL 浓硫酸,空白、等量对照使用目的是消除其他试剂、实验操作等因素引起的误差;(4)第 2 组实验数据偏差较大,为离群值,应舍弃,则盐酸的体积为( -x)ml=(33.20-x)ml,由反应过程中的氮元素质量守恒可得关系式: 2N(NH 4) 2B4O72HCl,化肥样品中含氮元素的质量:(33.20-x)10 -3 0.250014 g,则该化肥中的氮含量为( 33.20-
16、x)10 -100103 0.250014 g/Kg=116.2-3.5x g/Kg。10010. (1)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有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加以假设,而在本实验中可能的原因为反应生成的 I-对反应起催化作用,I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或者反应生成的 H+对反应起催化作用,H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或者是反应放热,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2)设计实验是为了验证上述假设 1,则应控制甲、乙两烧杯中的 SO42-浓度不同,故需要在乙烧杯中加入少量 K2SO4粉末。4 (2019 届吉林省桦甸市第八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 “铁
17、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 FeCl36H2O 晶体。(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1)装置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装置 E 中的现象是:_。(3)停止反应,待 B 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简述检验滤液中 Fe3+的操作方法:_。(4)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 FeCl36H2O 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8步骤 I 中通入 Cl2的作用是_。该流程中需保持盐酸过量,主要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_。【答案】3Fe+4H 2O(g) Fe3O4+4H2黑色固体变为红色,管壁有水珠取少量滤液,滴入几滴 KSCN 溶液,观察溶液是
18、否变红色将滤液中含有的 Fe2+氧化成 Fe3+FeCI3会发生水解反应,即 3Fe 3+3H2O Fe(OH)3+3H+,过量盐酸能抑制 FeCl3的水解5 (2019 届吉林省桦甸市第八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按以下装置图进行实验,填写有关现象及化学方程式。(1)A 中现象是_,(2)B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3)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D 中现象是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E 中收集的气体是_。【答案】固体质量减轻、试管内壁有无色液滴除去二氧化碳中水蒸气或干燥气体或吸收水蒸汽2Na2O2+2CO2=2Na2CO3+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2+ +2OH-
19、=CaCO3 + H 2O 氧气/O 296 (广东省中山一中、仲元中学等七校 2019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叠氮化钠(NaN 3)是汽车安全气囊最理想的气体发生剂原料。下面是工业水合肼法制备叠氮化钠的工艺流程;已知 NaN3能与 AgNO3反应生成白色难溶于水的 AgN3;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表:熔点 沸点 溶解性CH3OH 9 64.7 与水互溶水合肼(N 2H4H2O) 2 113.5与水、醇互溶,不溶于乙醚和氯仿亚硝酸甲酯(CH3ONO)17 12 溶于乙醇、乙醚请回答:(1)步骤中 NaNO2与稀硫酸发生副反应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在空气中可以转化为另一种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
20、步骤中生成 NaN3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室模拟步骤实验装置如下图(装置中冷却水省略,下同):仪器 a 的名称_,作用是_。10根据实验发现温度在 20左右反应的选择性和转化率最高,但是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因此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图中 X 处连接的最合适装置应为下图中的_。A B C D(3)步骤、中制备叠氮化钠并对溶液 A 进行蒸馏的合理操作顺序是_。打开 K1、K 2,关闭 K3 打开 K3 加热 关闭 K1、K 2(4)步骤对溶液 B 加热蒸发至溶液体积的 1/3,NaN 3结晶析出。步骤可以用_洗涤晶体。A水 B乙醇 C乙醇水溶液 D乙醚沉淀滴定法测定产品纯度,是以淡黄色 K2C
21、rO4溶液作指示剂,将 AgNO3标准溶液滴入样品溶液,至少量Ag2CrO4出现,即溶液呈淡红色为终点。AgNO 3溶液要装在棕色的酸式滴定管里进行滴定,理由是_。下列操作合理的是_。A滴定管和移液管管尖不可接触锥形瓶内壁B滴定时滴液速度应先快后慢,接近终点时一滴一摇C滴定过程中可用蒸馏水将锥形瓶壁上粘附的溶液冲下D若未等滴定管液面稳定就读数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E若发现滴液过量,可回滴样品溶液,至红色褪去【答案】2NO 2-+2H+=NO+NO 2+H 2O N2H4+CH3ONO+NaOH=NaN3+CH3OH+3H2O 球形冷凝管冷凝回流,平衡气压冷水浴或缓慢通入气体等 C或CAgNO 3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化学 考点 专题 24 实验 方案 设计 评价 拔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