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29讲常见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pptx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29讲常见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29讲常见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pptx(3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29讲 常见物质的分离与提纯,-2-,-3-,-4-,基础梳理,感悟选考,对点训练,1.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区别 (1)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分离开来 ,获得几种纯净物 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 而得到目标物质的过程,又叫混合物的净化、除杂。 2.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基本原则 (1)“四原则”: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 );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易分离(被提纯物质 与杂质 容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转化后要易复原)。 (2)“四必须”:除杂试剂 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尽 (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必须选最佳除杂途径;除去多种杂质时必须考虑加入试
2、剂的顺序 。,-5-,基础梳理,感悟选考,对点训练,3.蒸馏(1)适用范围: 分离沸点 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2)注意事项: 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 为了防止暴沸,蒸馏烧瓶中要加入碎瓷片(或沸石) ; 冷凝水的流向应从下 口进,上 口出。,-6-,基础梳理,感悟选考,对点训练,4.蒸发结晶(1)适用范围:从溶液中提取可溶性、沸点比较高、不易分解的溶质。 (2)注意事项: 玻璃棒的作用:搅拌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 当蒸发皿中还有少许水 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7-,基础梳理,感悟选考,对点训练,5.过滤 (1)适用范围:把不溶性物质与可溶性物质 进行分离。
3、(2)注意事项:过滤时,要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润湿后紧贴漏斗的内壁 ,不得留有气泡;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 的边缘、液体低于滤纸 的边缘; 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 、漏斗尖端紧靠烧杯内壁 。 若滤液浑浊,需再次过滤 。 沉淀洗涤时应在原过滤器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待水自然滤出后,再加入蒸馏水反复洗涤23次。 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以防止弄破滤纸,使实验失败。,-8-,基础梳理,感悟选考,对点训练,6.萃取、分液 (1)适用范围: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 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 溶液中提取出来; 分液:两种液体互不
4、相溶且易分层 。 (2)注意事项: 萃取剂与原溶质、溶剂不发生化学反应; 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 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分液时,下层液体由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自上口倒出 。,-9-,基础梳理,感悟选考,对点训练,7.纸层析法 .基本原理: 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支持物(载体)的一种色层分析法,又叫色谱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比的不同而使之分离。分配比较大的物质移动速度较快,移动的距离较远;分配比较小的物质移动速度慢,移动的距离较近。从而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离。 纸层析法特别适宜于化学性质相近的微量物质的分离和鉴别
5、。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1)在滤纸上记录原点位置时,应用铅笔,因为钢笔用的墨水和圆珠笔的笔油可溶于水或丙酮,影响实验结果。,-10-,基础梳理,感悟选考,对点训练,(2)点样时不能用胶头滴管代替毛细管。因为毛细管点的斑点较小,展开的色谱图分离度好,颜色分明。若斑点过大,试样展开时有拖尾现象。 (3)试样斑点不能浸入溶液中。试样斑点浸入溶液中,会使所有试样混在一起而不能分开。 (4)层析完毕要进行氨熏。进行氨熏的目的是使分离开的Fe3+和Cu2+显色。,-11-,基础梳理,感悟选考,对点训练,(5)纸层析中要求流动相溶剂对分离物质应有适当的溶解度,要根据待分离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
6、流动相。通常,对于能溶于H2O的待分离物质,以吸附在滤纸上的H2O作为固定相,以有机溶剂(如丙酮、醇类等)作为流动相。 (6)若要将层析分离物提取出来,可将滤纸上附有分离物质的斑点剪下,浸入有关溶剂中,即可提取纸上层析物。,-12-,基础梳理,感悟选考,对点训练,8.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海带或紫菜中的碘元素是以化合态(有机碘化物)形式存在的。 (1)充分灼烧样品: 灼烧固体物质在坩埚中进行,用到的其他仪器有烧杯、酒精灯、三脚架、泥三角、坩埚钳、玻璃棒。灼烧完毕,应将坩埚置于石棉网上冷却。 (2)将所得灰分加水煮沸,浸取,过滤。 (3)将滤液酸化后加入氧化剂氧化,再取样用淀粉溶液检验: 若
7、选择氯水作氧化剂(Cl2+2I- I2+2Cl-),氯水不可过量,否则会使生成的碘单质继续被氧化,化学方程式为5Cl2+I2+6H2O 2HIO3+10HCl。 选择双氧水作氧化剂(H2O2+2I-+2H+ I2+2H2O)的优点是其还原产物是水,不会引入其他杂质。,-13-,基础梳理,感悟选考,对点训练,(4)检验:取少许混合液,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证明有I2生成。 (5)加萃取剂萃取分液:碘与有机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可采用减压蒸馏的方法进一步分离。 9.硝酸钾晶体的制备 (1)结晶的基本原理: 结晶分为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 蒸发结晶:把溶液加热,使溶剂受热汽化而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物质的方
8、法叫蒸发结晶。蒸发结晶多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与不溶物组成的混合物的提纯,其步骤一般包括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冷却结晶:冷却结晶多用于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明显减小的物质的提纯。,-14-,基础梳理,感悟选考,对点训练,对于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不大的物质,溶液在冷却的过程中析出晶体的量很少,故不宜采用冷却结晶法提纯。实际应用中常常是两种结晶方法结合使用。 重结晶:假如第一次得到的晶体纯度不符合要求,可将所得到的晶体溶于少量溶剂中,然后进行蒸发(或冷却)、结晶、分离,如此反复的操作称为重结晶。,-15-,基础梳理,感悟选考,对点训练,(2)应用重结晶法提纯KNO3: .在稀溶液中,NaN
9、O3和KCl并不发生化学反应,但将一定浓度的NaNO3和KCl的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使溶液浓缩,将有NaCl晶体析出,将滤液冷却至室温,将有KNO3晶体析出。 固体溶解将NaNO3和KCl放入水中溶解,加热至沸并不断搅拌,使固体溶解。 蒸发、热过滤:蒸发浓缩,氯化钠晶体逐渐析出。当溶液体积减少到原来一半时,迅速趁热过滤。承接滤液的烧杯应预先加少量蒸馏水,以防降温时氯化钠溶液达饱和而析出。 冷却、减压过滤:待滤液冷却至室温,进行减压过滤得到较干燥的粗产品硝酸钾,称重。 重结晶:按照上述标准重复操作,得到较高纯度的硝酸钾晶体。,-16-,基础梳理,感悟选考,对点训练,.实验注意事项: 晶体颗粒的大
10、小与结晶条件有关,溶质的溶解度越小,或溶液的浓度越高,或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或溶液冷却得越快,析出的晶粒就越细小;反之,可得到较大的晶体颗粒。(口诀:小高快快小) 当溶液发生过饱和时,下列措施可以促使晶体析出。振荡容器、用玻璃棒搅动、轻轻地摩擦器壁或投入几粒晶体(晶种)都可以促使晶体析出。 将溶液蒸发浓缩使NaCl晶体析出后,要趁热过滤。如果不趁热过滤,在降温过程中会有KNO3晶体析出,此时过滤得到的将是NaCl和KNO3的混合物,从而导致在冷却、减压过滤时所得KNO3的产率降低。 在蒸发后趁热过滤时,承接滤液的烧杯中要预先加入少量蒸馏水。其目的是防止滤液降温时有少量NaCl析出,使所得KNO
11、3不纯。,-17-,基础梳理,感悟选考,对点训练,减压过滤可以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沉淀。减压过滤用到的主要仪器有:布氏漏斗、吸滤瓶、抽气泵、安全瓶。减压过滤装置示意图如下:,注意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应与吸滤瓶的支管口相对,以便于吸滤。,-18-,基础梳理,感悟选考,对点训练,10.物质分离、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 某些混合物只用物理方法难以分离,常采用化学方法使其转化后进行分离和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加热法:混合物中有热稳定性差的物质时,可直接加热,使之分解而分离出去。 (2)加试剂法: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加入适当的试剂,使某种组分转化为沉淀、气体或发生适当的转化而进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20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29 常见 物质 分离 提纯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