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11说明文阅读课件.pptx
《(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11说明文阅读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11说明文阅读课件.pptx(6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十一 说明文阅读,【考情总结】,【考情总结】,(1)考查形式:近8年来,江西省2011年、2014年、2016年、2018年考查了说明文,考查形式有简答题、填空题、判断题三种形式,题量为35道,分值均为1314分。 (2)选材内容:多从传统文化、科技前沿、环境保护、自然奥秘、生活热点等方面进行选择,而且对传统文化选材情有独钟,选文在10001500字。,【考情总结】,(3)考点分布:江西近8年说明文的考查点中,说明要素的基本考点属于高频重点考点,其他淡化文体类考点出现频率较低,主要是信息提取与概括、内容理解与概括这两个考点,考查的是对内容的基本理解,对信息的有效掌握。 (4)备考提醒:虽然
2、江西的说明文和议论文考查呈现轮替的规律,但并非绝对规律,因此2019年说明文的备考不容轻视。,【阅读攻略】 考场上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在考场短暂的时间内,要做到迅速地阅读说明文,准确解答问题,考生就一定要在考前进行读通文本训练、审题训练和答题模式训练。一、三读文本 慎重作答 泛读:快速浏览,了解大意。因考场上时间宝贵,不可能像平时那样慢慢地读,快速浏览的目的是整体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明确说明对象,正确把握文章的思路,知道文章的结构是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或是“总分总”,是按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或是逻辑顺序,进而准确地把握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实物一般以空间为序(如中国石拱桥),说明事物的发
3、展变化一般以时间为序(如文字的演变),阐明事理一般按逻辑顺序(如大自然的语言)。当然有的说明文综合运用几种说明顺序。,精读:锁定区域,精读章节。题目问什么或者要求什么,就重点锁定什么,精读什么。顺手标画出一些时间词和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以更好地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防备选择题里面的绝对化表述。 寻读:这是对前两次阅读的深化,就是根据全文的意思和题目的要求,再次深入文本去追寻,看看精读的标画有没有遗漏,顺便考虑答题思路,准确作答。 二、审清题干 把握要求 许多同学轻视了审清题目这一关,从而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如有的学生忽略题目中的修饰语而失分,有的是因为没有真正把握题目要求,答非所问而
4、失分。这种过失行为,只要细心读题,完全可以避免。,第一遍读题,我们到文中捕捉到的“答案信息”只是一个“毛坯子”,需要根据题意反复思量,精心加工:答案的内涵、外延与题目的要求是否一致?我们的答案跟出题人想考查的说明文知识点的答题技巧是否吻合?我们的答案是否始终围绕文章的整体意思切题作答?在题目和答案之间徘徊思考的过程就是审题。精心审题可以让我们赢得高分。 三、准确表述,灵活回答 前两点如能做好,就已胜利在望,但如果在表述上略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表述要准确,就是将前面通过阅读确定的答案以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要求做到准确、简洁、灵活。准确是答题最重要的要求,语言再漂亮,不准确也绝不会得分。在准确的
5、前提下,还需要简洁。答题的语言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准确和简洁。所谓灵活,就是在答题时不能死板地套用平时背下来的答题模板,例如说明方法举例子,很多考生感觉似曾相识:答题时老师给的答题模板就成了“救命草”答: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两个事例,使说明的道理更加具体直观,有说服力。至于举了什么例子,说明什么道理,完完全全抛却脑后。这种“似曾相识之感”,害了一大批“懒”学生。因此即使考试的题目与平时做过的某道题差不多,也要细致分析,联系原文灵活回答。 希望同学们在考前有限的时间里,有针对性地去加强训练,只有熟练掌握之后才可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解答说明文的阅读题。,第1讲 对象、信息、方法、语言,真题体
6、验,2018江西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4分) 廊亭桥 陈从周 廊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一千多年前的唐诗,就点出了廊在庭院中的妙用。我国古代建筑的单体与单体之间,必依靠廊来进行联系,才能成为一个整体。在园林等风景区,则更是因地制宜,巧于安排,构筑了曲直、高低、爬山、临水等多种式样的廊。,廊在园林中是游览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廊引人随,水石其间,移步换影,幅幅成图。像驰名中外的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漫步其间,得以饱览昆明湖的湖光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扬州西园前的香影廊,未至其境,名已醉人。至于苏州沧浪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使
7、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令人遐思无限。扬州园林主体建筑用楼,其廊亦作楼式,即复道廊,形成了多层的游览线,寄啸山庄是为佳例。 廊之运用得当与否,有关全局,高下得宜,曲折有度,尤其在可有可无之间,益见功力。即竹廊三折,雅素无华,亦必婉转宜人。至于千步长廊,闿爽平直,则又为别调了。,亭 人们在旅途间,或在游览中,每见一亭,总想小憩片刻,借以恢复暂时的疲劳与观赏四周的景色,即“亭者,停也”。同时,因为它本身形式的丰富多彩,成为点缀风景的主要建筑小品之一。 亭之美,除造型外,还在于所处之景与所对之景,水边亭、山际亭、林间亭、花畔亭、桥上亭、廊中亭,地位不同,因景而异。伫云亭、快雪亭、待霜亭、牡丹亭之类,又
8、因时而殊。可见亭之构筑非孤立的一座建筑物。,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北京的景山五亭,为城内的最高点,每到北京的人,常为它所吸引,必登高一快,以饱览首都景色。苏州拙政园的扇面亭,亭名“与谁同坐轩”,小亭临流,静观自得。笠亭如盖,半枕山腰。而网师园之月到风来亭又正点出此亭观景之妙。 至于亭的形式,真是变化多端,可分为方、圆、多边、海棠、梅花等多种。按材料的不同,又有饶多野趣的茅亭、雅洁玲珑的竹亭、庄严凝重的石亭与翚飞多姿的木构亭。它在园林建筑中展示了最美丽的一页。,桥 桥,古代称为“河梁”,是架在水上的行道,虽属解决交通问题的一项工程,但是聪敏的我国古代人民,总是设法把它
9、和生活、感情、艺术结合起来,是那么富于诗情画意。“小桥流水”足以令人想望江南水乡景色,而风景区的“断桥残雪”、交通要道的“卢沟晓月”,又使人必与四周的风物人情联系在一起。而园林中的桥,正是建筑艺术中的精品。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长桥卧波,陆水之间,平分秋色,为该园增添上几许光彩。晶莹如雪的玉带桥,一亭翼然的石桥,轻轻地划破了湖面的平整,淡淡地点醒了山影的静穆,又烘托了四时佳景。,江南园林之桥,以雅洁精巧取胜。玲珑空透的拱桥,崛起空间,人桥倒影,更显得云高水阔,而水平线条的梁板石桥,则贴水而过,观赏游鳞莲蕖,益得情趣。苏州拙政园是以动观为主的园林,曲桥不但使水面分隔空间,更与曲廊一样起着“桥引人随”
10、的作用,其分庭妙运,思致相同。网师园园小而精,以静观为主,廉泉桥小小一拱,横枕涧上,隐处园隅,安排得那么妥帖,游者至此,往往留步。美丽的中国园林桥梁,形式丰富多姿,有梁式桥、拱桥、廊桥、亭桥等,在世界建筑艺术上放出一种独特光彩。 (略有改动),1.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8分) 【考点一】 说明对象及特征 (4年3考)(2014、2016、2018年考查)(1)园林等风景区中的廊、亭、桥各有怎样的作用?它们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考点二】 信息提取与概括 (4年4考)(2)廊的运用有哪些原则?亭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答案】(1)作用:廊在园林中是游览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
11、合景物的作用。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起着“点景”与“引景”作用。桥将人与四周的风物人情联系在一起,使风景区更具诗情画意。共同特点:形式多样,富于变化。,【解析】本题解答廊、亭、桥的作用和形式上的共同特点,考查整体理解说明对象特点的能力。答题时,先通读全文,分别找到说明廊、亭、桥的作用的句子,即原文中写廊的作用的句子“廊在园林中是游览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原文中写亭的作用的句子“人们在旅途间,或在游览中,每见一亭,总想小憩片刻,借以恢复暂时的疲劳与观赏四周的景色,即亭者,停也。同时,因为它本身形式的丰富多彩,成为点缀风景的主要建筑小品之一”,原文中写桥的作用的句子“桥,古代称为河梁
12、,是架在水上的行道,虽属解决交通问题的一项工程,但,是聪敏的我国古代人民,总是设法把它和生活、感情、艺术结合起来,是那么富于诗情画意。小桥流水足以令人想望江南水乡景色,而风景区的断桥残雪、交通要道的卢沟晓月,又使人必与四周的风物人情联系在一起。而园林中的桥,正是建筑艺术中的精品。”再对它们加以整理提炼,形成答案。 至于它们的“共同特点”,廊“构筑了曲直、高低、爬山、临水等多种式样的廊”,亭“至于亭的形式,真是变化多端”,桥“美丽的中国园林桥梁,形式丰富多姿”,可见共同特点是:形式多样,富于变化。,(2)廊的运用原则:因地制宜,考虑全局,高下得宜,曲折有度;亭之美的体现:造型美,以及与所处之景、
13、所对之景和谐相融之美。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的能力。答题时,可以据题找出相关句子:“廊之运用得当与否,有关全局,高下得宜,曲折有度,尤其在可有可无之间,益见功力”,这是说明廊的运用原则,即因地制宜,考虑全局,高下得宜,曲折有度。而“亭之美,除造型外,还在于所处之景与所对之景,水边亭、山际亭、林间亭、花畔亭、桥上亭、廊中亭,地位不同,因景而异。伫云亭、快雪亭、待霜亭、牡丹亭之类,又因时而殊。可见亭之构筑非孤立的一座建筑物”,说明亭之美的具体体现,即造型美,以及与所处之景、所对之景和谐相融之美。,【考点三】 说明方法及作用 (4年3考)(2014、2016、2018年考查) 2.文章多处
14、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选一处具体分析其作用。(3分),【答案】示例一:在介绍亭时,以北京景山五亭、苏州拙政园的扇面亭为例,具体说明了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的“点景”与“引景”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示例二:在介绍桥时,以苏州拙政园曲桥为例,具体说明“桥引人随”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能力。答题时,可以按照“什么例子+说明谁什么特点”的格式来写。如说明廊的特点时,举出北京颐和园的长廊、苏州拙政园的水廊、扬州西园前的香影廊、苏州沧浪亭的复廊等例子,说明廊“廊引人随,水石其间,移步换影,幅幅成图”的特点。,【考点四】 品味说明语言 (4年3考)(2011
15、、2014、2018年考查) 3.文中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试简要分析。(3分),【答案】如介绍廊时,用了“廊引人随,水石其间,移步换影,幅幅成图”等四字短语,准确地概括了廊在园林中所起的作用,用语典雅,富有韵味。 【解析】这道题考查赏析语言特点的能力。题目已经给出了本文语言的一个特点: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我们只要举出例子做简要分析就可以了。如“小亭临流,静观自得。笠亭如盖,半枕山腰”,描写扇面亭“点景”“引景”的作用特点,四字短语,简练典雅,蕴含丰富,韵味十足。,【审题指导】 1.常见题型 (1)这篇文章的说明
16、对象是什么? (2)本文围绕说明对象介绍了哪些内容? (3)概括说明被说明对象有哪些特征。 (4)找出文中最能概括说明对象特点的词语或句子。 2.辨识标志 题干中有“说明对象”“特征”等字眼。,考点1 说明对象及特征,【答题思路】 1.如何找准说明对象 (1)看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有的标题直接表明说明对象,如课文中国石拱桥。 (2)观首段。题目没有表明说明对象时,甚至有时文章没有题目时,那么我们就要看文章的第一段,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往往会点出文章的说明对象。 (3)找结尾段。有时文章标题与首段找不出说明对象时,作者会在文章的结尾处揭示文章的说明对象,所以要十分关注这些重要的段
17、落。 (4)抓关键句。有些说明文除了在文章开头、结尾处易出现说明对象外,还往往利用一些段首的中心句或段尾的总结句来点明文章的说明对象。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到这些句子,进而把隐含在文中的说明对象凸现出来。,(5)归纳总结。如果以上的方法都不可行,那么这时候,只能研读全文,逐段分析、归纳、总结,最后确定说明对象。 2.怎样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第一,看标题,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第二,抓住文段中的段落和层次,采取逐层逐段地加以归纳概括的方法,或从中心句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理。 第三,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的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第四,不少文章中
18、有集中陈述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阅读时必须抓住它。 第五,也有在过渡的句子中有具体的概括,一般用“不但,而且”这样表示递进关系的句子。,【审题指导】 1.常见题型 (1)“是什么”:某段中的“”是什么?某段中“这”“那”“某个”指代什么?文本中与的区别是什么? (2)“有什么”:有哪些优势?有哪些特征?不这样做,有哪些不良行为或结果出现? (3)“为什么”:围绕某一问题,筛选产生的原因或者形成的条件。为什么要保护“”? (4)补全行文思路:准确提取信息,补全制作过程(实验步骤)。,考点2 信息提取与概括,2.辨识标志 (1)题干中有明显的区域指向词:“某节”“某句”“某结论”、某节中“这、那、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 专用 2019 中考 语文 高分 一轮 专题 11 说明文 阅读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