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二单元中外近代的改革第5课欧洲宗教改革学案岳麓版选修1.doc
《(新课标)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二单元中外近代的改革第5课欧洲宗教改革学案岳麓版选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二单元中外近代的改革第5课欧洲宗教改革学案岳麓版选修1.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5 课 欧洲宗教改革指导意见 学习要求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以及其主要主张和观点,认识其阻碍社会进步,从而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2.知道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知道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3.认识加尔文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欧洲宗教改革在历史上的作用。知识点一 中世纪的天主教会1.基督教概况(1)派别:基督教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2)核心:人类与生俱来即有“原罪” ,耶稣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2.天主教会的地位(
2、1)经济: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各国土地的 1/3,甚至更多。(2)政治:天主教会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罗马教皇高高在上;天主教会成为欧洲封建统治巨大的国际中心。(3)社会生活:中世纪的西欧人人都是天主教徒,受到天主教会的控制和影响。3.新经济因素产生14、15 世纪,欧洲封建制度逐渐衰落,近代资本主义因素逐渐产生,天主教会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4.天主教会的腐朽(1)教会从西欧各国搜刮了巨额财富,许多教士和僧侣腐化荒淫,根本不管教务。(2)建立了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进步人士和对教会不满的人。5.天主教会控制下的德国由于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德国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
3、区,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2知识点二 宗教改革的过程1.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1)序幕:1517 年,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2)内容反驳赎罪券的功效,指出信徒得救,只能靠终生“悔改” 。主张信仰得救,全体信徒皆教士。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 。简化了天主教复杂的圣礼,并主张神甫可以娶妻。(3)影响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德语成为德国的标准语言。创立了新教派路德宗,主要在德国、北欧传播。2.加尔文与日内瓦试验(1)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认为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主张信仰得救。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并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把日内瓦改造成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2)影响教义更加符
4、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武器。组织严密,传播到法国、尼德兰、英国等国家。3. 英国王权与天主教会的决裂(1)内容亨利八世:建立民族教会;通过至尊法案 ;解散修道院,勒令男女修士还俗。伊丽莎白一世:重申至尊法案 ;通过三十九条信纲 ,标榜信仰得救;把圣经定为信仰的惟一标准。(2)特点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的。具有不彻底性,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成分。知识点三 天主教会的应对措施31.措施:革除天主教会内部弊端;宣布所有新教都是异端,教皇是宗教事务的最高权威;创立耶稣会。2.影响:一定程度上纯洁了天主教会,恢复了天主教会的部分势力;耶稣会在海外传教过程中,充当了殖民侵略的急先锋,又为东西
5、方文化交流做了贡献。知识点四 宗教宽容1.原因(1)天主教和新教各派之间冲突不断。(2)各国君主都希望利用宗教加强自己的统治,各教派也希望利用君主打击“异端” 。(3)一些有识之士谴责宗教迫害和宗教战争,呼吁实行宗教宽容。2.表现(1)1555 年,德国君主签订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规定“教随国定” 。(2)法国国王颁布南特敕令 ,在基督教国家中第一次赋予每个人以信仰自由的权利。3.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1)政治上: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2)思想上: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3)经济上: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概念阐释】 宗教改革开始于 1
6、6 世纪,是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该运动奠定了新教的基础,同时也瓦解了从罗马帝国颁布基督教为国家宗教以后由天主教会所主导的政教体系,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为资本主义发展和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奠定了基础。【易错提醒】1.天主教在思想文化和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上居于统治地位,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教会阻碍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引起欧洲各主权国家及社会各阶层的强烈不满。2.天主教会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宗教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天主教会的腐化和贪婪激化了其与欧洲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各阶级都强烈反对,这是欧洲宗教改革的社会基础。3.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 ,只要信仰
7、上帝就可得救,灵魂得救的决定权由教皇、教士4手中转移到个人,否定了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要求。4.加尔文提出“先定论” ,他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因此,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更加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5.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其结果是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16 世纪的这场宗教改革运动,造成了新教和天主教两派并立,永远结束了罗马教廷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为对象的理性主义时代在欧洲崛起。【图解历史】 漫画路德焚毁教皇令主题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
8、背景史料研读史料一 封建制度的巨大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它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巨大的政治体系,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教阶制。最后,它本身就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地产的整整三分之一。要在每个国家内从各个方面成功地进攻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摘编自人教版历史选修 1史料二 16 世纪伟大的宗教改革使得互不了解的各国人民突然接近起来,并且通过新的共同信仰,紧密联合在一起。维登堡大学教授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系统阐发了宗教改革的主张,得到大多数师生的支持。该大学的自由教育吸引了布鲁诺前往。加尔文在巴黎大学受过严格的思想训
9、练,他的基督教原理被认为是 16 世纪最有学术价值和最严谨的宗教著作。他创办了日内瓦学院,毕业的传教士被派往荷兰、英国等地;他领导的宗教改革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并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加尔文教是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真正的宗教外衣。5摘编自人教版历史选修 1和大革命与旧制度1.史料一反映欧洲宗教改革的原因,天主教会是欧洲封建制度的中心,反对封建制度就必须摧毁天主教会的统治。2.史料二反映欧洲大学对推动欧洲宗教改革发挥重要作用,宗教改革家来自于大学,大学培养了大量人才。宗教改革推动社会进步。(1)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6 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必
10、要性。提示:16 世纪天主教会是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罗马天主教会神化了教权,迫使世俗王权屈从教权。以维护其封建统治;教阶制度具体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天主教会是重要的封建势力;要推翻教会的特权地位,推动社会进步,必须进行宗教改革。(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大学对推动宗教改革发挥的作用。提示:欧洲大学影响并推动着宗教改革。大学教授凭借丰富的宗教知识,掀起宗教改革运动;大学教育有利于形成严谨的宗教改革理论;大学之间对宗教改革的论争,改变了神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宰地位,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大学教育推动了欧洲各地宗教改革的发展,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史论归纳欧洲宗教改革
11、的历史背景1.必要性:天主教会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经济、思想、生活)2.可能性(1)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要求反教会,进行反封建斗争。(3)政治因素:民族观念的形成和民族国家的崛起,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4)思想文化因素:“异端”思想、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了宗教改革。(5)直接因素:在思想文化和经济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教会贪婪腐败,其经济掠夺最终引发宗教改革运动。主题 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史料研读6史料一 自从路德说出了人们必须用圣经本身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他的教义这句话以后,人类的理性才被授予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且这理性在一切
12、宗教领域中才被认为是最高裁判者。H海涅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史料二 路德认为教权所辖范围仅涉及灵魂,不应涉及金钱、土地以及世俗的行政、司法权力,不能干预国家事务。在国家管理上,国王的权力是唯一合法的。德意志的宗教不能是罗马的臣属,德意志的牧师、僧侣应享有自己的宗教权利。邢来顺、李富森马丁路德民族思想的研究1.史料一反映了路德的观点“个人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 ”以及“因信称义”为人们所接受。2.史料二路德认为教会管理宗教事务,不能干预世俗事务,主张教权与王权分离,德意志宗教有自己的宗教权利,不需隶属罗马教皇。(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路德关于个人信仰的基本主张。分析“这理性在一切宗教领域中才
13、被认为是最高裁判者”所产生的历史作用。提示:主张:个人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 ;因信称义。 作用:使人获得了信仰的自主权;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促进了思想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2)史料二中路德的思想,从内容上看主要涉及哪两对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思想的政治影响。提示:关系:教权与王权(教会与国家);罗马教廷与德意志教会。 影响: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使政教分离;有利于民族教会的建立;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史论归纳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1.特点(1)宗教改革是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2)改革是披着宗教外衣或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把斗争矛头指向天
14、主教会,建立起适应本民族的宗教。72.影响(1)政治方面: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增强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力量。(2)经济方面:没收了教会的大量土地和财产。(3)文化方面: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4)思想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为启蒙运动做了思想准备。1.“无需罗马教廷特权,(本地)教会对上帝的信条拥有定义的权力。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有责任促进基督教信仰的虔诚,有责任维持王国的和平与统一安宁。 ”该材料出自( )A.九十五条论纲 B.基督教原理
15、C.大宪章 D.至尊法案解析 九十五条论纲是马丁路德在德意志掀起宗教改革的开端,主要是揭露兜售赎罪券的丑行,与题干主旨不符,故 A 项错误;基督教原理是加尔文的作品,主要介绍他的先定论和进一步发挥“因信称义” ,与题干主旨不符,故 B 项错误;大宪章俗称自由大宪章,是 1215 年英格兰的国王和贵族之间的一个协议,是对国王专制权力的限制,与题干主旨不符,故 C 项错误;在 1534 年英国通过了著名的至尊法案 ,该法案的颁布使英王代替教皇成为了英国教会的最高首领,同时英王也以此确立世俗事务之外对精神生活的权威,故 D 项正确。答案 D2.改革是不同的阶级和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在下
16、列的欧洲宗教改革中,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派是( )A.路德教派 B.加尔文教派C.英国国教 D.英国清教解析 路德派在教义上主要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要得到上帝的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的规条,而在于对上帝的信心,不在于个人的功德或善行,而在于上帝给人的恩赐。其观点符合资产阶级利益,故 A 项错误;加尔文教派的基本思想同路德的相似,主张“信仰得救” ,反对繁缛的仪式和教阶制,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故 B 项错误;英国 16 世纪亨利八世,因为不满意教皇不批准他和他的西班牙妻子离婚,所以在英国发起宗教改革,英国教会脱离8罗马教会,其思想主张是维护英王的权利,故 C 项正确;英国清教徒就是主张“纯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2018 _2019 学年 高考 历史 第二 单元 中外 近代 改革 欧洲 宗教 学案岳麓版 选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4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