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27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教学案.doc
《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27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27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教学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27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高考试题考查内容 命题角度 难度2018 新课标,30 题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相关史实切入考查中共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较难2017 新课标,30 题 中国的外交 通过相关史实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外交中等2017 江苏卷,12 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外交声明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容易2016 年天津卷,11 题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通过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 号决议的相关内容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中等2016 江苏卷,12 题 日内瓦会议 通过相关事实考查对日内瓦会议的理解中等2016 新课标,31 题 20 世纪 60 年代中苏关系通过相关数据考查 60 年代中苏关
2、系较难2016 年上海卷,28 题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的外交通过柱状图考查中国 70年代的外交中等2015 山东卷,22 题 建国后中英关系 通过相关史实考查中英关系中等2015 年安徽卷,18 题 国际威望与国际地位的变化通过相关事实考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等分析解读本部分内容与时政热点联系紧密,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等方面。复习备考时: (1)突出一条基本线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理顺三
3、个历史阶段的外交20 世纪 50 年代初登国际舞台、20 世纪 70 年代打开外交新局面、改革开放后全面走向世界。 (2)重点掌握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对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至 60 年代末中国的外交困境应有所了解,这样有助于整体认识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从国际环境看,20 世纪50 年代的外交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与封锁,20世纪 70 年代的外交使中国周边局势缓和、压力减轻,新时期的外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从中国的国际贡献方面看,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改善了国际关系,20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4、。(3)考生应通过学习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及重大外交活动的有关史实,提高自身归纳、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点一 建国初期的外交(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19481949 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3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解题思路】材料信息“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
5、;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表明中共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 A 项正确;此时西方国家仍然对国民党政权予以支持,故 B 项错误;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 C 项错误;中共的这一政策是针对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故 D 项错误。(2017 年江苏卷)20 世纪 50 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解题思路】【要点解密】1
6、953 年,周恩来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提出了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1954 年,中、印两国在北京签订的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中写入了这些原则。同年 6 月 29 日,中、缅两国总理在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确认了这些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不同社会和政治制度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2017 年新课标卷)1949 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 。人
7、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4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解题思路】渡江战役时期,新中国尚未成立,还不是社会主义阵营成员,故 A 项错误;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捍卫了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等主权,否定了列强在华特权,故 B 项正确;这一行动只是使列强退出长江流域,西方国家还可以通过东南沿海等地援助国民党,故 C 项错误;“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外交政策,故 D 项错误。【要点解密】本题考查的能力要求很高,它不仅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备选项内容的分析甄别能力。如果学生的记忆准确,
8、本题可以通过排除法答对,但如果有一个知识点的时间记忆出错,就会出现失误。本题容易错选 D 项,这也是出题者为学生设置的一个陷阱,D 项与材料内容有很高的相似度,但通过时间可以把其排除。(2016 年江苏卷)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 16 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D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解题思路】【要点解密】新中国初期外交是近两年高考考查重点,可以用图示法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及成就。5(2016 年新课标卷)1965 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
9、中所占的比重,由 1937 年的 179%上升到 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解题思路】【要点解密】本题以 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为切入点,考查对中国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外交活动的认识和理解。新中国建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了严密封锁,许多西方国家迫于美国压力没有与中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坚定的实行“一边倒”政策,倒向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打破了欧美的外交封锁。进入六十年代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减少了对中国的援助和支持,并且因
10、为意识形态和领土问题与中国爆发争端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加强了与西方国家的往来。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时要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认识到在国家交往中,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基础和底线,以此来看待国际交往中的行为和准则。 6(2016 年上海卷)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引发第三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A中美关系正常化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日建交【解题思路】【要点解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次外交热潮:第一次发生在新中国成立时期,当时的主要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就是社会主义的苏联。第二次建交热潮发生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到
11、 70年代初,这个时期中国回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世界各国重新认识中国,中美关系解冻也在此时期开始出现。第三次建交热潮就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在这影响之下西方各国纷纷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015 年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69 年 1 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 年 6 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2019 年高 历史 高频 考点 解密 专题 27 新中国 成立 以来 外交 教学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