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河排污量统计技术规程.pdf
《入河排污量统计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河排污量统计技术规程.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140P 56 S L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6622014Technical code for statistics on pollution discharge capacity20140422发布 2014-0722实施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2014年第2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人河排污量统计技术规程(SL 662-2014)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替代标准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人河排污量统计技术规程 SL 6622014 2014422 2014722水利部2014年4月
2、22日目 次前言1 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人河排污量统计基本要求41统计范围42统计内容43数据来源44数据质量保障5入河排污量统计”51人河排污口分类和认定52人河排污口基本数据填报53人河排污口统计数据“6人河排污口基本数据核查61人河排污口基本数据核查要求62入河废污水量核查方法63人河污染物量核查方法7人河排污量统计数据合理性检验71氍述-72分析性检验法73抽查8入河排污量统计程序81统计责任主体82统计程序及要求9入河排污量统计质量保障和其他规定91统计质量保障”92其他规定附录A(资料性附录) 人河排污量统计各类表格样式SL 6622014Vl111l2222223
3、334566666677778SL 6622014刖 曷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水利部令2004年第22号)等法律法规规章以及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制本标准。本标准共9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人河排污量统计基本要求,入河排污量统计,入河排污口基本数据核查,人河排污量统计数据合理性检验,人河排污量统计程序,人河排污量统计质量保障和其他规定。本标准为全文推荐。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资源
4、司。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资源司。本标准主编单位: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方清、张鸿星、吴国平、涂建峰、刘辉、李云成、印士勇、朱圣清、蒋海涛、谢晨、惠军、王孟。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任光照。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l乐枚l。1范围入河排污量统计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入河排污量的统计技术方法和程序。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对管辖区域的人河排污量统计。2规范性引用文件SL 6622014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5、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SL 219水环境监测规范SL 532-2011 人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入河排污口pollution discharge outlets直接或者通过沟、渠、管道等设施向江河、湖泊(含运河、渠道、水库等水域)排放废污水的口门。32入河排污量pollution discharge capacity通过人河排污口排入水域的废污水量和污染物量。33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institution discharging wastewater via polIntion discharge outlet
6、sor owneroperator and user of pollution discharge outlets structures利用人河排污口排放自身产生的废污水的单位,或者人河排污口建筑物的产权单位、运营管理单位和使用单位。34入河排污量统计collection of statistics on pollution discharge capacity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依照规定的技术方法和范围,按照规定的程序,汇总形成有关区域或流域人河排污量统计成果的过程。35入河排污口基本数据basic data of pollution discharge outlets由人河排污
7、口设置单位填报的人河排污口对应的特征数据、人河废污水量、主要污染物量等数据。36入河排污口统计数据statistical data of pollution discharge outlets由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通过汇总经核查的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基本数据形成的有关数据。4入河排污统计基本要求41统计范围411人河排污量统计以经人河排污口排入水域的废污水量和污染物量为准。1SL 6622014412所有入河排污口的排污量均应统计,在统计分析时可按照人河排污量规模分为规模以j:(废污水排放量大于300td或10万ta)和规模以下入河排污口排污量。42统计内容421直流火电厂的温排水应
8、进行统计,但在统计结果中单列。422统计成果应包括文本说明和统计表格两部分,统计样表见附录A。43数据来源431人河排污量数据分为基本数据和统计数据。432基本数据主要来源于人河排污口信息填报单位的填报,统计数据来源于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的汇总。44数据质量保障441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X,Lk河排污口信息填报单位填报的基本数据进行核查的准确性。442县级以上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应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检验靠性。5入河排污量统计51入河排污口分类和认定确保基本数据确保数据的可511人河排污口分工业废水入河排污口、生活污水入河排污口和混合废污水人河排污口。512工业废水人河排
9、污口为接纳企业生产废水的入河排污口。工业园区设置的接纳园区内多家企业生产废水的入河排污口也视为工业废水人河排污门。513 生活污水人河排污口为接纳生活污水的入河排污口。514混合废污水人河排污口为接纳市政排水系统废污水或市政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入河排污口。对于接纳远离城镇、不能纳入污水收集系统的居民区、风景旅游区、度假村、疗养院、机场、铁路车站等,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或人群聚集地排放的污水,如氧化塘、渗水井、化粪池、改良化粪池、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和土地处理系统处理工艺等集中处理方式的人河排污口,可结合实际情况视为混合废污水人河排污口。在实行了雨污分流的城镇,单纯的雨水排放口不作为人河排污口,而
10、雨污合流的排放口应作为人河排污口。515支流水体(含城市内湖)与流人河流之问的涵闸等控制性建筑物不视为人河排污1:3,应以tt人支流水体的排放口作为人河排污口。516在山区和河流上游地区没有堤防的河道,通过明渠、管道将废污水排人自然形成的干沟,废污水再通过干沟流人河道的,应以排人干沟的排荇口作为人河排污口。52入河排污口基本数据填报521人河排污口设置单位应填报人河排污口基本数据表,包括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基本情况表、人河排污口基本信息表和人河污染物量表。522对于仅有一家排污单位通过入河排污11排污的,人河tt污口基本数据表由该排污单位填报。市政混合废污水人河排污口基本数据由市政污水处理厂的产
11、权单位或运营管理单位填报。对于排入自然形成无法判定产权单位的入河排污口的,由使用该入河排污El的各排污单位填撤。523对于多家排污口设置单位共用同一入河排污口的,按下列原则确定人河排朽【1信息填报单位:2SL 6622014a)各排污单位的废污水通过同一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水体,应由污水处理厂的产权单位填报。b)各排污单位的废污水自行处理,但通过同一人河排污口排放废污水的,应由各排污单位分别填报。c)由开发区(园区)统一负责建设和管理排污口设施的,应由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填报。524人河排污口设置单位基本情况报表主要登载设置单位有关信息情况,其格式及填报要求见表A1。525人河排污口基本信息报
12、表主要登载与人河排污口相关的特征信息,其格式及填报要求见表A2。526人河排污量表主要登载入河废污水量和污染物量。a)各人河排污口设置单位应委托有计量认证资格的单位按照SL 21 9的要求开展监测,并出具数据。b)报表格式及填报要求见表A3。527按要求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填报重点污染源水污染物排放月报的人河排污口信息填报单位应向所在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月填报表A3中人河排污口人河排污量月报表,并于次年1月底前填报入河排污口人河排污量年报表。其余的人河排污口信息填报单位应于次年1月底前填报人河排污口人河排污量年报表。53入河排污口统计数据531人河排污口统计数据由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
13、构在入河排污口统计基本数据表的基础上汇总形成。入河排污口统计综合表包括行政区人河排污口基本情况汇总表、行政区入河排污口管理基本情况统计表、行政区人河排污量统计表、水功能区人河排污量统计表、分行业人河排污量统计表等(表A4表A8)。532 人河排污口统计综合表填报格式和要求如下:a)行政区人河排污口基本情况汇总表格式及填报要求见表A4,主要反映各级行政区内所有入河排污口的基本情况。b)行政区人河排污口管理基本情况统计表格式及填报要求见表A5,主要反映各级行政区内人河排污口个数变化情况。c)行政区入河排污量统计表格式及填报要求见表A6,主要反映各级行政区内入河废污水量和污染物量的总体情况。d)水功
14、能区入河排污量统计表格式及填报要求见表A7,对于跨行政区的水功能区,各级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只负责本行政区水功能区内人河排污量的汇总,但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汇总时,应将同水功能区入河排污量数据合并。e)分行业人河排污量统计表格式及填报要求见表A8,主要统计部分重点行业人河废污水最和污染物量的总体情况。6入河排污口基本数据核查61入河排污口基本数据核查要求611 人河排污口基本数据核查主要对人河废污水量和污染物量数据进行核查。612入河废污水量和污染物量等基本数据的真实性由人河排污口设置单位负责。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应对人河排污口设置单位提供的报表中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核查,并
15、对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填报的月报和年报之间的数据平衡性进行分析,发现数据异常的应要求人河排污口没置单位予以核实和重新申报。对人河排污I=l开展了常规监测的地区,应以监测数据作为核查依据。3SL 662201462入河废污水量核查方法621有在线监测设施的人河排污口,核查以查阅在线流量数据为主。在线监测数据与填报数据误差超过30的,应开展必要的监测按照实测法进行数据核查。无在线监测设施的人河排污口,应通过监测按照实测法进行数据核查,也可通过查阅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相关资料,采用计算法进行核查。622在线监测设施为累计流量计量设备的入河排污口,应按累计流量统计入河废污水量;监测设施为非累计流量设备时,
16、可根据计量设施工作记录按公式(1)统计计算入河废污水量。W一Q,(1一f)(1) i式中:W人河年废污水量,m3a;Q,第i日废污水排放量,m3;c_在线监测设施到入河排污口之间废污水量的输水损失系数。623无在线监测设施的人河排污口,采用实测法或计算法进行核查。a)对于有条件开展或已经开展了监测的人河排污口应采用实测法进行人河废污水量核查。对于连续稳定排放的排污口,可通过监测的瞬时流量结合排污口年排放时间按公式(2)计算入河废污水量;季节性排放、间断排放等无规律的排污口,根据实际排放时间按照公式(3)计算入河废污水量。W一3600QT。D(2)W一3600QT。D“(3)式中:w人河年废污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排污 统计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