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综合检测人民版必修2.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综合检测人民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综合检测人民版必修2.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综合检测(四)(时间:60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苏俄领导人在总结_的经验时明确指出:“我们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励,我们首先激发了人民的普遍政治热情,然后又激发他们的军事热情,我们曾打算用这种热情直接实现与一般政治任务以及军事任务同样伟大的经济任务。 ”横线上应是( )A战时共产主义 B斯大林模式C赫鲁晓夫改革 D新经济政策解析:由题干中“曾打算用这种热情直接实现与一般政治任务以及军事任务同样伟大的经济任务”可知,横线上应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A2 “1917 年 10 月到 1918 年夏
2、季,俄国群众实现了土地的要求,但后来他们同强大起来的政权发生了矛盾,因为该政权强迫他们对此进行回报。 ”材料中“该政权强迫他们对此进行回报”是指( )A农奴制改革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模式解析:从 1917 年时间判断,再从材料中农民获得土地后的被强迫回报,说明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B3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的规定要直接达到的目的是( )A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工农联盟D借用资本家的资金和经验发展工业解析:新经济政策将部分企业以出租的方式交给原来的业主经营,并允许国外资本家投资开发国内矿山和油田,目的是在一定范
3、围内恢复资本主义经营,以便借用资本家的资金和经验发展工业,恢复生产。答案:D4下面是苏俄经济发展统计表(部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2项目 1921 年 1923 年 1925 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6 620 7 860 8 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22.13 34.55 44.24A.农业集体化推进了苏俄经济的发展B苏俄农业发展远远超过工业发展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经济发展水平D新经济政策促进了俄国农业发展解析:从表格中的年份是 1921 年后,新经济政策实施,农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故选D。答案:D5某同学在关于苏俄(联)的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以下两段材料,其最合适
4、的主题是( )A由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B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C由余粮收集制到农业集体化D由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解析:本题考查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根据题干“分配粮食和燃料”信息分析当时实行实物配给制,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是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新经济政策的出发点。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答案:A6苏联在 20 世纪 30 年代派城市干部进入农村去打击和消灭富农;而富农则采取毁灭牲畜、酝酿反对活动和拒绝服从政府等手段实行反击。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A为中国的农业集体化提供了经验B推动了苏联“一五”
5、计划的顺利实施C对苏联农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D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析:材料“富农则采取毁灭牲畜、酝酿反对活动和拒绝服从政府等手段实行反击” ,3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对富农的过激措施,对苏联的农业造成了极大破坏。答案:C7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不是被“取缔”的,而是由于它不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任务被“压垮”了。 “压垮”新经济政策的是( )A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经济和政治危机C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D苏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解析:“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发生在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排除 A、B 两
6、项;新经济政策基本完成了 C 项的任务,不存在“压垮”之说。1925 年 12 月,苏联正式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1928 年,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被停止,故选 D 项。答案:D8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与赫鲁晓夫有关的是 ( )A “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B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C “开垦、开垦、再开垦”D “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解析:A 项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有关,B 项与斯大林时期农业集体化运动有关,C 项与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有关,D 项与戈尔巴乔夫改革有关。因此 C 项正确。答案:C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 20
7、世纪 90 年代,苏联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改革,其根本原因是( )A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C苏共二十大的推动D外国势力的影响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苏联不得不进行改革。答案:B10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僵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因为(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4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
8、行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的理解能力,正是由于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导致改革步入死胡同,故选 C。答案:C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解析:“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是指 1929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时期,这个时期苏联正在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A、B 两项发生在 20 世纪的前 20 多年里,赫鲁晓夫改革发生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故 A、B、D 三项错误
9、。答案:C12有俄罗斯学者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 “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 。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A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措施激进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马列主义原则D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解析:A 项表述错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B 项表述符合材料的核心内容;C 项表述不正确,材料无法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完全背离马列主义原则;D 项不符合史实。答案:B13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
10、系的不同之处是(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C实现了自由贸易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解析: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故 A 不正确;只能说体现自由贸易精神,故 C 说法不正确;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反映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5方向发展,故 B 正确。答案:B14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 “超国家机构”可以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它“没有政治上的权力和效能” “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 。这反映出欧洲一体化 ( )A遭到重要国家的反对 B面临主权让渡难题C缺少政治方面的约束 D阻碍国家权力实施解析:材料反映了成立“超国家机构”存在困难,但并没有体
11、现遭到重要国家的反对,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政治上的权力和效能” “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说明欧洲一体化在成立“超国家机构”方面面临着主权让渡的难题,战 B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政治上的权力和效能”说明欧洲一体化政治权力不足,并不是政治方面缺少约束,故 C 项错误;D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答案:B15欧元纸币共分为 5、10、20、50、100、200、500 欧元 7 种面值,对于这七种面值的纸币,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正面为门窗,背面是桥的设计方式(如图),欧元纸币背面的桥形建筑可能代表着( )A开放与协作 B悠久与连接C动力与团结 D合作与沟通解析:欧元纸币正面上拱
12、门和窗户图案象征着开放和合作的精神;纸币背面的桥形建筑代表着欧洲国家之间以及欧洲与世界的合作与沟通。答案:D16没有北美自由贸易区,墨西哥现在的情况可能更糟糕。下列表述符合这种观点的是( )A取消关税及贸易壁垒是墨西哥经济发展的基础B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经济有利C美国和加拿大帮助墨西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D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解决了墨西哥的社会问题解析:材料中的观点是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并不能解决墨西哥的一切问题,但是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的经济发展有利,故选 B。答案:B17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
13、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6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成员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A BC D解析: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在国家实力、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和风俗习惯及社会制度方面均有不同,排除。答案:C18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透露,中国参与的世贸组织(WTO)环境产品谈判进程已于2014 年 1 月 24 日启动,以 APEC 清单为基础,在 WTO 框架下进一步探讨实现环境产品自由化的各种机会。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世贸组织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基础B中国开始主导世贸组织规则的制定C世贸组织促成了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D中国积极推动
14、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解析:世贸组织不是以亚太经合组织为基础,故 A 错误;发达国家主导世贸组织规则的制定,故 B 错误;世贸组织致力于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还没有完全实现,故 C 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在 WTO 框架下进一步探讨实现环境产品自由化的各种机会,因此可以得出“中国积极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的结论,故 D 正确。答案:D19某历史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学习活动中做成了下图。对该图推论正确的是 ( )A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B实现了欧洲货币的统一C阻断了经济全球化潮流D瓦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解析:从材料可知,图片体现的是欧元的诞生,结合史实可知,欧元诞生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故 A 项正确;欧
15、元是欧盟中欧元区国家的统一货币,不是欧洲的统一货币,故 B 项错误;欧元推动了欧盟一体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故 C 项错误;20 世纪70 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欧元诞生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故 D 项错误。答案:A20.下边方框中是有关中国的一些重大事件,它们最能说明( )7A中国融入全球化的程度加深B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C中国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D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增强解析:多极化是指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和相互制约,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B 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入,并非范围问题,排除 C 项;D 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A 项符合题意。答案:A21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专题 当今 世界经济 全球化 趋势 综合 检测 人民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