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8届高三地理第二次联考试卷(含解析).doc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8届高三地理第二次联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8届高三地理第二次联考试卷(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 2018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本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
2、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A. 甲乙丙丁 B. 丁乙丙甲 C. 丁丙甲乙 D. 甲丙乙丁2. 当天可能是A. 4 月 28 日 B. 6 月 28 日 C. 9 月 2 日 D. 11 月 2 日【答案】1. B 2. D【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及其应用。第(1)题,注意审题,关键词“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 , “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据此判断出丁地、乙地位置等。根据位置
3、及景观表现推测出此时为北半球的深秋季节。1. 丁地北望见极光,因此为靠近北极地区,且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甲地即将入夏,说明甲地位于南半球;乙地为深秋的落叶阔叶林景观,说明为北半球温带;丙地该入秋依然炎热,说明位置比乙地靠南,因此,四地从北向南的顺序为丁乙丙甲,选 B。- 2 -2. 结合上题,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半年,时间是秋分至第二年的春分,结合选项,D 符合题意。下图为某岛屿沿 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为热带沙漠气候 B. 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 甲为热带草原气候 D. 乙为热带雨林气候4. 下列关
4、于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的比较,正确的是A. 甲地 7 月受降水影响小,气温比乙地高B. 两地都是全年高温,降水量甲地大于乙地C. 乙地受暖流影响,且位于南半球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所以降水多D. 甲地降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是由于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造成的【答案】3. C 4. A【解析】3. 本题考查区域位置及气候类型的判断。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年变化特征确定半球位置,结合题干中提供的纬度位置以及地形特征,可判断该岛屿可能位于非洲大陆东南部海域的马达加斯加岛,则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也可以直接根据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来判断。4. 本题考查区域气候的特征。乙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5、,地处信风带的迎风坡以及受沿岸暖流的影响,降水量较甲地多。甲地气候的形成主要受信风和赤道低压的影响。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 ,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 月至次年 2 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3 -5. 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 B. C. D. 6. 该地寒冷期A. 最低气温高于-16 B. 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 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 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7. 该地可能位于A. 吉林省 B. 河北省 C
6、. 山西省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答案】5. B 6. C 7. D【解析】5. 四条曲线分别是当地寒冷期(12 月至次年 2 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首先膜内有保温作用,应高于当地的实际温度,排除。枯雪年,降水少,总体温度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都弱,所以气温日较差大。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温差小,且积雪覆盖有保温作用,所以选。6. 由上题判断可知,表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表示丰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由图可知,两曲线上下差异大,两曲线上下差异小,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7、,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材料给的是平均气温,不是最低气温。7. 由图表可知,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可以接近-16,说明地理位置上较靠北,可能为华北北部、东北或西北;该地达到一日之内温度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 16 时左右,而当地时间应为 14 时左右,且寒冷期(12 月至次年 2 月)的日平均气温达到-16左右,所以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即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点:影响气温日变化和日较差大小的因素;经度与地方时。【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经度的确定,地方时的计算,一天中气温最高一般位于午后 2 点左右,当地地方时 14 点,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京时间为 16 点左右,可知该地与北京
8、的经- 4 -度差 30,即该地大致位于东经 90,由此可以大致确定该地的地理位置。读“甲、乙两地质构造图”,回答下面小题。 8. 甲、乙地质构造及其地貌组合正确的是A. 甲为向斜山,乙为向斜谷 B. 甲为背斜山,乙为背斜谷C. 甲为向斜谷,乙为向斜山 D. 甲为向斜谷,乙为背斜山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处利于储油,乙处利于储水 B. 乙处利于修建隧道C. 甲处利于采石 D. 甲处可能有河流发育【答案】8. D 9. D【解析】8. 根据等高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判断,甲图中等高线凸向高值,乙图中等高线凸向低值说明乙处为山地,根据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 ”可以判
9、断甲乙两地地质构造都为向斜,因此甲为向斜谷,乙为向斜山。故答案选 D。9. 向斜有利于储水,背斜有利于储油,错误;修建隧道多在背斜构造,错误;背斜有利于采石,错误;甲处为河谷,可能有河流发育,正确。故选项。点睛:地质构造的应用:(1)找水利用向斜构造找水。 “向斜岩层储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侧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选择在向斜中心。利用断层找水。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断层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往往是泉水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2)找矿利用背斜找石油、天然气。“背斜顶部油气丰,气在油上要记清”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由于天然气
10、最轻,分- 5 -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层,如煤矿、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矿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顶部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了。(3)工程建设:背斜部位是隧道良好的选址。背斜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向斜部位结构不稳定,是地下水汇集区,建隧道可能变成水道,因此修筑铁路开凿隧道应避开向斜。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工程应回避断层。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断层处的烈度会变大。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垫状植物是分布于高寒区域的一种
11、特殊类型的植物,常形成致密的垫状体结构,贴伏于地面,通常具有很强的喜光性。降水的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茎的死亡,并加速植物叶子在秋季的枯萎过程。垫状点地梅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垫状植物。下图示意当雄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垫状点地梅盖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垫状点地梅分布区的优势植被是A. 高山草甸 B. 高寒荒漠 C. 高山针叶林 D. 高山针阔叶混交林11. 与垫状点地梅最大分布盖度区相比,该山坡 4500-4750 米处A. 透光率较低 B. 大气降水较多 C. 大气温度较低 D. 草地退化严重【答案】10. A 11. A【解析】垫状点地梅分布区是青藏高寒区,青藏高寒区的优势植被是高山草甸
12、。垫状点地梅具有很强的喜光性。该山坡 4500-4750 米处盖度很低,说明该处透光率较低,不属于草地退化现象。10. 根据材料,垫状点地梅分布区是青藏高寒区,优势植被是高山草甸,A 对。高寒荒漠不- 6 -是优势植被,B 错。高山针叶林、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在青藏高寒区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山谷中,不是主要植被,C、D 错。11. 根据材料,垫状点地梅具有很强的喜光性。与垫状点地梅最大分布盖度区相比,该山坡4500-4750 米处盖度很低,说明该处透光率较低,A 对。大气降水较多盖度应较高,B 错。海拔较低,大气温度较高,C 错。点地梅盖度低,不是草地退化造成,D 错。我国 2016 年起全面实
13、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意味着长达 30 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读“我国 1564 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12.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在未来五年内首先拉动的行业可能是 服装、玩具 教育、服务 医疗、卫生 建筑、交通A. B. C. D. 13. 全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A. 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B. 能有效解决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衡问题C. 有利于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D. 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生产力14. 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国A. “用工荒”问题会得到缓解 B. 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C. 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D
14、. 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到解决【答案】12. B 13. C 14. C【解析】婴幼儿增多,在未来五年内首先拉动的行业可能是服装、玩具行业。对婴幼儿的教育、服务行业。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服务要求增加。可以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新增人口不能转化成劳动力,我国“用工荒”问题不能得到缓解。- 7 -12.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婴幼儿增多,在未来五年内首先拉动的行业可能是服装、玩具,对。对婴幼儿的教育、服务行业增多,对。对医疗、卫生方面的需求增加,对。建筑、交通业受影响小,错。B 对,A、C、D 错。13. 全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可以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
15、口老龄化的问题,A 错。能有效缓解、不是解决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衡问题,B 错。有利于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C 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生产力,D 错。14. 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新增人口不能转化成劳动力,我国“用工荒”问题不能得到缓解,A 错。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加重,B 错。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C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到缓解,未能解决,D 错。绿色出行新理念提倡骑自行车出行,减少石化能源使用,减少碳排放。读 19862015 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A. 1986 年 B. 2005 年 C
16、. 2011 年 D. 2015 年16. 目前,绿色出行新理念已被该市市民所接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017 年该市自行车出行比例将会上升B. 小汽车出行方式从 2000 年到 2015 年一直上升C. 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从 1986 年到 2015 年逐年上升D. 2005 年自行车出行比例仍远大于小汽车的比例17. 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 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B. 提高市民生活水平C. 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D. 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答案】15. C 16. A 17. D- 8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15. 新理念提倡骑自行车出行,图中显示 2011 年后自行车
17、出行所占比例,C 正确。17. 市民出行方式变化主要表现在自行车出行所占比例提升,因此改善城市交通状况,D 正确。对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提高市民生活水平,扩大城市地域范围无影响。2015 年新疆棉花产量约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 60%,2016 年新疆棉花的收购价格有所降低。棉花收购价格的调整有利于把新疆棉花种植规模控制在合理水平,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江汉平原棉花一成熟就要采摘,而新疆棉花成熟后可集中采摘,其主要原因是新疆A. 棉花质量好 B. 棉花产区适宜机械化作业C. 劳动力短缺 D. 气候干旱、降水少19. 根据材料预测,棉花收购价格的降低可能会导致 2017 年新疆棉
18、花 单位面积产量将减少 单位棉花种植效益降低 种植区域将更为集中 在全国的地位将下降A. B. C. D. 【答案】18. D 19. B【解析】棉花成熟后,被雨淋,会影响棉花的品质,价格。江汉平原多雨,棉花一成熟就要采摘,而新疆棉花成熟后可集中采摘,其主要原因是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 花收购价格的降低,不会影响单位面积产量,可能会导致单位棉花种植效益降低。18. 棉花成熟后,被雨淋,会影响棉花的品质,价格。江汉平原棉花一成熟就要采摘,而新疆棉花成熟后可集中采摘,其主要原因是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被雨淋可能性很小,D 对。棉花质量好、棉花产区适宜机械化作业、劳动力短缺不是可以集中收摘的原因,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大连市 旅顺 2018 届高三 地理 第二次 联考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