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doc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 2017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惊骇(hi) 雄踞(j) 双曲拱桥(q) 锐不可当(dng)B.地窖(jio) 蹿跳(cun) 精疲力竭(ji) 荷枪实弹(h) C.瞥见(pi) 赃物(zng) 眼花缭乱(lio) 鞠躬尽瘁(j) D.肃穆(s ) 荒谬(ni) 巍然屹立(y) 晨曦初露(x)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拮据 萧索 孜孜不倦 味同嚼腊 B.商酌 惘然 脍炙人口 恢心丧气C.杀戮 濡动 怀古伤今
2、言简意赅D.挑衅 沉湎 融会贯通 惨绝人寰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A.煤改一度停泄,煤老板一度看到希望,但这希望随即破灭。袁纯清主政后,独树一帜, 继续推行煤改计划。B.我市今年第一批交付使用的吴家安置房(顺德华庭)抽签定位已尘埃落定。截至本月22 日,已抽签 752 套,占应分配总数的 97.8。C.江南梅雨季节虽然早已过去,但是南京近期依旧处于多雨期,会时不时地来阵暴雨,市民出行还是要带上雨具,以备不时之需。D.人都说高原美,事实上青藏高原的恶劣环境是没有去过那里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大部分高海拔敌区因高寒少雨,几乎寸草不生。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3、的一项是( ) (2 分)人生要学会选择:在心存忧惧的时候,你是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还是 、愈挫愈勇?在怒不可遏的时候,你是一触即跳、以牙还牙,还是 、从容应对?在志得意满的时候,你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还是 、淡定超然?A冷静运筹 振作精神 谦虚谨慎 B振作精神 冷静运筹 谦虚谨慎C谦虚谨慎 振作精神 冷静运筹 D振作精神 谦虚谨慎 冷静运筹25.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2 分)广博的知识,则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不断积累才能打下相当的基础。马克思在许多专门学问上的成就,正是以他的广博知识为基础的。这不是非常明显的例证吗?专门的学问,如果努力学习,深入钻研,就可能有些成就。有了
4、这个基础,要研究一些专门问题也就比较容易了。A. B. C. D. 6.下列句子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古时, “襁褓”可以泛指未成年。B.“古稀”是指七十岁的老人。C.古时儿童未成年时,头发下垂。后因以“垂髫”指童年。D.“不惑” 代称四十岁。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2 分)即使书中没有黄金屋、颜如玉,书籍仍旧是精神追求者的宠儿,因为读书不仅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性情的愉悦,它如春日扁舟里的放歌、 、隆冬炉火旁的亲谈,他是心绪的慰藉, 是生命的落脚。8.名著阅读。 (4 分)(1)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也被称为”赛诸葛”
5、 。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 ,干了一件大事是_。 (2 分)(2)下面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A.施 耐 庵 在 水 浒 传 中 成 功 地 塑 造 了 一 批 啸 聚 江 湖 , 行 侠 仗 义 的 绿 林 好 汉 。 108 个 英 雄 好 汉 ,性 格 迥 异 : 宋 江 的 谦 恭 , 吴 用 的 多 谋 , 武 松 的 勇 武 等 等 , 无 不 让 人 如 闻 其 声 , 如 见 其 人 。B.西游记主要叙述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书中大闹天宫、智取生辰纲、高老庄招亲、三调芭蕉扇等情节已是耳熟能详。C.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
6、的代表作,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D.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 ,赞美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9.古诗文默写填空。 (12 分)3(1)山气日夕佳, 。(2)纷纷暮雪下辕门, 。(3) ,谁家新燕啄春泥。(4) ,寒光照铁衣。(5)野芳发而幽香, 。(6) ,烟波江上使人愁。(7)念天地之悠悠, 。(8)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9) 爱莲说中表达君子志洁行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 , 。(10)李白在行路难中,借典故表明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二、古诗文
7、阅读(20 分)(一)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回答问题。 (8 分)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
8、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 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攘除奸凶 (4)至于斟酌损益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 分)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412.诸 葛 亮 受 命 以 来 怀 着 怎 样 的 心 情 并 采 取 怎 样 的 行 动 来 报 答 先 帝 的 ?(用 原 文 回 答 ) ( 2 分 )13.诸 葛 亮 在 文 中 插 入 对 往 事 的 追 忆 ,是 为 了 阐 明 什 么 观 点 ,表
9、达 什 么 样 的 情 感 与 决 心 ? ( 2 分 )(二)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 (8 分)治国犹栽树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侍臣:周围的大臣。 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 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孜孜:勤恳的样子。1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 分)征求不已 惟欲清净 15翻译句子:夫治国
10、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2 分)16.为文中划线句子划分节奏:(2 分)遂 得 徭 役 不 兴 年 谷 丰 稔 百 姓 安 乐17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2 分)(三) 阅读下面课外古诗,回答问题。 (4 分)书院二小松唐李群玉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18.诗中“ ” 、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 (2 分)19.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5三、现代文阅读(40 分)(一)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 2024 题。 (22 分)香樟的高度周平海香樟的梦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春
11、分,雨水还是更早的时节?下班回家,经过长长的街道,仰面迎来一树又一树的香樟,脑海里总是萦绕着这个古怪的问题。每到春夏之交,天气变暖,香樟树都会经历一次宏大的换装行动,老叶子一片接一片掉落,新叶子一丛接一丛冒出。新出的香樟叶恰似故乡山谷的兰花,在这熙熙攘攘的街市温暖着我的记忆。狭长、娇嫩、纯洁、宁静、高贵,兰花的美夺人心魄。兰花的幽香漫透时空,温馨着山村,温馨着山村儿女,也温暖着我这个山村的游子。香樟长新叶时,枝头老叶的前端会冒出一个火柴头大小的灰点,灰点随着时间变化,不断向前生长,逐渐增大,最后,形成一个叶苞,如同昂首挺立的兰花苞。 (A)一阵清风或者一场夜雾,叶苞便打开一个口子,叶片各自探出
12、头来,但身子还紧紧地挨着,细小,羞涩,忸怩。再过一两天,新叶各自分开,狭小,透亮,围成一圈,在枝头相互顾盼。因为养分的不同,新长的叶子颜色不一,有的鹅黄,有的嫩绿,有的青红。不出一周,新叶变得浑圆,饱满,颜色也逐渐变绿变深,一片一片张开来,像手舒脚展睡着的孩童,于春分中沉醉了。走在大街上,欣赏着那么多开在树上的“兰花” ,我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忽然,一只翻飞着跌落的“蝴蝶”切断了思绪,我俯身拾起,那是一片掉落的香樟叶。我端详着它,叶片深红,其间夹杂着黑色和褐色的斑点,在这嘈杂、尾气和灰尘弥漫的街道旁,它该承受了多少不堪!骄阳炙烤,风霜偷袭,冰雪侵凌,它何曾低头屈服?而今春天来了,新的叶子萌发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大石桥市 水源 2017 年中 语文 模拟 试题 DOC
